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三物理全册教案1 - 图文(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生:不会。 小车为什么不会一直运动下去? 针对学生的认生:因为木板对小车有阻力。 知,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学生1、你认为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的距离远近与哪些因素有关? 讨论,小组代表2、各小组代表回答,(要求说出猜想的依据) 回答,教师执笔板书。 教师板书: 斜面坡度 猜想影响小车前进距离S的因素 小车质量 小车起始高度 水平面的阻力 教师:如果要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s和水平面对它的阻力f的关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明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你能设计出一个研究方案吗? 确本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必须让其它因素相同,通过改变水平面的情况(即让小要用到一种常用的方法:控制变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运动),再比较前进的距离s与阻力f的关系。 量法,并把握好。 教师:让其它因素相同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在同一斜面上用同一小车在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学生提出方案,教师演示实验,教师板书 : 斜面的坡度 并指导学生设计研究小车前进的距离 控制的条件 斜面的高度 相同 表格、观察、记录完善表格。 与水平面的阻力的关系 小车的质量 改变的条件 水平面的阻力(不同表面) 3、教师:实验中应观察哪些现象?比较哪些量?你能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吗? 学生设计表格,然后教师在学生展示的表格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板书在黑板上 小车前进距离s与水平面阻力f的关系 (略) 分别实验,学生观察、记录、完善表格。 教师引导分析: a、三种表面谁光滑,阻力最小?从三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到怎样的描述? 引导学生分析回生: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 答问题,层层深 b、若表面更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将怎样? 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 生:更小 前进距离呢? 生:更长 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

生:更慢 d、若表面非常光滑,则小车受到的阻力将非常小,速度减小得将非常慢。“速度 减小得非常慢”是什么意思? 生:速度几乎不变 若表面光滑到f=0,小车会怎样? 生:速度不变 速度减小的程度呢? 教师:比较推理的结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物体表面绝对光滑,物体运动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运动的速度不会减小,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这也是伽利略实验的结论,后来,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进行了合理的推理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一切:指适用于所有物体,即普遍适用。 2、此定律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生: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理解“没有受到外力”不仅指完全不力,还包括所受外力为零 让学生思考讨论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实验结论。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教者可以直接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给出。 教者引导学生分析定律中的关键词,同时理解掌握,进而突出重点。 3、总:没有例外。 4、或:两种情况不同时存在。 5、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物体受力不为零时,将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揭示了力的本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1、当汽车突然启动时,车上的乘客在向后倒;、 2、当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的乘客要向前倾; 3、进球在不停地自转,人往上跳时总是落回原地; 4、骑车的速度太快,来不及刹车会造成交通事故。 你知道这些都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的吗? 生: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这个性质我们平时叫它什么? 生:惯性 师归纳: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保持运动状态不变:运动物体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静止物体 通过以定律的理解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力。 教者直接给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进一步认识物体的性质----惯性。

由于惯性要保持静止状态。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自身因素------质量决定。质量大惯性大,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位置及受力情况毫无关系。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力。 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规律,所以也称为惯性定律,但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即物体不受力或受力平衡力作用,而惯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前者是运动规律,后者是属性。 解释惯性现象的基本步骤: 1、确认研究对象原来的状态, 2、哪个物体(或部分)受何种力而运动状态发生何种改变; 3、哪个物体(或部分)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发生了何种现象。 惯性的利弊:跳远助跑、汽车突然刹车、安斧头、小汽车前排的乘客要带安全带等等。 教 学 反 思 领 导 意 见 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惯性的利弊。 (签名) 年 月 日

中学教师备课教案

授课年班: 授课日期:

教 者 授课内容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分 析 学 生 出 席 编 号 第十二章 第六节 二力平衡 知识与技能: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了解认识二力的平衡;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重 点: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解释物理问题 难 点: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教师视频光盘、木块、带滑轮的长木版、细线、勾码等 准备 学生教材和笔记 准备 教 学 流 程(个 案 补 改) 教法学法设计 复检导入 1、复习提问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思考: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凡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举例说明。 (1)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的粉笔盒 (2)吊着的吊灯 (3)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那为什么生活中的这些物体受力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这节课的学习,探究其原因。 新课 一、 探究:力的平衡 1、实验: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 2、提问: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为什么?(因为只受重力的作用) 3、思考:那为什么现在没有落地,而是静止?请画出受力示意图(1)。 4、讨论:因为除了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还受竖直向上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受力一样,所以书包静止。 同样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和阻力,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有受力一样,所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实际物体往往同时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结论: 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问题: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 举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问题: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1) 猜想:二力平衡需具备什么条件? (可能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2) 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 (3) 提示:研究一个因素对二力平衡的影响,要控制其他条件不便,既“控制变量法”。 (4) 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A、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观察现象。(此时小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B、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不同的勾码,使木块受到的力大小不等,观察现象。(小车象勾码多的一端加速运动) C、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将线移到一端,使木块受到两力方向相同。 D、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转动木块,使木块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根据实验请同学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5) 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例题:重力为6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多大? A、 确定研究对象:木块 B、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G),支持力(N) C、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为平衡状态:静止---平衡状态 D、 分析物体所受力的关系:二力平衡 E、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N= G=6N 方向:竖直向上 练习: (1) 看课本图12—6—2,吊在空中静止不动的灯,若电线的拉力为2N,则灯重力是多少N? (2) 看课本图12—6—4,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落,若伞和人总重500N,则他们说受的阻力是多少N? (3)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若向前的牵引力是1000N,则

阻力是多少N?方向如何? 此时汽车只受这两个力吗?是“二力平衡”吗? 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第5题。 判断: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总结: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则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有两种情况: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也可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拓展:“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六、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3、4题。 一课三练:基础练习。 七、板书设计: -、力的平衡: 1、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教 学 反 思 领 导 意 见 (签名) 年 月 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初三物理全册教案1 - 图文(8)在线全文阅读。

初三物理全册教案1 - 图文(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929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