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量由货币当局决定,而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增强,意愿持有的货币数量(即货币需求)随之上升,利率也会随之走高;反之,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减弱,会导致意愿持有的货币数量下降,利率也会随之走低。
4. 新剑桥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该理论认为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因而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某一时期的储蓄流量S和货币供给的增量,与利率水平正相关;借贷资金的需求则取决于同一时期的投资流量I和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的变化,与利率水平负相关。
5. 新古典综合派的“IS-LM模型”,该理论认为IS-LM模型将市场划分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认为国民经济均衡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出现均衡。该模型在进行利率分析时,加入了国民收入这一重要因素,认为利率是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由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决定。 什么是利率的风险结构?
相同期限的金融资产,可能因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税收风险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利率,亦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具有哪些经济职能?
1.对储蓄的影响: 合理的利率能够增强居民部门的储蓄意 愿,不合理的利率则会削弱其储蓄热情。因此,利率变动会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居民消费和储蓄的相对比重。
2.对投资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当投资项目收益既定时,社会投资规模会与利率的升降反向变化;利率是借贷资本的“价格”,其变动会影响资本流动的方向与规模,从而会对投资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3. 利率与借贷资金供求:资金供给增加会导致利率走低,资金需求增加会导致利率走高。但反过来看,利率的高低也会对资金供求产生影响。就利率对资金需求的影响来看,二者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4. 利率与资产价格:由于资产价格等于该资产未来现金流或收益的贴现,在未来现金流或收益既定的情况下,用来代表贴现率的利率水平越低,该资产的价格也就越高,贴现率或者利率水平越高,资产价格也就越低。
5.利率与社会总供求的调节:利率对社会总供求的调节,主要体现在其对短期内
易于调节的总需求上。利率降低,一方面会增强居民部门的消费动机,另一方面会导致企业投资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总需求的增长。利率水平还会通过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来间接影响到总需求水平。从长期来看,低利率导致的企业投资规模扩张会倾向于增加总供给。
6.利率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作为货币资金的价格,利率水平的高低是否合理,能否真实反映资金的机会成本,其作为价格杠杆能否将资金引入到那些优质高效的企业,将会对实物资源流动和配置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7.利率与金融市场:利率是金融工具定价的基本要素,利率水平合理与否,将直接决定金融工具定价是否合理,以及通过该金融工具导致的资金流动是否合理。 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宏观经济周期对利率的影响:危机阶段,资金需求的急剧增加、借贷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上升;萧条阶段,企业和居民对经济前景缺乏信心再加上政府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使利率不断走低;复苏阶段,消费和投资需求都逐步回升,利率水平逐渐提高;繁荣阶段,生产迅速发展,新企业不断建立,对借贷资金的需求很大,利率水平也会因此而不断上升。
2.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利率的风险结构,相同期限的金融资产,可能因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税收风险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利率,亦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3.影响利率的时间因素: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高低主要取决于金融工具到期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
4.利率管制:政府有关部门或中央银行直接制定利率或规定利率的上下限。
第6章 金融资产与价格
金融工具:经济主体之间签订的金融契约或合同,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工具。 金融风险: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网译)。
(金融资产风险类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道德风险等)
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资产组合规避的,对整个市场都有单向性总体影响的风险。 市盈率:亦称本益比,是股票价格除以每股盈利的比率。公式为:
市盈率?股票市价每股盈利
市净率:市价与每股净资产之间的比值,比值越低意味着风险越低。公式为: 市净率=股票市价/每股净资产
股票: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身份和权益的凭证。
债券: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1、金融资产一般包括五个基本要素:
(1)金融资产的发售人 (2)金融资产的价格 (3) 金融资产的期限 (4)金融资产的收益 (5)金融资产的标价货币 2、金融工具的特征
(1)法律性是金融工具的首要特征。
(2)流动性指金融工具的变现能力或交易对冲能力。 (3)收益性是金融工具给交易者带来的货币或非货币收益。
(4)风险性是金融工具市场价值变化给持有人带来收益与损失的不确定性。
第7章 金融市场与功能结构
金融市场: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作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外汇市场:狭义的外汇市场指的是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包括外汇银行间的交易、中央银行与外汇银行的交易以及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活动,通常被称为外汇批发市场。广义的外汇市场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及客户组成的外汇买卖、经营活动总和,包括上述的外汇批发市场以及银行同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外汇买卖的零售市场。
黄金市场:是专门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交易中心或场所。 金融市场效率的含义:
1、金融市场功能发挥的有效性通常用金融市场效率来衡量。
2、法玛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 3、有效市场有内部和外部之分
4、假设有三种形态: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强式有效市场 5、衡量证券市场是否具有外在效率有两个标志 1、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一)资源配置与转化功能:金融交易灵活地调度资金,充分运用不同性质、不同期限、不同额度的资金,还能转化资金的性质和期限 (二)价格发现功能 (三)风险分散和规避功能
(四)宏观调控传导功能: 一是为货币政策提供了传导路径; 二是财政政策的实施离不开金融市场;三是为政府产业政策的实施创造条件。 2、金融市场的分类:
(一)按交易工具的不同期限划分
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指专门融通1年以内短期资金的场所 资本市场:又称长期金融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有价证券为交易工具进行中长期资金交易的市场。 (二)按不同的交易标的物划分
票据市场、证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三)按交割期限划分
现货市场的交易协议达成后在2个交易日内进行交割
期货市场的交易协议达成后不立即交割,而是约定在某一特定时间后进行交割 (四)按地域划分
地方性、全国性、区域性和国际性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以金融交易发生地之外的他国货币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3、“有效市场假说”的类型、标志、表现形式
类型:有效市场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内部有效市场主要反映投资者买卖证券时所支付的交易费用是否合理;外部有效市场主要考量证券的价格是否迅速的反映出所有与价格有关的信息。
标志:一是价格是否能自由的根据有关信息而变动;二是装圈的有关信息能否充分披露和均匀分布,投资者能否在同一时间内等量等质的信息。
表现形式:一是弱式有效市场,市场价格已充分反映出所有过去历史的证券价格信息;二是半强式有效市场,即价格已充分反映出所有已公开的有关公司营运前景的信息;三是强式有效市场,即价格已充分地反映了所有关于公司营运已公开的或内部未公开的信息。
第8章 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回购协议:证券持有人在卖出一定数量证券的同时,与证券买入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出售方按约定的价格将其出售的证券如数赎回 逆回购协议:即证券的买入方在获得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买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的某一日期由证券的买方按约定的价格再将其购入的证券如数卖回。 可以使闲置资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收益,而回购协议可以使它们获得急需的资金来源
贴现发行:政府以低于国库券面值的价格向投资者发售国库券,到期后按面值偿付。
转贴现:转让给其他商业银行。 再贴现:转让给中央银行。
商业票据:是一种由企业开具,无担保、可流通、期限短的债务性融资本票 中央银行票据: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缩写CD):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流通转让的大额存款凭证
票据发行便利:即银行承诺在确定的时间内(通常是5年)买入票据发行公司连续发行的无法出售给其他投资者的商业票据。 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的作用
票据的贴现直接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转贴现满足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相互融资的需要;再贴现则成为中央银行调节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 货币市场的类型
货币市场就其结构而言,货币市场由同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货币银行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