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
17 两片极薄的表玻璃,曲率半径分别为20cm和25cm,将两玻璃片的边缘粘起来,形成一内含空气的双凸透镜,把它置于水中,求其焦距为多少?
解:根据题意,透镜的折射率:n=1,两表面的曲率半径:r1=20cm、r2=-25cm,
水的折射率为:n'=1.33,代入:
f??n?(n?n?)(1r1?1r2)
解出透镜的焦距为:
f???44.78cm,为一发散透镜。
18 会聚透镜和发散透镜的焦距都是10cm,求:(1)与主轴成300角的一束平行光入射到每个透镜上,象点在何处?(2)在每个透镜左方的焦平面上离主轴1cm处各置一发光点,成象在何处? 解:(1)根据题意做图如下。
图(1) 图(2)
图(1)是凸透镜成象图,P'是象点,在象方焦平面上,到焦点的距离为:P?F??0f?tg30?5.8cm P'点的坐标:(10,5.8)
图(2)是凹透镜成象图,象点P'仍在象方焦平面上,但在透镜左方,
到焦 点的距离为:P?F??0f?tg30?5.8cm P'点的坐标:(-10,-5.8)
(2)在凸透镜物方焦平面上放一物,象成于无穷远处。 把物放在凹透镜的象方焦平面上,已知:s=-10cm,由:
y?ys?s1s??1s?1f?
解得象距为:s'=-5cm,由:???,解出:y'=0.5cm
象P'点的坐标:(-5,0.5)
31
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
图(3) 图(4)
19 如图(1)、(2)所示,MM'分别为一薄透镜的主光轴,S为发光点,S为象,用作图法求透镜中心和透镜焦点的位置。
20 比累
对切透镜是把一块凸透镜沿直径方向刨开成两半组成,两半块透镜垂直光轴拉开一点距离,用光阑挡住其间的空隙,这时在光屏上可观察到干涉条纹。已知点光源与透镜相距300cm,透镜的焦距f=50cm,两透镜拉开的距离t=1mm,光屏与透镜相距450cm,用波长为632.8nm的激光做光源,求干涉条纹的间距。 解:点光源经两块透镜形成两个实象P1、P2,由物象公式:
1s??1s?1f?
求得P1、P2到透镜的距离: s??sf?s?f??(?300)?50?300?50?60cm
点光源到上半透镜主轴的距离y:y?o.5cm,P1点到主轴的距离y?, 则:??y?y?s?s 解得:y??0.06cm
32
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
也即P1、P2两点之间的距离:d?2y??0.12cm,
与光屏的距离:L?l?s??450cm?60cm?390cm 干涉条纹的间距: ?y?Ld??2.06mm
21 把焦距为10cm的会聚透镜的中央部分C切去,C的宽度为1cm,把余下的两部分粘起来,(见图)。如在其对称轴上距透镜5cm处置一点光源,试求象的位置。
解:把透镜按题意分切、对接后,在对物体成象时,可看做是两个透镜,上、下两半部分透镜的成象情况是对称的,上半部分透镜的成象光路如图所示,虚线为透镜主轴,点光源到主轴的距离为y?0.5cm
根据:
1s??1s?1f? 已知:s??5cm、f??10cm
解出象距:s???10cm 横向放大率:??
22 一折射率为1.5的薄透镜,其凸面的曲率半径为5cm,凹面的曲率半径为15cm,且镀上银,如图,试证明:当光从凸表面入射时,该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平面镜。
解:该系统的成象过程是球面O1的折射、O2球面的反射和O1球面的折射三次成象。设物体与O1面的距离为s。
O1面的折射成象:物距
为?s、n?1、n??1.5、r?5cm
33
y?y?s?s?2 解得:y??1cm
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
根据:
n?s??ns?n??nr ?1?s?nsn?
解得:
23 题图所示的是一个等边直角棱镜和两个透镜所组成的光学系统,棱镜折射率为1.5,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凹透镜的焦距为10cm,两透镜间的距离为5cm,凸透镜距棱镜边的距离为10cm,求图中长度为1cm的物体所成象的位置和大小。
24 显微镜由焦距为1cm的物镜和焦距为3cm的目镜组成,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为20cm,问物体放在何处时才能使最后的象成在距离眼睛25cm处?作出光路图。
25 题图中L为薄透镜,水平横线MMˊ为主轴,ABC为已知的一条穿过这个透镜的光线的路径,用作图法求出另一条光线DE穿过透镜后的路径。
解:1 过O点做AB的平行线(副轴),交BC线于L点;
2 过L点做主轴的垂线,即为透镜的象方焦平面;
3 过O点做DE的平行线,交象方焦平面于H点;
4 连接E、H,即得DE的共轭折射光线EH。
26 题图是一厚透镜的主轴,H、Hy?0.5cmˊ是透镜的主平面,S1是点光源,Sˊ是点光源的象,试用作图法作出任意物点S2的象的位置。 27 双凸透镜的折射率为1.5,r1?10cm,r2?15cm,r2的另一面镀银,物点P在透镜前主轴上20cm处,求最后象的位置并作出光路图。 28 实物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L,,在中间某一个位置放一个凸透镜,可使实物的象清晰地投于光屏上,将透镜移过距离d后,屏上又出现一个清晰的象。(1)试计算两个象的大小之比;(2)证明透镜的焦距为(l2 - d2)/4L;(3)证明L不能小于透镜焦距的四倍。
解:(1)设透镜在位置1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x,象到透镜的距离就为L-x,
34
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
由薄透镜成象的物象公式, 得到:
1L?x?1?x?1f? (1)
透镜移动到位置2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x+d,象到透镜的距离为:L-(x+d),
有:
1L?(x?d)?1?(x?d)?1f? (2)
L?d2两式联立得到:L?2x?d?0 解出:x?则透镜在位置1成象时的物距:s1横向放大率:
?1??y1y??s1s1?L?dL?d
?L?d2?L?d2 象距:s1?
象距:s2??L?d2在位置2成象时的物距:s2横向放大率:
?2??y2y??s2s2??L?d2
L?dL?d
L?dL?d2两个象的大小之比:(2)将x?L?d2?y1?y2??yy1?yy2??1?2?()
代入(1)式,即可得到:
f??L?d4L22 (3)
d2(3)将(3)式化简:42
f??L?L,因:0 < d < L
则:d/L > 0 即有:L > 4f'
第五章 光的偏振
1 试确定下面两列光波的偏振态。
E1?A0[excos(?t?kz)?eycos(?t?kz??/2)]
E2?A0[exsin(?t?kz)?eysin(?t?kz??/2)]
解:(1)两分振动的振幅:Ax=Ay=A0 ,相位差:φy -φx = -π/2 所以该光为左旋圆偏振光。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学光学答案(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