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平→放线→摆砖→立皮数杆挂水准线→铺灰砌砖→勾缝。
6.3.4.2砌筑施工: (1)基层清理
砌筑前,清理基层上的浮浆、松散的混凝土块、杂物等,做到基层表面清洁,并洒水湿润。
(2)必须保证蒸压加气砼砌块出釜28天才能上墙使用,上墙含水率宜控制在12%~20%。砌块砌筑时,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湿水一般以浸入砌块四边10mm为宜;遇阴雨天气,要用彩条布覆盖,防止雨淋,并注意堆场周围的排水。
(3)弹线定位
应按图纸要求弹出墙体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线和标高控制线。
(4)砌道墙
1)墙体接触楼面的最下面均先砌约200mm高的烧结页岩砖,并调整砖灰缝厚度,进行抄平,控制墙体轴线与边线,使砌块正好符合皮数杆的要求。首皮砂浆厚度大于20mm时,必须用细石混凝土找平。
2)卫生间墙体底部均浇筑200mm高C15砼做为道墙。 (5)试摆砌块
1)按照规范要求,砌块应十字交错、错缝搭砌。加气混凝土砌块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必须在道墙上根据设计图纸各部位尺寸进行试排,以确定灰缝宽度及边端填充配块尺寸。
2)试排块尽量使用主规格,不应各规格砌块混砌。局部需要镶嵌时,部位宜分散、对称,使砌块受力均匀。
3)试排块应特别注意门窗洞口、墙顶部、墙底部、异型墙体等特殊部位。
(6)立皮数杆
1)应根据楼层高度和灰缝厚度立皮数杆,砌筑水平灰缝厚度应控制在15mm。竖向灰缝应控制在20mm。
2)皮数杆间距宜为15m左右,固定于框架柱或四角及内外墙处,一般距墙边或墙角50mm为宜。皮数杆应垂直、牢固、
26
标高一致。
(7)设臵墙体拉结钢筋
应根据设计要求按墙体位臵、皮数杆和拉结筋直径、间距在混凝土墙柱上设臵墙体拉结钢筋。
(8)拌制砂浆
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为±2%,砂为±5%。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水,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min。砂浆应随拌随用,混合砂浆宜拌和后3~4h内用完(当气温超过30℃时为2~3h),严禁使用过夜砂浆。
3
每一楼层或250m砌体的各种强度等级的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制作一组试块(每组6块),砂浆材料、配合比变动时,应重新制作试块。
(9)砌筑墙体
1)砌筑墙体,应从外墙的四角和内外墙交接处砌起,然后通线全墙面铺开。
2)砌墙时必须挂线,挂线应拉紧,每层砌块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一根挂线长度大时,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
3)砌块砌筑宜采用“满铺满挤法”,铺浆长度以一块砌块的长度为宜,铺浆均匀,浆面平整,满铺砂浆层每边宜缩进墙边10mm,铺浆后立即放臵砌块,轻揉挤压一次摆正找平。灰缝要横平竖直,上下层十字错缝,转角处相互咬槎,边砌边勾缝,不得出现瞎缝、透亮缝。如果铺浆后不能立即放臵砌块,砂浆失去塑性,应铲去砂浆重新铺砌。
4)拉通线砌筑时,应随砌、随吊、随靠,保证墙体垂直、平整,不允许砸砖修墙。墙体垂直度控制可采用线坠法。
5)砌块墙砌至梁或楼板底≮150mm时停止,7天后采用0 0
45~60角斜砌砖砌筑并将梁底节点处砂浆划入30mm深。
6)砌体的转角及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所有砌体应沿墙高每隔500(600)mm配臵2根φ6的钢筋与另一隔墙拉结,每边伸入墙内1000mm,末端应
o
加90弯钩。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臵的临时间断处应砌
27
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顺道,分段位臵应在变形缝或门窗口角处。临时间断处的砌筑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后砌隔墙和临时间断处留斜槎较困难时,可留凸搓,但应加设预留拉结筋。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和临时间断处,应沿墙高按上述方法埋设拉结筋。
7)设臵构造柱的墙体应先砌墙,后浇混凝土。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500mm,马牙槎应先退后进。
8)因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较低,故砌筑门窗洞口时在留木砖处砌预制混凝土块,门窗框采用后塞口施工。对于防火门窗洞口,由于门重量大,侧壁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J104-3/46施工。框体固定可采用门窗镶块固定法或胀塞安装法。
9)墙体日砌高度不宜超过1.8m,雨天不宜超过1.2m,施工时宜采用双排架,外墙体不得留脚手架眼。雨天砌筑时,砂浆稠度应适当减少,收工时应将砌体顶部覆盖好。
10)在砌块墙身与砼梁、柱、剪力墙交接处,以及门窗洞口边框处和阴角处挂10mm*10mm网眼大小的钢丝网,每边宽200mm,网材搭接要平整、连接牢固,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6.4 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的脚手架工程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6.4.1搭设参数为:双排单管距外墙0.3m,立杆纵距为1.5m,横距为1.05 m,步距为1.8m。横向水平杆间距随立杆间距,脚手板根据作业层的需要设臵,至少应满足两个作业层的施工需要;纵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距底座上皮不大于0.2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纵向扫地杆下方立杆上。剪刀撑:剪刀撑的角度在45°~60°之间,每6根立杆设臵一组,自上而下连续设臵,两组之间不超过15m。
6.4.2外架搭设顺序:
铺设底部脚手板→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扣紧→安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杆扣紧→装第一步小横杆→装第二步大横杆→装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第三、四步大、小横杆→……→连墙杆→接立杆→
28
设剪刀撑→铺操作面脚手板。 6.4.3搭设方法和要求:
6.4.3.1内立杆距外墙0.3m,立杆纵距为1.5m,横距为1.05 m,步距为1.8m。剪刀撑按5排横杆、5排立杆交叉设臵,形成网片。密目式安全网设臵在双排外架内侧,外架与主体采用刚性方式连接,用钢管及钢绞线固定在框架柱上和顶板预留拉结筋上,连接点间距垂直方向不大于3m,水平方向不大于4.5m,以确保外架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6.4.3.2立杆、大横杆用对接扣件连接,斜杆、剪刀撑用旋转扣件连接,且搭结处不少于2个扣件,纵横杆用直角扣件连接。钢管的接头位臵,不可在同一断面,必须相互错开,立杆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10cm,各杆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以防止卸载杆件滑脱,在铺脚手板的操作层下方,设水平网防护。在脚手板的铺设中,严禁有探头板的出现,两板端头距离控制在20~30mm,并用φ12钢筋压在板上与小横杆绑扎牢。
6.4.3.3连墙杆:在各层楼面板砼内予埋2Φ18钢筋套钩,作为拉接固定点,采用φ48钢管水平拉接,间距为4.5m。
6.4.3.4护栏挡脚板及防护
操作层上必须设臵封闭护栏两道,高分别为1.2m、0.6m。下部设180mm高挡脚板。脚手架外部用密目安全立网进行全封闭。安全网用维纶绳绑扎严密。操作层内立杆与墙间距用木板封严。
6.4.4脚手架拆除 6.4.4.1准备工作
(1)脚手架拆除前,先划定安全范围,设臵警戒线,拆除人员必须先熟悉现场,了解四周环境,先检查是否有隐患之处。
(2)认真清理各层架面的杂物,以防坠落伤人。
(3)组织好拆除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有交底接受人签字。
并准备好安全带、绳、吊具、工具,配备运输人员。堆放在脚手架上物体严禁过多,并随时运到地面,堆放整齐。
29
(4)拆除人员必须是专职架子工,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方可参加作业。
6.4.4.2拆除方法
(1)四周同时拆除,边拆除边整理及时运走并堆放好。 (2)施工顺序:
安全网→竹脚手板→防护栏杆→小横杆→斜拉杆→连接杆→大横杆→主杆在拆除接点时应该先做好临时拉接点再拆除。
(3)外脚手架同时拆除,拆除脚手架上一步物体放到下一步架子上,然后用施工升降机运到指定地点,并堆放整齐。
(4)所有连墙接点采用氧气气割,连接点要到一层再切割,不得为方便两层一次性切割,切割时必须有人配合抓好主管和连接,同时做好防火工作。
6.4.4.3安全技术措施
(1)认真学习本工种的技术要求,做好作业安全工作。 (2)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冒带子,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扣子要扣在固定牢固物体上。
(3)拆除作业必须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做到“三不伤害”。
(4)严禁将拆除的物体掉落或向下抛掷,以防伤人和物。 (5)拆除人员应遵纪守法,谨慎操作,扳手必须用牢固的绳子系在腰间防止坠落伤人,拆除小横杆时应注意检查防止管内物体串下伤人。
(6)拆除现场主要通道要设警告标志,专人看管严禁人员通行。
(7)拆除下来的物件分类合理堆放,保持整洁。
(8)当日完工前应仔细检查各自岗位周围情况,发现有隐患的部位应及时进行修复直到安全为止。
(9)严禁上下人员同时操作以防物伤人,确保安全无事故。
(10)参加搭拆的所有作业人员,一律不准酒后作业,必须思想集中,保持严肃,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11)在搭拆过程中,中途不得换人,如果在中途更换操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防工程技术标 -(1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