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二十八讲[4课时]通论:副词+ 介词、连词+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67)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孟子?公孫丑上》) (68)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孟子?梁惠王上》) (69)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論語?子罕》)

(70)虢公驕,若驟得勝於我,必棄其民。(《左傳?莊公二十七年》)

(71)(李)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十里。(《史記?李將軍列傳》)

(72)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呂氏春秋?察今》) (73)盜賊凶荒,九州代作,饑饉暴至,軍旅卒發。(《後漢書?仲長統傳》)

(74)夫天子之所嘗敬,衆庶之所嘗寵,死而死耳,賤人安宜得如此而頓辱之哉!(《漢書?賈誼傳》)

七、語氣副詞

語氣副詞可分爲四類:(一)表示肯定和強調語氣;(二)表示測度語氣;(三)表示反問語氣;(四)表示祈使語氣。

(一)表示肯定和強調語氣

表示肯定語氣的副詞可翻譯成“確實”“真”“果真”“的確”“究竟”等。常見的有“即”“乃”“繄”“則”“伊”“誠”“真”“實”“信”“情”“必”“定”

“果”“固”“良”“務”“允”“審”“洵”“壹(一)”等。例如:

(1)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詩經?小雅?蓼莪》) (2)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左傳?僖公五年》) (3)是乃仁術也。(《孟子?梁惠王上》) (4)梁父即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5)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荀子?勸學》) (6)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孟子?公孫丑上》)

(7)已而武安聞魏其、灌夫實怒不予田,亦怒。(《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8)唯北狄爲不然,真中國之堅敵也。(《漢書?匈奴傳》)

(9)良無異器,當共澡者,其祝曰:“人相愛,狗相齧。(”《風俗通?佚文》) (10)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異於人乎?(《孟子?離婁下》)

- 16 -

(11)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12)臣北方之鄙人也,聞大王將攻宋,信有之乎?(《呂氏春秋?愛類》) (13)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莊子?應帝王》)按:情,猶“實”也。

(14)許玄度送母始出都,人問劉尹:“玄度定稱所聞不?”劉曰:“才情過於所聞。(”《世說新語?賞譽》) (15)君子之事君也,務引其君以當道。(《孟子?告子下》) (16)卜云其吉,終然允臧。(《詩經?鄘風?定之方中》) (17)自牧歸荑,洵美且異。(《詩經?邶風?靜女》) (18)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禮記?檀弓下》) (19)老古振衣而起曰:“一不意人君如此也!(”《新序?雜事》)

表示強調語氣的副詞有“唯(惟、維)”、“職”“繄”“伊”“羌”“謇”等。“職”“繄”“伊”“羌”“謇”一般出現在句首,“唯(惟、維)”則沒有限制。例如:

(20)萬民惟正之供。(《尚書?無逸》)——此句意思是:老百姓只交納正常的賦稅。 (21)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尚書?洪范》) (22)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詩經?鄭風?狡童》)

(23)雞鳴而駕,塞井夷竈,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

(24)今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蓋言語漏泄,則職女(rǔ)之由。(《左傳?襄公十四年》) (25)爾有母遺,繄我獨無!(《左傳?隱公元年》) (26)有皇上帝,伊誰云憎?(《詩經?小雅?正月》)

(27)性命之情,或夭或壽,或仁或鄙,習聞其號,未燭厥理。伊欲風流而令行,刑輕而姦改。(《漢書?董仲舒傳》) (28)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楚辭?離騷》) (29)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楚辭?離騷》)

(二)表示測度和估量語氣

表示測度語氣的副詞常見的有“其”“蓋”“殆”“庶”“容”“得無”“無乃”“意”“意者”“大抵”“大率”“率”等,可翻譯成“大概”“可能”“也許”“或許”。表示估量語氣的副詞有“如”“若”“似”等,可以翻譯成“好像”“彷佛”“似乎”。例如:

(30)城上有烏,齊師其遁。(《左傳?襄公十八年》)

- 17 -

(31)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孟子?滕文公上》)

(32)國不忌君,君不顧親,能無卑乎?殆其失國。(《左傳?昭公十一年》) (33)君姑修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於難。(《左傳?桓公六年》) (34)求之密邇,容或未盡。(《後漢書?朱浮傳》) (35)跖得無逆汝意若前乎?(《莊子?盜跖》)

(36)魯未若商周,而改其常,無乃不可乎?(《國語?魯語上》) (37)孔子曰:“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遜與,色不順與?”(《荀子?子道》) (38)《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爲也。(《史記?太史公自序》) (39)大率十裏一亭,亭有長。(《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40)丞相如有驕主色。(《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41)意氣勤勤懇懇,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42)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論語?鄉黨》)

(三)表示反問語氣

表示反問語氣的副詞可以翻譯成“哪里”“怎麽”“難道”。常見的有“豈(其)”“詎(巨、鉅、渠)”“寧”“庸”,此外“焉”“安”“烏”“何”“奚”“曷”“惡”等出現在反問句中,沒有疑問稱代作用,祇表示反問語氣,也是表示反問語氣的語氣副詞。例如:

(43)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左傳?僖公五年》)

(44)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左傳?隱公十一年》) (45)沛公不先破關中兵,公巨能入乎?(《漢書?高帝紀》) (46)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 (47)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莊子?大宗師》) (48)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論語?子路》)

(49)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哉!(《史記?平准書》) (50)士患不勇耳,奚患於不能?(《呂氏春秋?忠廉》) (51)爾幼,惡識國?(《左傳?昭公十六年》)

- 18 -

(52)烏能與齊懸衡?(《戰國策?秦策三》) (5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54)割雞焉用牛刀?(《論語?陽貨》)

(四)表示祈使語氣

表示祈使語氣的副詞可翻譯爲“應該”“要”“希望”等,或根據上下文靈活翻譯。常見的有“其”“尚”“式”“唯(惟)”。例如:

(55)周公曰:“嗚呼!嗣王其鑒於茲!(”《尚書?無逸》) (56)穆叔曰:“趙孟欲一獻,子其從之!(”《左傳?昭公元年》) (57)爾尚輔予一人,致天之罰。(《尚書?湯誓》)

(58)雖無旨酒,式飲庶幾。雖無嘉肴,式食庶幾。雖無德與女,式歌且舞。(《詩經?小雅?車舝(xiá)》) (59)穆姬聞晉侯將至,……且告曰:“上天降災,使我兩君匪以玉帛相見,而以興戎。若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唯君裁之!(”《左傳?僖公十五年》)

八、謙敬副詞

謙敬副詞是表示自謙和尊敬說話對象的副詞。 (一)表示自謙

表示自謙的副詞有“敢”“竊”“忝”“叨”“伏”“猥”“謹”“恭”“敬”“愚”“謬”等,其中“敢”是“冒昧”的意思,“竊”是“私自”的意思,“忝”“叨”是“忝辱”的意思,“猥”“伏”“愚”是“卑賤”“愚蠢”的意思,“恭”“敬”“謹”是“恭敬”的意思。例如:

(1)敢問何謂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

(2)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臣忝當大任,義在安國。(《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 (4)他日趨庭,叨陪鯉對。(王勃《滕王閣序》)

(5)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李密《陳情表》) (6)臣謬蒙詮任,忝廁顯列。(《宋書?裴松之傳》) (7)攝官承乏,猥廁朝列。(潘嶽《秋興賦》)

(8)天子爲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9)敢竭鄙誠,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王勃《滕王閣序》)

- 19 -

(二)表示尊敬

表示尊敬的副詞有“幸”“請”“蒙”“辱”“惠”“垂”等,其中“幸”是“榮幸”“僥倖”的意思,“請”是“請允許”的意思,“蒙”是“承蒙”的意思,“辱”是“屈辱”“屈尊”的意思,“惠”是“施恩惠”的意思,“垂”是“俯就”“屈尊”的意思。例如:

(10)曩者先生有緒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謂,竊待於下風,幸聞咳唾之音。(《莊子?漁父》) (11)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左傳?僖公四年》) (12)過蒙拔擢……豈敢盤桓?(李密《陳情表》) (13)請訴之,願丈人垂聽。(馬中錫《中山狼傳》) (14)顔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論語?顔淵》)

思考與練習:

一、古代漢語副詞可以分為幾類?

二、古代漢語的否定副詞有哪些?它們在用法上有什麽差異? 三、古代漢語的範圍副詞可以分為幾類?每類都有哪些詞? 四、什麽是情狀副詞?古代漢語的情狀副詞可以分多少類? 五、選擇適當的語氣副詞填入下列句子的()中 (1)王送知罃曰:“子()怨我乎?” (5)子()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2)卿()為劉備刺客邪? (6)昭王之不復,君()問諸水濱! (3)師勞力竭,遠主備之,()不可乎? (7)()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4)雖有臺池鳥獸,()能獨樂哉? (8)吾嘗一見子於路,()君之子也。 (9)吾師道也,夫()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 2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二十八讲[4课时]通论:副词+ 介词、连词+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4)在线全文阅读。

第二十八讲[4课时]通论:副词+ 介词、连词+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8324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