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探伤的时间、方法及合格标准。 4.8.5 中厚板焊接质量控制
中厚板的焊接质量控制是焊接控制的主要项点。为保证中厚板的焊接质量,避免焊接裂纹的产生,保证焊接接头的各项性能满足桥梁的设计要求,采取以下措施以保证焊接质量。
a 进行严格的中厚板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确定中厚板采用不同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参数时的焊接的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根据设计要求和焊接试验结果选择焊接材料,在确保焊缝强度、塑性各项指标与母材匹配,且不低于母材标准,低温韧性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焊接工艺。
b 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和合理的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和焊后加热保温措施,控制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控制焊缝和热影响取得金相组织,保证焊接接头的各项机械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根据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实际情况制定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定位焊及施焊时焊接环境温度5℃以上,湿度不高于80%。
c 尽可能的采用自动焊的焊接方法,避免人为因素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控制焊道的排列和焊缝的成型系数。
d 焊工持证上岗,上岗的焊工事先按焊接种类(埋弧自动焊、CO2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焊)、焊接材料和焊接位置分别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发给合格证书。焊工持证上岗,在不超越合格证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作业。
e 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尽可能的控制和减小变形,减小焊接内应力。 f 严格控制焊材质量,严格控制S、P等杂质含量,提高和稳定焊接接头的各项机械性能指标,避免焊接热裂纹的产生。严格仓储管理,按规定认真对焊材进行烘干、保温。焊接材料由专用仓库储存,按规定烘干、登记领用。当焊剂和焊条当班未用完或超过规定的使用时间时要重新烘干。烘干后的焊条和焊剂在烘干箱内保温,焊条的领用用保温筒,焊条的烘干
- 29 -
次数不超过两次。减小和控制焊缝的扩散氢含量,避免焊接冷裂纹的产生。
g 按规定制作焊接试板进行相应检验,检查相应类型焊缝内在机械性能稳定性。
h 严格执行检验制度,外观检查和超声波探伤等均按规定认真执行,并做好记录,一丝不苟控制焊接质量。进行磁粉和超声波的无损检验的工作人员,保证持有经监理确认有效的二级以上的合格证件,上岗操作。
i 严格控制修补质量,修补次数不超过两次,如确有不合格焊缝的修补次数超过两次时,在报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再行返修。
j 保证焊接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并抽验焊接时的实际电流、电压与设备上的指示是否一致,焊机上的仪表是否完好并在鉴定周期内使用。 4.8.6 试拼装质量控制
试拼装工艺是制造精度和桥位架设精度的联系纽带,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重点工艺。将采取如下措施:
a 试拼装在专用的胎架上进行,胎架有足够的强度,确保试拼装过程中不产生变形;试拼装前对胎架测平,确保试拼装平面度的精度要求;
b 各试拼装杆件处于无应力状态进行,确保试拼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达到试拼装的目的;
c 每次定位下一节间杆件时,均检测平面度、对角线差、节间长度、桁高等项点,确保整体试拼装精度; 4.8.7 涂装质量控制
涂装是保证桥梁钢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措施之一,防腐涂装质量能否得到保障直接关系到钢桥梁的使用寿命长短。通过对以往桥梁防腐涂装质量控制薄弱环节的总结分析,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防腐涂装质量加以控制:
a 严格控制涂装原材料质量,所有油漆及铝材等涂装材料进厂均必须在具有资格的涂料检测中心复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30 -
b 对除锈磨料的材质、大小、形状、配比、硬度等进行优选,通过工艺试验确定合理的喷砂工艺参数,确保除锈质量满足要求;
c 除锈前将构件外露边缘倒圆弧R=2mm,保证边角部位涂层厚度要求;
d 在施工全过程中,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钢板温度等环境因素进行检测,以满足涂装各工序的施工要求;
e 在油漆施工过程中,对高压空气质量、油漆混合、油漆搅拌、油漆熟化、油漆粘度、稀释剂比例、喷嘴压力、枪嘴到工件距离、喷漆角度、预涂以及湿膜厚度等进行巡检,保证每一项都符合要求;
f 涂装前对两种涂层过渡区域进行预涂,保证两种涂层体系过渡区域接缝整齐,涂层厚度达到要求;
g 涂装时采取遮盖等有效方法对现场预留焊缝部位进行保护,避免油漆污染,影响桥位现场焊接质量;
h 高强螺栓孔部位涂装前,先对高强螺栓孔内壁进行预涂,保证孔壁无漏涂,避免孔壁锈蚀物流出污染摩擦面。 4.8.8 质量保证措施
a 材料控制:钢桥制造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来料除必有的材料质量证明书以外,钢材还必须经过复验;焊接与涂装材料为抽样复验,但复验合格才能使用。
b 钢材进厂后为了能清晰的区分材质,必须在钢材端部涂上识别色,Q370qD板涂兰、白各一道,Q345qD板涂红、黄各一道,识别色的线条宽度各为50mm。
c 各零部件的下料,严格按排料图及施工详图进行,并按部件位置依次编写构件油漆号和打上构件钢印号,防止部件过程中的混乱。
- 31 -
d 零部件下料后的余料,要求按上述要求在钢料端部涂上相应的识别色。
e 所用的样板、样杆上写明零部件的材质、规格、数量、孔的规格等,在样板、样杆上按工艺留出加工余量及焊接收缩量。
f 纵、横梁的盖、腹板下料,其应力方向与钢板的轧制方向一致,主桁弦杆号料后在弦杆规定的位置上打上材质、炉罐号代号的钢印。
g 钢零件的矫正按结构形式确定采用冷矫和热矫,冷矫环境温度不低于-12℃,当采用热矫正时温度控制在600~800℃,温度降至室温前不得敲击钢件。
h 板件弯曲采用冷弯工艺时,内侧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板厚的15倍,小于者用热煨,热煨温度控制在900~1000℃,弯曲后的边缘不得产生裂纹。
i 所有板件外露边缘采用精密切割,当其精切质量有困难保证时应采用机加工工艺进行。且磨去边缘的飞刺、挂渣,使断面光滑匀顺。精密切割表面质量允许偏差见4-3:
- 32 -
表4-3
项 目 表面粗糙度 主 要 零 件 次 要 零 件 崩 坑 塌 角 切角面垂直度 气割面垂直度 不允许(注) 1000m长度内允许有一处1.0mm 圆角半径不大于0.5mm ≦0.05t,且不大于2.0mm 不大于板厚的5%,且不大于2mm 注:气割后要加工的边缘,小于2mm的崩坑允许不修补,但对气割后的不再加工的自由边缘,出现崩坑时应按缺陷修补的规定进行修补,并按精切工艺规定修磨和倒棱。工艺特定的手工切割边缘,表面粗糙度达到100,切割面修磨匀顺。(切割面仍需加工的除外)
j 对切割后需机加工的焊接边缘按工艺要求预留加工量。边缘机加工刨(铣)深度不大于3mm,加工面粗糙度见上表,对顶紧面的加工粗糙度不低于12.5,顶紧加工面与板面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且不大于0.3mm。
k 板件焊接边均宜机加工,同时对工型、箱型杆件的腹板按规定进行配钻。
l 焊接坡口按接头形式加工尺寸及允许偏差见表4-4: 表4-4
序号 名称 简 图 接头形式 允许偏差 - 33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港支线大冶湖特大桥桁梁制造安装工艺方案(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