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通史名词解释 隋唐至明清(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

上之盟”。结果宋军攻辽失败、燕京仍由金兵攻占。宋金几经交涉,才决定宋给金岁币三十万匹绢、二十万两银及燕京代税钱一百万贯钱,金将燕京及其附近的蓟、景、涿、顺、檀、易六州还宋。金兵撤退时,把这一地区的金帛子女官绅富户席卷而去,留给宋的只是几座空城。 44.靖康之变

金灭北宋的历史事件。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很快攻克太原、东京(今河南开封),把徽、钦二帝先后扣押在金兵营中,并大肆搜刮东京各个府库所存以及官户民户的金银布帛。次年四月,金人俘徽宗、钦宗和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携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府州县地图等北去。北宋灭亡。 45.钟相、杨幺起义

南宋初年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南宋统治者借抗金名义残酷地搜刮民脂民膏,使南方人民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起义不断爆发。建炎四年(1130年)春,钟相率领农民起义,占领洞庭湖附近十九县,众至数十万,建立“大楚”农民政权,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打击官僚、大地主,将没收的地主豪绅财富分给农民。同年,钟相在战斗中被俘牺牲,起义军由杨么领导继续战斗。绍兴三年(1133年)夏,杨么被推为总领袖,称大圣天王,起义军发展到二十万人,控制着洞庭湖广大地区。他们“兵农相兼”,“陆耕

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

水战”,屡败官军进攻,多次拒绝南宋统治者的招降和金与伪齐政权的收买。五年(1135年)被岳飞打败,杨么被俘牺牲。 46.郾城之战

南宋初年抗金战役之一。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四路进攻,战线东至淮河,西至陕西。六月,岳飞从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大举北伐,先后收复蔡州、颍昌、淮宁、郑州等,又派梁兴返回太行山区领导各地义军在金兵后方展开斗争,自己率轻骑驻守河南郾城。金将兀术率领韩常、龙虎大王、盖天大王等部精兵一万五千余骑,到达郾城北面,以重铠严装的“铁塔兵”列在正面,拐子马布列两侧。岳飞令将士各持刀斧,上砍敌人,下斩马足,大败金军。郾城之战,歼灭了大批金军,给金方以重大打击,创造了收复中原的有利条件。 47.绍兴和议

南宋初年与金订立的和约。绍兴十年(1140年),宋军取得了顺昌、郾城等役大捷,但高宗、秦桧等却放弃河南各地,撤退军队,一意求和。次年十一月,与金签订了屈辱投降的条约。其主要条款是:一、南宋称臣于金,并且要“世世子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中间的唐、邓二州皆属金国。三、南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十二年(1142年)春,金册立赵构(高宗)为宋帝。

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

48.庆元党禁

南宋宁宗时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庆元”为宁宗年号。初,宗室赵汝愚与外戚韩侂胄共同拥立宁宗。后两人不合,互相争权,赵汝愚联合道学家朱熹、吏部侍郎彭龟年等攻击韩侂胄,谓其“窃弄威福,不除必为后患”。韩侂胄乃斥道学为伪学,加以禁止,指赵汝愚为伪学罪首,朱熹、彭龟年、陈傅良、蔡元定等五十九人为伪学逆党,予以贬逐。史称“庆元党禁”。 49.隆兴和议

南宋,宋孝宗即位,锐意恢复失地。但自符离之战后,汤思退等执政,竭力主张和议,边备尽弛。金军乘机渡淮南侵,南宋朝廷被迫议和。隆兴二年(1164)冬,和议达成,主要条款为:一、宋帝正皇帝号,不再称臣,金、宋二帝以叔侄相称;二、改“岁贡”为“岁币”,银、帛各减五万,分别为二十万两、匹;三、宋割商、秦地,两国地界恢复绍兴和议原状。次年,乾道元年和议成立,故宋人又称此和议为“乾道之盟”。 50嘉定和议

南宋宁宗时的对金和约。开禧二年(1206年),南宋大将韩侂胄北伐攻金遭到失败。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重定和约如下:一、依靖康故事,世为伯侄之国;二、增岁币为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三、疆界与绍兴时同(金放弃新占领的大散关、濠州等地);四、另给犒军银(赔款)三百万两。并函韩侂胄首于金。

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

51.主户

也叫正户、土户,唐、宋两代对本地人家户口的称呼,同客户相对称。汉魏以后,在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土地兼并下,广大农民流亡异乡,于是各地有土著和客民区别。唐宋时更在户籍中设主户、客户名目。唐德宗时因逃亡众多,于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实行两税法,规定不论主户,客户,都在现住地的户册上登记,照户簿征收户税。宋代主户、客户实际上已以有无土地区分;主户失去土地,即为客户;客户如有土地,亦成主户。主户要按等级负担税役。元、明、清后不用主、客户名目。 52.端平更化

宋理宗初年,史弥远专权擅政,理宗实际上成为傀儡。至绍定六年 (1233) 十月史弥远病死,理宗始得亲政。

宋理宗亲政后,信用史弥远的同党、右丞相兼枢密使郑清之。他们深知史弥远擅权时期的所作所为,很不得人心,于是在史弥远死后不到半月,就下诏宣布改明年为端平元年,以示改元更化。 理宗首先罢斥史弥远的亲信,如时称 “三凶” 的梁成大、莫泽、李知孝及袁韶、陈昡、郑损等,以 “纳贿弥远,怙势肆奸”,相继被罢官,贬出朝廷。另一方面,对被史弥远陷害而已经死去的朱熹的大弟子黄斡、李燔及门弟子陈宓,以及名士李道传、楼昉等等,都赠官赐谥,录用其子; 大批名流如真德秀、魏了翁、李?等十余人, 纷纷被召回, 委以重任。 因而号称“小元祐”, 亦称 “端平更化”。

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

53.端平入洛

南宋端平元年(1234),金亡后,宋赵范、赵葵、全子才等建议,守河据关,收复东京开封府(今属河南)、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赵葵、全子才率军北上,进入洛阳,所复州郡皆空城,粮饷不济,为蒙古军所乘,赵葵、全子才败还。“端平入洛”为宋蒙战争之开端。 54.夷离堇

官名。原为契丹族各部族的军事首领。后来权力逐渐增大,成为部族的政治、军事首领,并成为世袭制。辽太祖天赞元年(922年)分“迭剌部”为“五院部”和“六院部”,各置夷离堇一人。辽太宗时升夷离堇为“大王”,分领北大王院(五院部)、南大王院(六院部)。同时改乙室部夷离堇为“大王”、主“乙室王府”,地位低于大王院。其他各部夷离堇改称“令稳”。辽圣宗时,又改为“节度使”,分隶西北、西南、东北三招讨司,率本部人戍边。 55.南面官

辽代统治汉人的行政机构系统。辽太宗耶律德光时,因汉族人口日增,原有的职官过于简单,而分设两套官僚机构,“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世宗耶律阮时,南面官系统逐渐完备。京城设三省、六部、台、院、寺、监;京外设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都是模仿唐代制度。但系统虽然庞大,而职简权轻,远不能与北面官之权力相比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通史名词解释 隋唐至明清(5)在线全文阅读。

中国通史名词解释 隋唐至明清(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500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