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二十八讲[4课时]通论:副词+ 介词、连词+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左傳宣公二年) 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左傳宣公二年)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論語·季氏)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孟子·梁惠王上) 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莊子·胠篋)

“則”字又常常用於緊縮句,但是這種緊縮句也正是條件複句的緊縮。例如: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 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告子上)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 獻圖則地削,效璽則名卑。(韓非子·五蠹)

有時候沒有用“則”字,從句子的意思上也可以看出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例如:

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論語·季氏)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胠篋) 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但是沒有用“則”字的緊縮句不一定都是條件複句的緊縮。可能是因果關係,例如“肉腐出蟲,魚枯生蠹”(荀子·勸學);也可能是時間修飾,例如“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黨》)。我們閱讀古書時應該細心分辨。 有時候,“則”字所連接的兩項並不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只是第二件事情的出現,不是第一件事情的施事者所預期到的,這時候也用“則”字。在這種情況下,“則”字不能譯作“就”或“便”,而是含有“原來已經”的口氣。例如:

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論語·微子)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孟子·公孫丑上)

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現代漢語沒有和這種用法相當的連詞。 “則”字又可以用在意思相對待的並列的分句裏,以表示一種對比。例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告子下) 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在這種情況下,“則”字前面的詞語有時候是表示時間修飾。例如:

鄒魯之臣,生則不得事養,死則不得飯含。(戰國策·趙策) 是故無事則國富,有事則兵強,此之謂王資。(韓非子·五蠹)

- 31 -

(4)然而,然則,雖然

在古代漢語裏,“然”和“而”,“然”和“則”,“雖”和“然”常常連用,成為“然而”,“然則”,“雖然”這幾種形式;其中“然”字是指示代詞,“而”,“則”,“雖”才是真正的連詞。我們在閱讀古書的時候,應當把它們當中的兩個成份分開來理解。 “然而”中的“然”字表示“如此”。“然而”實際上等於說“如此,可是??”例如: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孫丑上)

“然則”中的“然”字也是表示“如此”。“然則”實際上等於說“如此,就??”例如:

對曰:“……臣實不才,又誰敢怨?”王曰:“然則德我乎?”(左傳成公三年)

魯仲連曰:“然梁之比于秦若僕耶?”辛垣衍曰:“然。”魯仲連曰:“然則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戰國策·趙策)

現代漢語用“雖然”的地方,上古漢語只用一個“雖”字。古代“雖”字和“然”字也是常常連用,但是“然”字還有實在意義,“雖然”實際上應作“雖然如此”講。例如:

對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無怨無德,不知所報。”王曰:“雖然,必告不穀。”(左傳成公三年) 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莊子·養生主)

- 32 -

句首句中語氣詞;詞頭,詞尾

(一)句首句中語氣詞

語氣詞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虛詞,它們的位置在句首或句中,同樣地能起表示語氣的作用。關於句尾語氣詞,我們在前面幾節通論講判斷句、敘述句和疑問句的時候,已經大略地談過了。現在再談句首句中語氣詞。在這里我們著重討論“夫”“其”“唯”三個字。

(1)夫

“夫”(fú)字用於句首,表示要發議論。它是從指示代詞“夫”字發展來的,已經變成了純粹的語氣詞,不能再解作“這個”或“那個”。現代漢語裏沒有適當的虛詞可以和它對譯。下面是用句首語氣詞“夫”字的例子: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呂氏春秋·察傳)

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列禦寇)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且夫”“故夫”“今夫”略等於說“且”“故”“今”,但是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發議論。例如: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莊子·逍遙遊) 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論語·季氏) “若夫”則等於“至於”:

此雖免於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莊子·逍遙遊)

(2)其

語氣詞“其”字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語氣。在陳述句或疑問句裏,它表示“大概”“恐怕”等意思;在祈使句裏,它就簡單地表示委婉的語氣,略等於現代漢語句末語氣詞“吧”字或“啊”字所表示的委婉語氣。例如:

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 (我們恐怕已經變為夷狄了吧!)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孟子·梁惠王上) (那麼齊國大概差不多了吧!) 吾其還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我還是回去吧。)

- 33 -

其是之謂乎?(左傳隱公元年)(大概是說這個吧?)

其我之謂矣!(左傳宣公二年) (大概就是說我了吧!) (以上是陳述句和疑問句。) 君其問諸水濱。(左傳僖公四年) (您還是向水濱追問吧。)

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左傳隱公三年) (您可别廢棄了先君的事業啊!) (以上是祈使句。)

“其”字又可加重反問的語氣。例如:

一之謂甚,其可再乎?(左傳僖公五年) 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左傳僖公十年) 其誰曰不然?(左傳隱公元年) 其誰不知?(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 其何傷於日月乎?(論語·子張)

這種加重反問語氣的“其”字,往往用在疑問代詞的前面。

(3)惟(唯、維)

“惟”字用在句子的開頭,是古人所謂的發語詞。在記敘文中,“惟”往往用在全文的開始,引出年月日。例如:

惟十有三年春,大會于孟津。(尚書·泰誓上) 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尚書·洪范)(祀:年)

“唯”字用作句首語氣詞時,有時是表示希望。例如: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左傳僖公三十年) (希望您考慮考慮這個。) 唯荊卿留意焉。(戰國策·燕策) (希望您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唯”字用於句首又可以幫助判斷語氣。例如《左傳僖公四年》:“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惟”“維”用於句中,也是幫助判斷語氣。例如: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傳僖公五年) 髧彼兩髦,實維我儀。(詩經·鄘風·柏舟) 厥土惟白壤。(尚書·禹貢)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偽古文尚書·五子之歌)

除了上述的“夫”“其”“惟(唯、維)”等外,還有許多句首句中語氣詞。例如“爾有母遺,繄

- 34 -

我獨無”(左傳隱公元年),“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左傳僖公五年),這個“繄”字也是句首句中語氣詞。這些都不一一列舉了。

(二) 詞頭,詞尾

詞頭、詞尾不是一個詞,它們只是詞的構成部分,其本身沒有詞彙意義,只表示詞性。有些詞頭也不專門表示一種詞性。在那種情況下,就真正是有音無義了。

(甲)關於詞頭,我們只講“有”“其”“言”“于”“薄”五字。 (1)有

“有”字作為詞頭,用於專名的前面。常見的有上古時代的朝代名、國名、部族名等。例如:

我不可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尚書·召誥) 上及有虞,下及五伯。(莊子·大宗師) 禹攻有扈。(莊子·人間世)

鯀納有莘氏女,生禹。(史記·夏本紀)

“有”字又用於某些名詞的前面。例如: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論語·為政)

孔甲擾於有帝。(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孔甲”,夏王;“擾”,順;“帝”,上帝。)

“有”字又用於某些形容詞的前面。例如: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詩經·邶風·擊鼓) (“有忡”,等於忡忡,心中不寧的樣子。) 有洸有潰。(詩經·邶風·穀風) (“有洸有潰”等於洸洸潰潰,形容水激怒潰決的樣子。)

“有”字還有一種特别的用途,在這里順便講一講,就是“有”字嵌入數目字的中間,表示整數和零數的關係。在上古時代,“十五”也常說成“十有五”,“三百六十六”也常說成“三百六十有六”。例如: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 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論語·鄉黨) 舜相堯二十有八載。(孟子·萬章上)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書經·堯典) (“期”jī,一周年。)

- 3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二十八讲[4课时]通论:副词+ 介词、连词+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7)在线全文阅读。

第二十八讲[4课时]通论:副词+ 介词、连词+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8324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