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中国行政管理思想史
教学大纲
葛荃 编著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零零九年九月
1
目录
绪论 中国行政管理思想史的总体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章 殷商时代行政管理思想的萌生
第一节 殷王的个人专权管理思想 第二节 周公的协调天人行政管理思想 第三节 西周末重民思潮与行政管理 第二章 春秋时期行政管理思想的初步发展
第一节 子产注重民意和人才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管仲“四民定业”和人事管理思想 第三章 儒家强调等级和伦理原则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 孔子以礼、义、仁为核心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孟子的重民任贤管理思想
第三节 荀子以尊君重道为核心的管理思想
第四节 《中庸》、《大学》关于“修身治国”行政首脑素质的认识 第四章 墨子的“尚同”、“尚贤”管理思想 第五章 道家以遵循自然法则为特色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 老子的“无为”管理思想
第二节 《管子》道家的“顺天从入”管理思想 第三节 古佚书的“循理用当”管理思想 第六章 法家以法治和尊君为核心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 前期法家各有侧重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商君书》法治管理思想
第三节 《管子》法家的尚法尊君管理思想 第四节 韩非的强化君权和文化专制管理思想 第七章 秦汉时期行政管理思想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李斯强化君主专权及文化专制管理思想 第二节 汉初黄老派的“清静无为”管理思想 第三节 贾谊的强化君权和礼法兼施管理思想 第四节 董仲舒的天人协调管理思想 第五节 《盐铁论》中的财政管理思想 第六节 王符的“治吏”人事管理思想 第七节 仲长统“政在一人”管理思想
2
第八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注重法治和人事的行政管理思想
第一节 曹操的法治和“唯才是举”管理思想 第二节 诸葛亮法主德辅和选贤任能管理思想 第三节 刘劭的人事行政思想
第四节 周朗的人事管理和财政管理思想 第九章 隋唐时期以复兴文武之道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 隋文帝的德法兼施管理思想 第二节 唐太宗重在调节的行政思想
第三节 武则天的重用刑赏和重视人才管理思想 第四节 陆贽的信赏必罚和加强集权管理思想
第五节 柳宗元关于行政体制的认识和重民尚贤管理思想 第六节 白居易的求贤用贤和财政管理思想 第七节 罗隐关于行政首脑素质的认识
第十章 宋元时期以人事和财政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思想
第一节 范仲淹的选真才人事行政和重农兼商财政管理思想 第二节 李靓的“考功”人事管理和“强本节用”财政管理思想 第三节 王安石的立法、选才和理财管理思想
第四节 司马光的“随才用人”人事管理和“养本”财政管理思想 第五节 叶适的分权、用贤和财政管理思想 第六节 许衡重用人才和重教化的管理思想 第十一章 明清时期关于强化或限制君权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 朱元璋强化君权和注重治吏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张居正“尊主威”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 黄宗羲限制君权的管理思想
第四节 顾炎武关于行政组织体制的设想和人事管理思想 第五节 唐甄旨在削弱君权的管理思想
3
第一章 殷周时代行政管理思想的萌生
学习目的:殷周时代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韧期,也是行政管理思想的萌生期。学习这一章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处于萌生状态的行政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理论特点及其对后世行政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
学习要点:1. 殷朝统治者关于行政管理原则的基本知识。2. 周公的行政管理原则和对行管人员素质的要求。3. 殷周时期行政管理思想的理论特点。
第一节 殷王的个人专权管理思想
一、殷周时代的社会政治特点
殷周时代是中国古代君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经济上以大规模的奴隶劳动为主要生产形式,手工业主要由国家控制,商业不发达。社会组织有着浓厚的氏族制遗留,人们往往聚族同居。政治上形成以王为首的一元化权力结构。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被尊为天下“共主”,在全国形成联系相对松散的等级制君主政治。
二、殷王的“余一人”行政管理思想
殷人尊神,崇拜上帝和祖先。政治行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尚未形成明确的行政管理思想。
但是,殷王自称“余一人”,处于“继祖救民”的特殊地位,拥有绝对权力。“余一人”体现着殷王对于行政管理原则的某种认识。对于后世君主个人集权管理原则思想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 周公的“协调天人”行政管理思想
周公,姓姬名旦,周朝的创建者之一。曾辅佐成王,平定武庚叛乱,建立分封制。周公经历了政治上的沧桑之变,有着极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关于行政管理的认识,主要有两点。 一、协调天人管理原则
周公为论证周朝政权的合法性,变殷人的“帝”为周人的“天”,主张尊天。周公又目睹了“前徒倒戈”,深知小民重要,提出“保民”。行政则需要满足天、人两方面的要求,协调天人成为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
二、行政领导的素质要求
周公提出,行政领导的素质要求在于一个“德”字,理想的统治者能“敬德”。德的内函十分宽泛。如敬天,尊祖,怜小民,行教化,无逸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慎刑罚”。
4
周公是第一位就行政领导素质提出看法的古代思想家。
第三节 西周末重民思潮与行政管理
西周晚期,天子势衰,人们对天、祖、王的权威性产生了怀疑。神的地位呈现下降趋势。 与此相应,民的地位开始上升,统治者对民的政治地位和作用愈益重视,形成一股重民思潮。思想家提出许多具体重民措施,如“抚民”,“亲民”,“恤民”,“安民”,“利民”,“惠民”,“和民”等等。
从认识角度看,重民思潮是对君权神圣的某种挑战。统治者重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用民”,巩固权力基础。这种认识对于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偏重民事社会管理成为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之一大特色。
思考题:
1. 殷王“余一人”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余一人”思想体现着殷代统治者关于行政管理原则的认识?
2. 周公协调天人管理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 周公为什么注重行政首脑的素质要求?这一认识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是什么? 4. 怎样理解西周末重民思潮与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发展的内在联系? 5. 殷周时期管理思想的理论特点是什么?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中国行政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