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
在两透镜的公共主轴上形成两个象。
(2)在光屏上有两束光重叠,以主轴和光屏的交点为圆心,呈现出一组明暗相间的同心半圆周线,见图。
由右图,解出亮条纹的半径:
rj?2jl?
说明亮条纹的半径随干涉级数的增大而增大。
由上式可解出条纹间距:
?rj?l?2j
表明亮条纹之间的距离随j的增大而减小。
21 如图1-5所示,A为平凸透镜,B为平板玻璃,C为金属柱,D为框加,A、B间有孔隙,图中绘出的是接触时的情况,而A固结在框加的边缘上。温度变化时,C发生伸缩,假设A、B、D都不发生伸缩,以波长为632.8nm的激光垂直照射,试问:(1)在反射光中观察时,看到牛顿环条纹移向中央,这表示金属柱C的长度是在增加还是减小?(2)若观察到有10个亮条纹移到中央消失,试问C的长度变化了多少?
解:(1)在反射光中观察到牛顿环第j级亮条纹的光程差为:
??2h??2?j?
条纹半径为:rj?(j?12)?R
从上两式可知,干涉级数j随薄膜厚度的
增加而增加。当看到条纹移向中央时,表示条纹的半径减小。此时在干涉场中一个确定点上,干涉级数是增加的,薄膜的厚度也在增加,,就说明金属柱C的长度是在缩短。
(2)当光程差改变一个半波长时,干涉场中看到条纹变化一次,则有条纹的变化次数N与薄膜厚度的变化量?H有如下关系式:
?H?N?2
代入数据:N?10 ??632.8nm
解出金属柱长度的变化量为:?H?3164nm
11
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
(本习题解答仅作参考)
第二章 光的衍射
1 单色平面光照射到一小圆孔上,将其波面分成半波带,求第k个波带的半径。若极点到观察点的距离r0为1m,单色光波长为450nm,求此时第一半波带的半径。
解:当用平面光照射圆孔时,第k个波带的半径,由:
k?Rk2?(1r?1R) 平行光R=∞
解出为:Rk?kr0?当:r0=1m、λ=450nm、k=1时, 第一半波带的半径:R1?1?1?450?10?9?0.67?10?3m?0.67mm
2 平行单色光从左向右垂直照射到一个有圆形小孔的屏上,设此孔可以像照相机的光圈那样改变大小,问:(1)小孔半径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得小孔右侧轴线上距小孔中心4m的P点的光强分别得到极大值和极小值;(2)P点最亮时,小孔直径应为多大?设光的波长为500nm。
解: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小圆孔,所露出的半波带的数目:
k?Rk/r0?2,已知: r0=4m、λ=500nm、
?kr0??0.141k圆孔的半径为:Rk
(1)当k为奇数时,P点的光强为最大值;
当k为偶数时,P点的光强为最小值;
12
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
(2)若使P点最亮,圆孔应只露出1个半波带,即k=1, 将: k=1代入:Rk得到小孔直径:d1?0.141k
?0.282mm
3 波长为500nm的单色点光源离光阑1m,光阑上有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0.5mm和1mm的透光圆环,接受点P离光阑1m,求P点光强度I与没有光阑时的光强度I0的比值。
解:已知:r0=1m、R=1m、λ=500nm
半径为R1=0.5mm的圆屏所能遮住的半波带数k1:
k1?R12?(1R?1r0)?1
半径为R2=1mm的圆孔能露出的半波带数k2:
k2?R22?(1R?1r0)?4
也即通光圆环只露出第2、3、4个波带,P点接受到的光振幅为:
A?a2?a3?a4?12a2?12a4?a1
光强度为:I?a1
没有光阑时,P点的光强度:I0=a12/4 得到:I :I0 = 4 :1
4 波长为632.8nm的平行光照射直径为2.76mm的圆孔,与孔相距1m处放一屏,试问:(1)屏上正对圆孔中心的P点是亮点还是暗点?(2)要使P点变成与(1)相反的情况,至少要把屏幕分别向前和向后移动多少?
解:已知:r0=1m、Rk=2.76m、λ=632.8nm、R=∞
(1)根据:k?Rk2?(1R?1r0)
解出正对圆孔中心的P接受到的半波带数为:k=3 因P点接受到奇数个半波带,则P点应为亮点。
(2)若使P点变成与(1)相反的情况,则k要取为偶数,即:k=2或4
13
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
当k=4时, r0??Rk2k??750mm
屏幕至少要向前移动:Δr0 =1m-0.75m=0.25m 当k=2时, r0??Rk2k??1505mm
屏幕至少要向后前移动:Δr0 =1.5m-0.75m=0.5m 5 一波带片由五个半波带组成,第一波带为半径r1的不透明圆盘,第二波带是r1到r2的透明圆环,第三波带是r2到r3的不透明圆环,第四波带是r3到r4的透明圆环,第五波带是r4至无穷大的不透明区域。已知:r1:r2:r3:r4=1:2:3:4,用波长500nm的单色平行光照射,最亮的象点在距波带片1m的轴上,试求:(1)r1;(2)象点的光强;(3)光强极大值出现在轴上那些位置?
解:因用平行单色光照射衍射屏,则半波带的计算
公式为: k?rk2?r0
已知:r1:r2:r3:r4=1:2:3:4 第一波带遮住的波带数:k1第二波带露出的波带数:k2第三波带遮住的波带数:k3第四波带露出的波带数:k4????r12?r0r2r32
???2r13r12?r02?ro2
?1:2:3:4?r0r42?r04r12?r0?r0波带片遮住和露出波带数之比:k1:k2:k3:k4
若使轴上距波带片1m的象点最亮,应取:k1=1、k2=2、k3=3、k4=4, (1)将r0=1m、λ=500nm、 k=1代入:r1?解出: r1?0.07cm (2)从:k1:k2:k3:k4?1:2:3:4k1?r0
看出,最亮的象点接受到第二、第四
14
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
两个半波带,则光强度为:I?(a2?a4)2?4a1?16I0 (I0为光自由传
2播时的强度。)
(3)其他光强最大值的点出现在:1/3、1/5、1/7、…等位置。
6 波长为λ的点光源经波带片成一个象点,该波带片有100个透明奇数半波带(1、3、5、…、199),另外是100个不透明偶数半波带。比较用波带片和换上同样焦距和口径的透镜时,该象点的强度比I:I0。
解:用波带片时,象点接受到(1、3、5、…、199)共100个半波带
光强度为:I?(a1?a3?a5?...?a199)2?10000a12
用透镜时,因物点到象点的光程相等,象点接受到200个半波带,
则光强度为:I0?(a1?a2?a3?...?a200)2?40000a12 两种情况下的光强之比为:I:I0?1:4
7 平面光的波长为480nm,垂直照射宽度为0.4mm的狭缝上,会聚透镜的焦距为60cm,分别计算当缝的两边P点的位相差为π/2和π/6时,P点离焦点的距离。
解:缝两边的光传播到P点的光程差: ??dsin?
相位差:???2??dsin?
从图中: sinθ≈tgθ=y/f' 得到:y= f'sinθ 已知:λ=480cm、d=0.4mm、 f'=60cm 当:????/2 ,由上式解得:sinθ1=0.003
P点到焦点的距离:y1= f'sinθ1=0.018cm 当:????/6 ,由上式解得:sinθ
1
=0.001
P点到焦点的距离:y1= f'sinθ1=0.006cm
8 白光形成的单缝衍射图样中,其中某一波长的第三级次最大与波长为600nm的光波的第二级次最大重合,求该光波的波长。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学光学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