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4)图13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_____。 8.下面是小丽在测量一块矿石密度时的主要步骤。 (1)下面的操作有哪些是必要的,请你把必要的操作按正确的顺序将序号排列出来: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量筒的质量为200g B.向量筒中倒进一些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15 cm3 C.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28g D.将矿石浸没在量筒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25 cm3 E . 将必要的数据填入下表中,利用相应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 (2)请你把必要的物理量和数据填入下表中,并求出矿石的密度: 物理量 矿石的 密度kg/m3 数 据 9、需要100克的酒精, 不用天平, 只用量筒应量出酒精的体积是 厘米3 。( 酒精密度为800千克/米3 ) 10. 小雄学会了测量铁块的密度后,他问老师: “能不能测量出冰糖块的密度呢?”老师说:“我相信你一定能探究出来!”于是老师给了小雄下列仪器和材料:①天平(配有砝码),②量筒,③水,④细线,⑤面粉,⑥白纸,⑦保鲜薄膜,⑧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冰糖.请你想想,如何选用上述器材,设计出一个最佳的测量方案(只需简单写出实验操作步骤). 二.本节收获 五、作业。课后习题。 教 学 反 思 领 导 意 见 (签名) 年 月 日
中学教师备课教案
教 者 授课内容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分 析 学 生 出 席 授课年班: 授课日期:2010年
编 号 第十一章 第五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2) 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知识与技能:(1)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重 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 难 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师需要的典型习题, 准备 学生复习密度的相关知识。 准备 教 学 流 程(个 案 补 改) 一、复检导入。 1、密度与什么无关?单位有哪些?国际单位是什么? 2、怎样测量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3、密度受什么影响?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引用,本节课留来学习一下。 二、新课。 1、密度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2、密度受温度影响。气态物质受温度影响最大,液体次之,固态物质受温度影响小。 3、理解风的形成。 4、水的反膨胀性。在4℃以下,温度降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在4℃时密度最大,温度在4℃以上,温度升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5、应用:解释自来水管冻裂的原因。 6、密度与物质鉴别。 a、计算密度鉴别物质。 b、通过气味、颜色、透明度等鉴别。 三、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四、小结。 教法学法设计 复习中注意学生易混问题。 讲解时,采用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练习时,强调分析题时,要把握是体积不变还是质量不变,确定之后利用密度公
五、作业。 1、物理与我们生活联系紧密,物理就在身边,请你列举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事例不少于3个。(开放性题目) ① ; ② ; ③ 。 2、空气因受热体积 ,密度变 而 。热空气 后,温度较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 ,人类很早就学会利用 了,例如可以用来 、 、磨面、推动帆船和滑翔机,近代风力的大规模应用主要在 上。 3、由于水的 ,在严寒的冬天,河面封冻,较深的河底水却保持 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 4、收购员以马铃薯为原料制作淀粉,在选购马铃薯时,需测出马铃薯的密度,从而根据表格确定马铃薯的含淀粉量和收购价。 马铃薯的密度(g/cm3) 1.08 含淀粉量(百分率) 收购价(元/千克) 14 0.40 1.10 18 0.44 1.12 22.5 0.50 1.14 26.5 0.60 1.15 29 0.80 式计算。 作业抄写之后写在作业本上。 (1)根据上表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马铃薯的质量可用 测出,体积可用 法测出,密度根据公式 求出。 5、一个瓶子最多能盛2kg水或1.6kg的某种液体,你能计算出瓶子的容积为 m3,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6、右图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观察这个图象,可以得知,水在 时的密度最大. 7、实验:将水、食用油、熔化的蜡烛、洗发精分别装满四个相同的小玻璃杯,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内,待它们全部凝固后取出,观察体积的变化,结果发现:只有水结冰后表面向外鼓出来,其余液体降温后表面向内部凹陷进去。 交流:(1)除了 以外,一般的液体凝固后体积都要 。 (2)一般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分子间的距离要变 。 (3)一般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要变 。 8、一种物质的体积由650cm3增大到950cm3,它的质量增加了2.67kg,则它的密度为 kg/m3 9、当一铝条升温后,下列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质量 B密度 C体积 D以上三个都变 10、飞机设计师为减小飞机的质量,将一铁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 ( ) (ρ铁=7.9*10 kg/m3ρ3 铝=2.7*10kg/m) 33A、 138kg B、104kg C、54kg D、35.5kg 11、两个杯子分别盛有浓盐水和纯水,不能用嘴品尝,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设计两种区分开它们的方法: 12、我国有4亿人需佩戴近视镜或远视镜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 透光量 密性能 2)一铜合金镜价的质量为2*10kg,若以钛合金代替质量是多少? 教 学 通过这两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生活中密度运用的问题,从而增强了求知欲。 反 思 领 导 意 见 (签名) 年 月 日 -2树脂镜片 92% 度1.3*10 较耐磨损 -3 3玻璃镜片 91% 2.5*10 耐磨损 3铜合金 / 8.0*10 较耐腐蚀 3钛合金 / 4.5*10 耐腐蚀 3(kg/m3) 1)求一块体积为4*10m3的玻璃镜片的质量?
中学教师备课教案
授课年班: 授课日期:2010年 教 者 授课内容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分 析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学 生 出 席 编 号 第十一章 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复习 知识与技能:系统掌握本单元基础知识,熟练应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掌握量筒和天平的使用规则,熟练测量体积和质量,掌握测量小石块和盐水密度的步骤。 过程与方法:通过幻灯片出示单元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记忆以综合训练达到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重 点:质量、密度的单位换算和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的掌握和理解。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 难 点:质量、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和水的反膨胀性。 课件 教材和笔记 教 学 流 程(个 案 补 改) 一、基础知识复习。 二、综合训练。 教法学法设计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先出示问题,一、填空题 学生看问题回1. 1 mL=__ ____cm3 0.5 cm3=____ __m3 忆,记不准的看330.05 t=___ _kg 2.7 g/cm=__ __kg/m 书再记,然后逐332.有一实心铜块的密度是8.9×10 kg/m,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 一回答,教师点 _____ _ 若将它截成大小相同的两块,每一块的密度是___ _kg/m3. 拨强调重点难点3.若用横梁没有调平衡,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的托盘天平称量问题。 物体的质量,则称得的结果_ 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___ _. 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___ _和__ __. 综合训练学5.密度是__ __的一种特性,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我们可生独立完成后,以根据密度来__ __物质.如密度是2.7×103 kg/m3的金属是___ 教师讲评,指出 ___,而密度是7.9×103 kg/m3的物质是___ ___ . 注意的问题。 6.地球质量是6.0×1021 t,一个苹果的质量是150 g,地球的质量是一个苹果质量的_ ___倍;一个米粒的直径大约是1 mm,分子的直径大约是0.4 nm,米粒直径是分子直径的__ __倍. 7.用天平称得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25.5 g,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盐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初三物理全册教案1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