(五)好人好事
1、勇于同破坏校风校纪的行为作斗争者,每人次加4分;
2、拾金不昧者(交给学校),按其金额1元计0.1分算,5分封顶; 3、确有影响的好人好事,每人次加1分,同项好事参加人数多的,5分封顶;
4、以上各项加分在当周仪表仪容总分中进行加分。 (六)量化管理的操作
1、以上各项得分与文明班评比挂钩,另设周文明班流动奖牌。每周各项累加总分获级第一名即为该周文明班。
2、课间操:由体育委员组成检查队检查评定并公布。 3、仪表仪容:由学校值勤队检查评定并公布。 4、自行车停放:由学校值勤队检查评定并公布。 5、清洁卫生:由学校值勤队检查评定并公布。
6、好人好事:由值勤队、值日教师等汇报给教导处,再由教导处评定公布。
第三章 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一、教师备课制度
1、教师备课必须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和研究学生。
2、教师备课要选择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法,要对教学用语、板书、实验演示等方面做好规划和准备。
3、教师应根据大纲、教材及学生实际,制订好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4、教案应分课时编写,教案应包括教材教学目的要求、教材重难点、课时划分、教具准备、教学进程及课堂作业、板书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5、教导处、教研组负责对教案进行集中检查或个别抽查,并做好质量情
21
况分析。
6、教案检查结果存在学校档案,并根据《奖教奖学条例》有关条款落实奖罚。
7、学期结束,教师应将备课簿上交教导处,存入档案。
二、教师上课制度
1、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体系和要求上课,不得任意删减教学内容。
2、上课要做到目的明确、内容正确、重点突出、方法科学、组织严密,要认真课后总结。
3、教师要严格守时,严格按照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进行教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拖堂、不私自调课。
4、教师上课时不抽烟,不坐讲,不得随便离开课堂。
5、教师上课应衣着整洁得体,举止大方,不得穿短裤、背心、拖鞋上课。 6、教师上课应使用普通话讲课,语言表达要简明、准确、易懂,切忌讲课时带口头语。
7、教师上课板书要字迹工整,布局合理,设计美观,准确体现教学进程。 8、教师上课要尊重学生人格,不得体罚和侮辱学生。
9、教导处负责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课间巡查、听课检查,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调查,并就检查情况通报有关教师,提出整改意见,对旷课迟到、早退者按《教师考勤制度》进行处理。
三、布置与批改作业制度
1、教师布置作业要做到形式多样,内容科学,目的明确。可按不同层次学生分层布置作业。提倡给学生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2、教师布置作业要做到份量适当,难易适度。一、二年级不得给学生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的书面家庭作业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严
22
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3、教师对所布置的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时间,规范书面作业格式,规范作业用笔。(一、二年级用铅笔,三年级以上用蓝色圆珠笔。)严禁学生使用涂改液。
4、教师要认真及时批改学生作业。作业批改用红色笔,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分,每次批改均应签上批改时间。严禁让学生代改作业。对学生的实践性作业教师也要及时检查、指导。
5、教师要认真做好作业的讲评与个别指导工作。
6、教导处、教研组负责对教师作业布置、批改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查结果存入学校档案并依照《奖教奖学条例》有关条款落实奖惩。
四、教师听、评课制度
1、教师听课应有一定的目的,有一定的计划,要认真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工作。
2、教师听课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地、有条理地做好听课记录。要做到“划步骤、抓转换、加备注、记时间、勤评点、录板书”。要认真做好全课的总评。
3、每学期专任教师听课15节以上,教研组长20节以上,行政人员25节以上,校长30节以上。
4、听课教师应积极参加评课活动(包括个别评课、集体评课),要按照课堂评价的基本要求,抓住主要矛盾,积极、大胆发表个人观点。
5、参加集体听评课活动的教师要填写“课堂教学评价表”上交教研组长。 6、期末教导处组织对教师听课情况进行检查,并按《奖教奖学条例》的有关条款落实奖扣。
五、教研组活动制度
23
1、教研组要做到期初有计划 (目的明确,具体可行),期末有教研组总结、个人小结。每学期保证8次或8次以上教研活动,做到有准备、有记录。
2、每学期教研组不少于两次对教育方针、教育理论、课程标准及业务知识的学习。
3、教研组要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部门规定的教学进度、教学要求,把握工作规律,控制学生学习负担。
4、根据教研室及学校教导处下达的教科研计划,结合本学科实际,确定教研组的研究小课题,围绕着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开展学习、讨论和实践活动。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每学期各教研组至少组织二次教学研究课。
5、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导处做好试卷的命题工作,试题要符合教纲、考纲要求,批改及时、认真,考后要上交书面质量分析。
6、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各个教研组每人每学期开一节“公开课”,提倡骨干教师上研讨课,新上岗教师开汇报课,以老带新、共同提高。
7、教研组在活动中,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老带新,共同进步。凡外出听课,须认真完成评课,并在教研活动时向组内同事传达听课体会。
8、教研组活动安排时间:单周三下午第3、4节为语文教研组活动时间,双周三下午第3、4节为数学、英语教研组活动时间。
9、学期结束,将教研组汇总表,活动记录,教研组总结及个人小结交教导处。
六、成绩考核制度
1、学生成绩考核包括考查、考试两种类型。除语文、数学、英语科外,其他学科的成绩考查由科任负责命题、监考、评卷。
2、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单元测试卷由教导处保管,各科级在统一单元考查时间后到教导处领卷,组织考试、评卷、登记分数,并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工作。单元考查完毕三天内将分析表上交教导处。
24
3、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视实际情况实行混合编班),调换监考,集中评卷。考试结果存在学校档案。
4、各类考查、考试的监考老师应严肃考风、考纪,从严监考,坚决杜绝违规作弊现象。
5、每学期结束时,科任教师应认真统计好学生学期(年)综合成绩,移交班主任老师,填在学籍及学生手册上。
七、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1、每位教师必需在开学后一周内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育教学具体实际,制订出学期班级工作和教学进度计划。
2、在期初、期中及期末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3、汇总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对教育质量的意见,经过调查研究找出原因及时反馈给有关当事人。
4、期末每位教师必需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自评,写出学期工作小结。
5、分管领导对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出评价。每学期至少面谈一次。
八、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校长要以主要精力抓教学工作。校长要深入教学管理、深入教学改革、深入课堂教学,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当家人,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领路人,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发言人。校长要负责健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学校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之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
2.教学管理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要求,充分发挥教学管理者的作用。加强自身专业理论学习,深入学校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抓好过程管理,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做到思想端正、工作科学规范,使学校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校长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坚持每周至少听一次对本校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的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学校管理制度(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