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11期(1) - 图文(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8-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师的幸福是什么?大量的调查发现,教师幸福的直观体验,往往来自于学生的笑脸。笔者认为,教师的幸福来自于学生的幸福,来自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的“笑脸”从哪里来呢?往往又与老师、同伴对他的认可程度直接相关。因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基本判断:学生的健康成长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即基于学生正确的事实判断的价值判断,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传统的学生评价倾向于通过教育测验对学生进行鉴定和区分,尤其在高中阶段,这种倾向更加明显。评价过程往往自上而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评价方法主要是量化,评价标准整齐划一。在这种评价环境下,学生丧失评价的主体地位,丧失公正的评价权和申辩权,丧失健康、全面发展的机会,最终丧失幸福感。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实现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笔者概括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无疑具有宏观的调控作用,但教师作为学生评价工作的重要主体之一,其观念的转变及技能的提高则更为关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教育人员是否具备一定程度的评价技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效能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人员包括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可见,教师掌握一定水平的评价技能已经成为影响学生评价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进而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发展性教育评价理念逐渐成为教育评价的主导思想,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发展性学校评估制度等新型评价制度应运而生。基于这种背景,发展性学生评价也将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主要评价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评价制度、理念的转变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教师仍深受传统的以鉴定、选拔为主要目的的评价理念的影响,沉迷于通过教育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区分和鉴定。有些教师甚至于只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放弃对“差生”的教育和关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每一名学生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尤其是大班额)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很难照顾到每一名学生,很难满足所有学生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的背景,评价势必要成为实现“教育面向全体”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评价,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发展现状、优点及不足,为每一名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并引领学生不断去实现,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基于以上评价

16

目的,评价方法的正确使用则尤为重要,下面笔者主要谈谈常用的几种基础的评价方法: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学生评价的方法可分为他人评价法和自我评价法。他人评价法是主导我国学生评价的重要方法,其中,教师为评价的主体,学生被视为评价的客体。教师以其知识渊博、成熟稳健的特点作为评价主体无疑有利于保障评价的有效实施,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则容易造成对评价的逆反心理,甚至于导致其对教育的不满(尤其是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本人参照规定的评价标准对自身学习和成长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即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的自我反思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反思”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有利于掌握较为全面、准确的信息,对于学生的全面诊断意义重大。因此,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反思能力的中学生而言,自我评价法应该作为重要的评价方法之一。当然,学生毕竟是未成年的孩子,自我评价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差,教师的正确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既要精通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法,又要具备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根据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的不同学生评价的方法分为定量评价法和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是传统学生评价工作最常使用的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各种量表(主要是试卷)来收集学生的信息,经过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汇总,最后获得各种分数。分数的使用则往往是对学生进行区分或鉴定。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尤其针对大群体进行评价(如高考)时比较有效。但是,其最大的弊端在于评价的效度比较低(量表收集到的信息未必是评价主体需要的信息,或者一致性程度较低),并且缺乏针对性的指导,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定性评价法则主要通过描述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行价值判断,并给予下一步发展的建议和指导。定性的评价法最大的优点是评价的效度高,收集的信息针对性强,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判断和针对性的指导,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发展。但这种方法在实施起来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既要精通定量评价法又要具备定性描述、建议和指导的能力。

综上所述,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教师要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在评价中扬长避短,懂得使用不同评价方法的最佳时机,以尽可能全面

17

的了解学生的发展状态,并给予尽可能正确的发展建议和指导,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获得幸福。

教学因生成而精彩

省级专家 毕泗建

——“由于时间限制”背后的思考

在很多语文课堂上,经常听到教师说这样的话:“由于时间限制,咱们不再??”,于是武断地打断了学生兴趣正浓的参与活动,再很不自然地进入教师预设的下一个教学环节。甚至于在指定的教学时间内,因完不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出现拖堂现象。

这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上一堂课,教师必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要求和教材的具体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设定“三维”整合的、既明确又适当的教学目标,预先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预先设计教学计划(教案)。但是传统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了语文课程作为静态的、外在于学习者的“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的层面,相对忽略了学习者与教育者动态的经验和体验的层面。过于强调语文学科内容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权利、学生的发展在语文课上得不到保障。为了切实保障学生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使知识成为学生的发展资源而不是控制工具。在一定程度说,传统的语文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了一个完成预先计划的实施活动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成了被动的计划执行者,忽略了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东西。其优点是周密而严谨,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其缺点是“统”得过死,因为语文课堂上有着许多非预期性因素,有些教师根本不去考虑学生的呼声,一味按照原先的教学设计施教,无视语文课灵动的变化因子,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能根据学生和课堂发生的变化来灵活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叶澜教授认为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在课的进行过程中会生成一些即发的、非预期的教育性因素,教学活动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带着自己的思维方式、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

18

复杂性和多变性。正因如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该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开放式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的预定要求。”这里提到的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便是在一种偶然出现的复杂微妙的情境中迅速生成的教学事件,它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教师如果善于挖掘生成的可利用的课堂教学事件,巧妙利用这些动态资源,就会促成我们的课堂呈现给人更多的意外惊喜,出现更多的精彩和收获。只有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课堂上我们应该敏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预料的意外,善于发现意外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营造生命成长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这样,语文课堂也就变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成了一方精彩纷呈、智慧飞扬的天地。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作为读者,是富有巨大认识潜力和主观能动性的,是具有个别差异性的生命活动体,因此教师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学习活动。教师不能完全依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案进行教学,要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只要有利于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就要调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而不必去担心预设的进程“失控”和“完不成教学任务”。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由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首先应随时根据学生的欲望和需求去适时地调整教学。语文教师要激活、活化知识的“种子”,赋予知识以生命的活力,并能够将这些具有生命活力的知识播种到学生的头脑中,促使这些活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和生长。其次,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倾听学生的情感反应。语文课有着丰富的情感内蕴。在教学内容、师生的态度与心境、教与学的体验、师生交互等课堂教学环境因素作用下,教学活动中会产生一些偶发的、短时存在的情绪、情感状态。教师应倾听学生的情感反应,做到自己的情感活动与学生的情感活动合

19

拍,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提高学生对教学过程积极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双方流畅和谐地实现着情感的交流,形成教师与学生情绪的互相激励、互相鼓舞,双方不断地产生出课前没有的体验,形成积极的畅通的情感沟通。再次,教师还应与学生开展思想上的交锋、交往,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是活生生的独立的生命个体,学生的成长动力就来自于学生的思想的创造性。语文的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学生能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出认识、情感、思维的火花,从中生成能力、方法、习惯。教师与学生可以展开思想上的交往,语言上的论辩,思维上的碰撞,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和精髓所在。学生是处于发展状态中的、尚未成熟的生命个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极强的可塑性。教师在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着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地专注于教学活动中,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才能使学生成为活生生的独立的生命个体,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语文课堂因学生而美丽,语文教学因生成而精彩!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做

省级专家 周光祥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技术教师?我教这门课,有何优势,又有何劣势?我无法简单定论。想了很久,还是无从落笔!

这里,谨奉献一个我读过的小故事!耐人寻味!

成功有时候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难,并不是因为事情有多难,我们才不敢去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去做,才使事情变难的。

成功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做!

全国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第11期(1)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第11期(1) - 图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4488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