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货币银行学(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再贴现或再贷款等资产业务来操作的。当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时,直接增加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负债方的基础货币就会相应增加。

(4)负债业务: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有货币发行、金融机构存款、政府存款、发行债券等项目,其中,发行货币和金融机构存款构成了基础货币。改变负债业务结构的主要手段是主动发行债券或中央银行票据。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发行或回购中央银行票据,进行滚动操作来调节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货币乘数的主要决定因素有两个:一是通货—存款比率,它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由于它受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居民货币收入、储蓄倾向、社会的支付习惯、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以及对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心理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中央银行难以有效控制该比率。二是准备—存款比率,它指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占全部存款的比重,大小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直接控制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由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自行决定。 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有:(1)居民的经济行为,主要通过通货—存款比率发生作用。当中央银行对定期和活期存款采取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时,居民对储蓄种类的选择影响准备—存款比率,另外其资产选择行为将从分母上同时影响这两个比率。(2)企业的经济行为,企业的经济行为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持币行为影响通货—存款比率;二是企业的理财及其资产组合将影响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三是通过对贷款的影响,进而影响货币乘数。(3)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金融机构行为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金的行为影响准备—存款比率。二是银行的贷款意愿影响存款—准备比率。三是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行为同时影响准备——存款比率与通货—存款比率。(4)政府的经济行为,根据弥补赤字的方式不同,政府的增税、举债以及向央行直接借款这三种措施将从不同角度影响货币乘数。 5.从货币供给模型来看,货币供给是如何决定以及中央银行如何进行调控的? 货币供给基本模型: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是由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主要因素决定。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均成正相关关系。当其他条件不变,基础货币增加或减少时,货币供给

量相应增加或减少;同理,当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乘数变动时,货币供给量也会同方向变动。

中央银行如何进行调控的?答案见上题。 6.货币乘数的主要决定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1)通货—存款比率: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 这一比率的高低反映了居民和企业的持币行为。一般来说,通货—存款比率的变化反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该比率难于有效被中央银行控制。

(2)准备—存款比率:指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占全部存款的比重,大小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该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 7.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1)居民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居民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货币—存款比率发生作用。居民对储蓄种类的选择影响准备—存款比率,另外其资产选择行为将从分母上同时影响这两个比率。

(2)企业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企业的经济行为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持币行为影响通货—存款比率,其原理类同于居民;二是企业的理财及其资产组合将影响企业存款的增减,影响存款的种类结构,进而改变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三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对贷款影响很大,一方面是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决策,另一方面企业的贷款需求变化是存款货币创造的前提,对货币乘数有很大影响。

(3)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金融机构行为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金的行为影响准备—存款比率。二是银行的贷款意愿影响存款—准备比率。三是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行为同时影响准备——存款比率与通货—存款比率。

(4)政府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政府活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弥补财政赤字的三种方式体现的。(1)政府采用增税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2)政府采用举债方式弥补财政赤字(3)政府采用向中央银行直接借款或透支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

第十七章 货币均衡

货币供求平衡/货币均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自主性交易:是指企业机构单位由于自身的利益需要而独立进行的交易。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典型的通货紧缩应该同时具备“两个下降”和“一个伴随”。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社会总供给而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 你是如何理解货币均衡和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关系的?

1.从形式上看,货币均衡是货币领域内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互平衡而导致的一种货币流通状态,但从实质上说,则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种反映。 2.货币均衡与总供求均衡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四边联动关系表明,社会总供给均衡与货币供求均衡密切相关:(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总供给决定了需要多少货币来实现价值,从而引出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是货币供给的决定依据;(3)货币供给形成了货币总需求,成为总需求的载体;(4)总需求对总供给有决定性影响。

什么是国际收支失衡?如何调节?

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不必依靠调节性交易而通过自主性交易就能实现基本平衡,那么就是国际收支平衡;反之,则为失衡。具体的的调节方式有: 1.财政、收入政策

2.调整汇率或利率等要素价格,完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价格机制。 3.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劳工保护、能源保护、环境保护等执法力度。 4.实行更加有效的外汇管理政策,更好满足市场主体对外金融投资的需求,加强外债借用和结汇的管理。

5.加强国际间合作,进行国际借款调节。

内生货币供给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是怎么样的?试画图说明。 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健全的利率机制和发达的金融市场

在内生货币供给条件下,利率与货币供给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与货币需求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在货币市场上,当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了均衡。

当货币供求因各种变化而打破了货币均衡状态时,在市场利率机制的作用下又可以恢复平衡状态。总之,在市场经济中,货币均衡主要是通过利率机制实现的。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经济发展状况 2.经济结构 3.货币性因素 4.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 5.经济周期 6.国际经济环境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构成。

1.经常账户: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实际资源的国际流动。主要包括的子项目有:货物和服务、初次收入(包括职工的报酬和投资收益两类交易)、二次收入(包括政府单方面转移和私人单方面转移)。

2.资本账户:主要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交易。其中,资本转移主要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以及债权债务的减免;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交易则是指非生产性有形资产(土地和地下资产)及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和经销权等)的收买和放弃。

3.金融账户:主要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品及

M Me Me1

Ms 利率决定的货币均衡机制i

Md Md1 Ms1 ie ie1

E E1

员工股票期权和其他投资。

4.储备资产: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直接控制的、实际存在的可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5.净误差与遗漏:国际收支平衡表各个项目的借方余额与贷方余额经常是不相等的,其差额就作为净误差与遗漏。 国际储备规模管理的主要考虑因素。

确定国际储备的规模主要涉及的因素有:1.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

2.进出口规模及其差额;3.汇率制度;4.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和市场效率; 5.国际金融合作状况; 6.国际资本流动状况。 通货膨胀的类型。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给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给量。对于不同成因的通货膨胀,则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治理。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体系对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过度增加,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水平之后引起的价格水平连续上涨。治理对策主要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减少基础货币投放、提高利率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削减政府支出和加税)和增加有效供给。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货币银行学(6)在线全文阅读。

货币银行学(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34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