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 变。 (3)小结
无论是循环经济还是低碳经济,其本质内涵是相同的,其典型特 7
征是共同的,即“节能与减排”;其发展目标是共同的,即实现“人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其衡量标准是共同的,即“低投入、低能 耗、低排放、高效益”。循环经济集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于一身,循 环利用的同时也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过程,因此,它应该是实现低 碳经济的主要环节。只不过二者在定义来源、侧重内容、应用背景等 几个方面有所不同。循环经济起源于日本与德国的“垃圾经济模式”, 强调的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低碳经济起源于欧美等国,重视全球气候 变化的研究。因此,二者从本质上是没有多少区别的,均是世界面临 共同挑战、为了共同目标而需求的新的经济模式的不同称谓而已。
为便于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眭,有的专家学者建议相关政府部门 统一使用“循环经济”提法,以使政策更加集中,地方执行部门和公 众也易于接受。当然,从城市的区域化管理角度讲,低碳城市目前已 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重点,很多国际大都市把发展低碳城市作为 目标,低碳城市既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发展循环经济最终也 是要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 是要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教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 以可延续发展循环经济为重要手段,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城市管理者的 追求目标。
二、发展中国牢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1、中国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建设
(1)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①循环经济概念在我国发展的第一阶段
与发达国家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开始发展循环经济不同,我国发 展循环经济有着自己的背景。我国在 2 0世纪
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
废弃物的综合回收与利用。当时大中城市政府内都设有“三废办公 8
室”,负责废气、废水、废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进行废弃物综合回 收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物资供应短缺,消费品匮乏。那时人们的生活极 其简朴,很少浪费资源,直到 20世纪
30年代,在穿着方面我们还倡
导“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可以说,那时循环经济在 中国已经存在,直接目的是解决资源匮乏问题,这也是中国学术届和 领导层很多人士认为循环经济的目标主要是解头资源短缺问题的原 因之一。
1998年德国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概念被引入中国,并 被我国学者科学地引申翻译成“循环经济”,使得循环经济取代废弃 物综合回收利用在中国传播开来。但是对循环经济的物质内容、循环 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关系,以及循环经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认识还是 不够全面,直到
2002年才有了比较充分一致的认识。
②循环经济概念在我国发展的第二阶段 以江泽民同志 2002年 l
0月
16日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
国大会上的讲话为标志,循环经济首次进入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层 面。之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多次在相关讲话中强调发展 循环经济,2003—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中都把发展循环 经济提到了重要位置。 2005年
6月,国务宪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推出了第一批试点单位,并出台了 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 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各省市“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将发展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福建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