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
解出波长:??3600j?1/2nm j = 0、1、2、3、……
将干涉级数j = 0、1、2、3、…分别代入,解出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波波长;
j = 5 时,??654.5nm; j = 6 时,??553.8nm j = 7 时,??480nm; j = 8 时,??423.5nm
12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反射镜M2移动0.25mm时,看到条纹移过的数目为909个,设光为垂直入射,求所用光源的波长。
解:在空气中、正入射时,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相干条件:
2d0n2cosi2?j? n2?1、i2?900 由上式可推出,M2镜移动的距离Δd与条纹变化数目N 的关系式: ?d?12N?
已知:Δd = 0.25mm、N = 909 计算得到:λ= 550nm
13 迈克尔逊干涉仪平面镜的面积为4×4cm2,观察到该镜上有20个条纹,当入射光的波长为589nm时,两镜之间的夹角为多少?
解:由题意,干涉仪的两平面镜M1、M2成一定的夹角θ,产生等厚干涉现象,干涉条纹的间距:
Δx = 4/20 = 0.2cm
相邻两亮条纹对应薄膜的厚度,由:
2d0n2cosi2?(j?12)?
其中:n2=1、i2=900,可推出:
Δd = λ/2 = 2.945×10-5cm
从图中可得:θ≈sinθ=Δd/Δx ≈ 30.4\
14 调节一台迈克尔逊干涉仪,使其用波长为500nm的扩展光源照明时,出现同心圆环条纹.若要使圆环中心相继出现1000条圆环条纹,则必须将移动一臂多远的距离?若中心是亮的,试计算第一暗环的角半径。
解:由:?d?
12N? ,已知:λ= 500nm、N = 1000
6
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
计算得到迈克尔逊干涉仪一臂移动的距离:Δd = 0.25mm
(2) 因花样中心是亮的,设其干涉级数为j,相应第一暗环的干涉级数同时为j,即有:
第j级亮环: 2d0?j?
第j级暗环: 2d0cosi2?(j?)? 其中i2为所求的角半径
21从上两式得到:2d0cosi2?2d0?i2??1因: cosi2212?
2 即得:i2??2d0
15 用单色光观察牛顿环,测得某一亮环的直径为3mm,在它外边第5 个亮环的直径为4.6mm,所用平凸透镜的凸面曲率半径为1.03m,求此单色光的波长。
解:牛顿环亮环半径的表达式为:r?(j?1/2)?R
设某亮环的干涉级数为j,它外边第五个亮环的级数为j+5, 即有: rj2?(j?1/2)?R rj2?5?(j?5?1/2)?R 两式相减得到:??rj?5?rj5R22
代入数据:rj=3/2mm=1.5mm、 rj+5=4.6/2mm=2.3mm、 R=1.03m, 解出光波波长:λ= 590.3nm
16 在反射光中观察某单色光所形成的牛顿环,其第2级亮环与第3级亮环的间距为1mm,求第19级和第20级亮环之间的距离。
解: 根据牛顿环亮环半径的表达式:r?(j?1/2)?R 得到第j2=2级亮环与第j3=3级亮环的间距为:
r3?r2?(j3?1/2)?R?(j2?1/2)?R?(7/2?5/2)?R
第j20=20级亮环与第j19=19级亮环的间距为:
7
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
r20?r19?(j20?1/2)?R?(j19?1/2)?R?(41/2?39/2)?R
两式相比,代入已知数据(r3-r2=1mm),得到:
r20?r19r3?r2?41?7?395
解出第19级和第20级亮环之间的距离:r20-r19=0.039mm
17 牛顿环可由两个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之间的空气层产生(如图),两平凸透镜凸面的半径分别为RA、RB,在波长为600nm的单色光照射下,观察到第10个暗环的半径rAB=4mm。若另有曲率半径为RC的平凸透镜C,并且B、C组合,A、C组合,产生的第10个暗环的半径分别为rBC=5mm、 rAC=4.5mm,试计算RA、RB、RC。
解:在图中,用单色光照射时,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
??2(h1?h2)??22 h2?r2 其中:h1?r
2RB2RA有暗条纹的相干条件:
r2RB?r2RA??2?(2j?1)?2
暗条纹的半径:r2?j?(RARBRA?RB)
对第十个暗纹:j=10,入射光波长:λ=600nm 当A、B组合时: rAB2当B、C组合时: rBC2当A、C组合时: rAC2?j?(RARBRA?RB)?16mm2
21RA1RB1??1RB1RC1?0.375?0.24
?j?(?j?(RBRCRB?RCRARCRA?RC)?25mm2)?20.25mm
RA?RC?0.296 解上述三个方程,得到:RA=6.27m、RB=4.64m、RC=12.43m。
18 菲涅耳双棱镜实验装置尺寸如下:缝到棱镜的距离为5cm,棱镜到屏的距离为95cm,棱镜角为α=179032',构成棱镜玻璃的折射率n=1.5。采用单色光照射。当厚度均匀的肥皂膜横过双棱镜的一半部分放置,该系统中心部分附近的条纹相对以前有0.8mm的位移。若肥
8
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
皂膜的折射率为1.35,试计算肥皂膜厚度的最小值。
解:在图(1)中,光源S经双棱镜折射,形成两个虚光源S1、S2,设S1、S2之间的距离为d,
近似地有:θ≈(n-1)A
并且有:2A+α=1800 图(1)
图(2)
A=14'=0.004rad
已知缝到棱镜的距离为:L=5cm,θ≈d/2L 解出:d=2Lθ=2L(n-1)A=0.2mm
设肥皂膜的厚度为t,折射率为n' 肥皂膜没插入前,干涉相长的条件:
dr0y?j?
插入肥皂膜后,干涉相长的条件:dr0y??(n??1)t?j?
两式相减,得肥皂膜的最小厚度:t?d(y??y)r0(n??1)
代入数据:r0=(95+5)cm、y-y'=0.8mm、n'=1.35、d= =0.2mm
计算得到肥皂膜的最小厚度:t=4.94×10-7m
19 将焦距为50cm的会聚透镜中央部分C切去,余下的A、B两部分仍旧 粘起来,C的宽度为1cm。在对称轴线上距透镜25cm处置一点光源,发出波长为692nm的红宝石激光,在对称轴线上透镜的另一侧50cm处置一光屏,屏面垂直于轴线,试求:(1)干涉条纹的间距是多少;(2)光平上呈现的干涉图样是怎样的?
解:透镜按题意分为A、B后,是两个透镜,点光源S经A、B两透镜 后,形成两个象S1、S2 ,如图。
图
9
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
中,O1O1'为A透镜的主轴,已知:s=-25cm f=50cm 由:
1s??1s?y?y1f?? 解得象距为:s'=-50cm 解得象的横向位置为:y'= 1cm
由: ??s?s也即A 透镜所成的象S2距透镜25cm,距系统对称轴0.5cm 同理,B透镜所成的象S1距透镜25cm,距系统对称轴0.5cm 两个相干的虚光源S1、S2之间的距离:d = 1cm 光源到观察屏之间的距离:r0 = 1m (1)干涉条纹的间距: 由:?y?r0d?,
?6.92?10?3得条纹间距:?ycm
(2)因相干光源的形状是两个点光源,所以形成的干涉花样的形状为一族双曲线,见图。在d较小、r0较大的情况下,花样近似地看成是明暗相交的直线条纹。
20 将焦距为5cm的薄凸透镜L沿直线方向刨开(见图1-4),分成A、B两部分,将A部分沿轴线右移至25cm处,这种类型的装置称为梅斯林对切透镜。若将波长为632.8nm的点光源P置于主轴上离透镜LB的距离为10cm处,试分析:(1)成象情况如何?(2)若在LB右边10.5cm处放一光屏,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干涉图样如何?
解:(1)透镜按题意分为A、B后,是两个透镜,点光源S经A、B两透镜后,形成两个象S1、S2 ,如图。
根据透镜成像公式:
1s??1s?1f?
解得象距为:s1'=35/6cm s2'=10cm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学光学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