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管前,油缸总成、液压站及液控系统设备已正确就位,将所有的管夹基础埋件固定完好。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配管和弯管,管路凑合段长度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管路布置应尽量减少阻力,布局应清晰合理,排列整齐。
预安装合适后,拆下管路,正式焊接好管接头或法兰,清除管路的氧化皮和焊渣,并对管路进行酸洗、中和、干燥及钝化处理。
液压管路系统安装完毕后,应使用冲洗泵进行油液循环冲洗。循环冲洗时管事系统与液压缸、阀组、泵组隔离(或短接),循环冲洗流速应大于5m/s。循环冲洗后,最终应使管路系统的清洁度达到表2所列标准。
表2 管路系统及油液的清洁度
标准 ISO/DTS 4406 NAS 1638 SAE 749D 一般系统 18/15 9 6 比例系统 16/12 7 4 伺服系统 15/12 6 3 管材下料应采用锯割方法,不锈钢管的焊接应采用氩弧焊,弯管应使用专用弯管机,采用冷弯加工。
高压弯管的安装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其长度、弯曲半径、接头方向和位置均应正确。
(5)、液压系统用油牌号应符合施工图纸和说明书的要求。油液在注入系统以前必须经过过滤后使其清洁度达到表2所列标准。其成分经化验符合相关标准。
(6)、液压站油箱在安装前必须检查其清洁度,并符合制造厂家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所有的压力表、压力控制器、压力变送器等均必须校验准确。
(7)、液压启闭机电气控制及检测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施工图纸和制造厂技术说明书的规定。电缆安装应排列整齐。全部电气设备应可靠接地。 5.2.5.2液压启闭机的试运转
液压启闭机安装完毕后,应会同监理人进行以下项目的试验。
(1)、对液压系统进行耐压试验。液压管路试验压力:P额≤16Mpa时,P试=1.5P额;
23
P额>16Mpa时,P试=1.25额。其余试验压力分别按各种设计工况选定。在各试验压力下保压10min检查压力变化和管路系统漏油、渗油情况,整定好各溢流阀的溢流压力。
(2)、检查泵组,阀组及电气操作系统的正确性,检测油缸启动压力和系统阻力、活塞杆运动应无爬行现象。
(3)、在活塞杆吊头与闸门连接而闸门不承受水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启门和闭门工况的全行程往复动作试验三次,整定和调整好闸门开度传感器、行程极限开关及电、液元件的设定值,检测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和油压的数据及全行程启、闭的运行时间。
(4)、在闸门随水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液压启闭机额定负荷下的启闭运行试验。检测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和系统压力及全行程启闭的运行时间:检查启闭过程应无超常振动。启停应无剧烈冲击现象。
(5)、电气控制设备应先进行模拟动作试验正确后,再作联机试验。 (6)、安装试验完成后填写验收记录并报监理验收。 5.2.6、液压热油设备的安装 5.2.6.1安装技术措施:
液压热油设备的液压站及液控系统、电气系统、管道和基础埋件等,应按图纸和制造厂技术说明书进行安装、调试和试运转。
液压热油设备支承架的安装偏差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若施工图纸位无规定时,液压热油设备支承架的中心点坐标偏差不大于±5mm;高程偏差不大于±10mm。
安装前应对液压热油设备总成进行外观检查,并对照制造厂技术说明书的规定时限,确定时否应进行解体清洗。如因超期存放,经检查需解体清洗时,应将解体清洗方案报关监理人批准后进行。现场解体清洗必须在制造厂技术服务人员的全面指导下进行。
应严格按照下列步骤和要求进行管路的配置和安装:
A、管前,油缸总成、液压站及液控系统设备已正确就位,所有的管夹基础埋件完好。 B、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配管和弯管,管路凑合段长度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管路布置应尽量减少阻力,布局应清晰合理,排列整齐。
24
C、预安装合适后,拆下管路,正式焊接好管接头或法兰,清除管路的氧化皮和焊渣,并对管路进行酸洗、中和、干燥及钝化处理。
D、液压管路系统安装完毕后,应使用冲洗泵进行油液循环冲洗。循环冲洗时管事系统与液压缸、阀组、泵组隔离(或短接),循环冲洗流速应大于5m/s。循环冲洗后,最终应使管路系统的清洁度达到目的表2所列标准。
E、管材下料应采用锯割方法,不锈钢管的焊接应采用氩弧焊,弯管应使用专用弯管机,采用冷弯加工。
F、高压弯管的安装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其长度、弯曲半径、接头方向和位置均应正确。
液压系统用油牌号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油液在注入系统以前必须经过过滤后使其清洁度达到表2所列标准。其成分经化验符合相关标准。
液压站油箱在安装前必须检查其清洁度,并符合制造厂家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所有的压力表、压力控制器、压力变送器等均必须校验准确。
液压启闭机电气控制及检测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施工图纸和制造厂技术说明书的规定。电缆安装应排列整齐。全部电气设备应可靠接地。 5.2.6.2液压热油设备的试运转
液压热油设备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验:
对液压系统进行耐压试验。其余试验压力分别按各种设计工况选定。在各试验压力下保压10min检查压力变化和管路系统漏油、渗油情况,整定好各溢流阀的溢流压力。油箱进出口油温应满注设计要求。电气控制设备应先进行模拟动作试验正确后,再作联机试验。
安装试验完成后填写验收记录并报监理验收。 5.2.7、机械自动抓梁的安装
机械自动抓梁交验后整体运输和安装,安装时按图纸要求与启闭机的吊杆连接,开动启闭机空载运行,抓梁与埋件无卡阻现象,试验机械自动抓梁自动抓取检修闸门的实际的情况,并进行调整使抓梁抓取检修门自如,上下运行三次交监理验收。
25
5.2.8、补漆
埋件和启闭机及闸门在安装完成后,各别地方点焊和焊接处,应进行补漆处理,达到标准要求,闸门补漆后待干燥后打砼配重块到图纸中的规定要求。金属结构全部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后重新喷一道面漆。
6.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金属结构设备制造质量,实现全优工程依据合同条款及安装技术条件,结合我厂ISO9001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规定,提出如下保证措施。 6.1安装前质量控制措施
(1)设备安装前技术、工艺、检验文件的制定;材料及标准件采购计划;外协件的协作计划;生产进度安排计划等,都必须严格控制文件编制内容的完整性、正确性,都必须符合招标文件、合同条款及技术文件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文件下达前,须经厂工程师严格审查、批准后,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下达实施。
(2)设备安装所使用的钢卷尺、(万分之一精度)经纬仪、(J2)型水准仪、(S2)超声波等量具及用具都必须严格执行《计量管理制度》,作到定期由法定计量师予以检定,决不超期使用,确保工程中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3)设备安装所投入的设备都必须处于良好的状态,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确保零部件加工精度符合设计要求,否则,不准投入使用。
(4)设备安装所投入的电焊工、电工、无损检测工、防腐涂装工必须持证上岗。其中,一、二类焊缝焊接必须持有效期劳动人事部门签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合格证书或水利部签发的水工钢结构焊工考试合格证。
(5)设备安装前,由工程师协调设计单位向参加安装造的主要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案、组织方法、质量检测标准等,使全体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6.2 外购金属材料、焊接材料、涂料、标准件、外协件的质量控制措施
(1)上述外购材料及外购件的供货方的选择与评定严格按我厂《物资采购程序文件》
26
的规定执行,并认真按A、B、C三类物资标准择优选择供货厂家。
(2)上述外购材料及外购件在接受监理抽验后方可投入使用。
(3)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都必须满足施工图纸及有关标准规定。物资进厂后由采购人员通知检验部门进行复验,查检有关出厂证明资料。如无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或标号不清、数据不全等,由厂检验部重新做试验,试验合格并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使用。
(4)焊条、焊丝及其焊剂的代号必须符合国标规定及施工图样规定,无质量合格证的不得投入使用。
(5)螺栓规格材料强度等级制孔连接等均要符合规范国标及施工详图的规定。 6.3 安装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
(1)闸门安装必须按发包人提供的施工图纸、技术要求说明书、设计修改通知单进行。如有修改,应取得工程设计单位书面同意,对修改内容应做详细记录,并作为制造竣工图纸的依据。
(2)安装过程严格按工艺流程和焊接工艺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不理想的工艺进行修正。
(3)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执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及《产品质量检验程序》,在实际操作中按《工艺纪律考核细则》严格要求。质量检查按《三检制度》执行,即自检、专检、终检。做到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不转下道工序;零件、部件质量不合格不入库、不装配;产品质量不合格不出厂不交验。 6. 4 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1)认真做好焊接工艺评定、应根据施工图的结构特点及质量要求编制焊接工艺规程,对尚未验证一、二类焊缝的焊接工艺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拟定好焊接工艺指导书,制备施焊试件并施焊,检验试件试样,测定焊接接头是否具有所要求的使用性能。根据检测结果,由焊接主任工程师填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作出综合结论,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文件才能用于实际焊接。否则严禁在构件本体上施焊。
2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金属结构安装施工方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