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及作业指导书汇编
筋焊2圈打捞圆环,以备掉钻后易于打捞。
d、主钢丝绳承受较大冲击力,必须选用同向捻制柔软、优质、无死结和断丝的良好钢丝绳,其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2,一般选用Φ28mm 钢丝绳。钢丝绳要求有足够的长度,保证钻头钻至桩底时卷扬机滚筒上仍有4-6圈(并加备6圈)以上的余量,同时绳尾应锚固在滚筒上。
e、主钢丝绳与钻头的连接利用转向杆。 转向杆及螺母宜采用优质低碳钢制作。通常为35CrMo经热处理后加工,加工时变截面处注意圆缓过渡,防止产生应力集中。转向杆穿入钻头顶部孔眼后,套入缓冲弹簧及配套的垫子,安装螺母,并用J506焊条将螺母及螺杆焊牢,并检查转向杆能否自由转动。钢丝绳穿入转向杆上端预留孔眼,接触处安装梨形环保护。钢丝绳尾部用5个钢丝绳卡子回扣在本绳上。安装时应先使各绳卡达到70%拧紧程度,然后在吊重状态下再使其达到 100%拧紧程度, 以使各绳卡均匀受力。 2、泥浆循环及拌制
泥浆循环系统由泥浆箱、泥浆槽、3PN泥浆泵,Φ80胶管等组成, 泥浆箱用A3钢材焊制,容量为20m3,搁置在两护筒间牛脚上。泥浆槽也用A3钢板焊制,连接在护筒口与泥浆箱之间。泥浆可由护筒口流出,经过泥浆槽,钻碴沉淀,流入泥浆箱,再次沉淀后,再由泥浆泵吸入,经胶管压入孔底,形成正循环。
冲击式钻孔一般情况下是将粘土投入孔内,由钻头在冲砸过程中将粘土搅成泥浆。本桥为提高施工质量,特在每个墩设1m3拌浆机一台, 可随时向孔内注入优质原浆。 泥浆由良好的制浆粘土外加一定量碳酸钠或烧碱,或掺用膨润土配制。 泥浆的性能指标:
a、比重:冲击钻孔孔底泥浆比重以1.4-1.6为宜; b、粘度: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地层19~28S; c、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循环泥浆不大于8%; d、胶体率:不小于95%; e、PH值:8~10。
泥浆的配制应由试验人员反复试验,做出合理的配合比后,投入生产。在制浆和钻孔的过程中,试验人员要经常检测泥浆的各项指标,使之符合钻孔要求,不合格应及时调整。 3、钻架就位:
钻架搁置在钻孔平台桁架上。调整位置使钻头中线与护筒中线保持一致,保证误差不大于5cm,采取措施使钻架工作时不移动。 4、冲击钻孔主要工序及注意事项:
⑴为防止冲击振动使邻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刚灌注砼的凝固,应注意两点:a避免相邻两孔同时开孔;b待邻孔砼灌注完毕,一般经24小时后,方可开孔。
⑵开孔阶段:开孔前应在护筒内投入粘土,投入方量与粘土质量有关,一般按护筒内水体积的1.1倍投入。用钻头高频率低冲程造浆。 钢护筒内钻进宜用中低冲程,防止碰破护筒。 护筒底下的一般土层最易在钻孔时坍塌。因此,在该阶段应以加固护筒下土层为主要目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a、钻至护筒底部前用正循环清碴,为护筒底护壁处理作好准备;
b、冲击钻头到达护筒底口时,投入3m3粘土,以低冲程反复冲砸,钻深至护筒底口以下0.5m,注意保持孔底浓泥浆;
c、按1:1的比例回填粘土和小片石(粒径不大于15cm),填至护筒底口以上0.2~0.3m,注意顶面抛平,防止钻头倾斜碰撞护筒。因散粘土不易沉入孔底,可用编织袋混装粘土、片石,整袋投入孔内; d、用钻头低冲程反复冲砸,钻进至护筒底口以下0.8m; e、再次回填粘土、片石1.0~1.1m;
f、第二次用钻头小冲程冲砸,将粘土、小片石挤入孔壁, 以造成坚实孔壁,形成护筒刃脚至土层的良好过渡; g、一般按上述方法逐步加深,反复冲砸2-3次。必要时,填土、石冲砸多重复几次。冲砸时,尽量保持较大的泥浆浓度。 如护筒下土层稳定性良好,也可采用“浓泥浆、低冲程,不投片石,一次冲砸”的办法直接通过该地段。
⑶操作工人钻孔时要察看钢丝绳回弹及回转情况,耳听冲击声音,借以判断孔底情况。要掌握“勤松绳、少松绳”的原则。松绳过多可能产生钢丝绳缠绕钻头的事故;松绳过少则形成“打空锤“,损坏机具,甚至掉钻。一般在松软地层中松绳5-8cm,密度坚硬地层中松绳3-5cm。冲击过程中,勤检查钢丝绳和钻头磨损情况,以及转向装置是否灵活,预防事故发生。起落钻头应平稳,检查钻头后重新放入孔底时,严禁任其下滑, 应轻带刹车,平缓放入孔底,避免冲撞护筒及孔壁。停机时应将钻头提起,防止沉碴埋钻。墩位处应常备打捞钩,一旦掉钻或卡钻,必须及时处理。 ⑷在不同的地层,采取不同的冲程,见表A。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工艺及作业指导书汇编(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