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通史名词解释 隋唐至明清(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

31. 燕云十六州

五代石敬瑭为取得契丹支持,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燕指契丹所建的燕京,云指云州。具体的是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等州。相当于以今北京市和山西大同市为中心,东至河北遵化,北迄长城,西界山西神池,南至天津市海河以北、河北河间、保定市及山西繁峙、宁武一线以北地。又称幽蓟十六州。 32. 周世宗改革

后周世宗柴荣实行的改革。显德九年(954年)柴荣继嗣帝位后,整顿政治,用法严峻,独掌大权。他整肃吏治,整顿禁军,加强军纪,限制宗教,废除了不少寺院,减少了僧尼的人数;改革了税制,令人制作《均田图》,实行均平田租的办法。他努力革除五代弊政,加强封建中央集权,为以后北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33. 陈桥兵变

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的政变。周世宗柴荣死后,子柴宗训幼年即位。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在赵普、石守信等的策划下,借口北汉和辽会师南下,率军从大梁(今河南开封)出发,北上防御,行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做皇帝,灭后周,改国号为宋。 34.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解除将领兵权的事件。建隆二年(961年),太祖与赵普定策,削夺朝中大将兵权,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宴饮,以高

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

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兵权。开宝二年(969年),又用同样手段,罢王彦超等节度使,解除藩镇兵权,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防止分裂割据。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杯酒释兵权”。 35. 通判

官名。宋代设立,是州府长官的行政助理,握有裁可、连署州府公牍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明清设于各府,分掌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职任远较宋初为轻。清代另有州通判,称州判,与宋之通判权力不同。 36. 交子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朱初,四川使用铁钱,体大值小,流通不便。商人发行一种纸币,称为“交子”。性质同存款收据相近,可兑现,也可流通。后由富商十六户发行。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改由政府发行,每次发行有一定限额,以铁钱做现金准备,三年兑现一次,换发新交子,称为一界。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发行数量大为增加,遂致贬值。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改为钱引。南宋间,两淮亦曾用过交子,俗称“淮交”。 37. 澶渊之盟

北宋与辽(契丹)订立和约的事件。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大举南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宋的都城。真宗畏敌,欲从王钦若之计,迁都南逃。宰相寇准力主抵抗,并请真宗亲征。真宗勉强至澶州南城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城镇,并在澶州城下取得胜利,射杀辽大将萧挞览。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议。真宗

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

无心抵抗,同意议和,遣臣赴辽营谈判,于景德二年(1005年)与辽订立和约,由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辽军撤走。因澶州亦名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 38. 宋夏和议

1034年元昊称帝后,屡次兴兵攻打北宋。宋夏之间经几年战争,双方损失都很大,人民苦于战争。在人民怨恨的情况下,元昊求和。北宋因连年用兵,财政很困难,也同意讲和。庆历四年(1044年),宋夏间达成和议。元昊对宋称臣。北宋给西夏“岁币”银七万多两、绢十五万多匹、茶三万斤。北宋以岁币求得苟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9. 庆历新政

即范仲淹变法。北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大理寺丞范仲淹针对时弊,上书朝廷,主张改革政治。庆历年间,仁宗迫于形势,责成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提出改革的意见。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奏疏,指出当时时政的主要弊端,并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等整顿吏治、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加强武备的十项改革主张,其中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以裁减冗官、选拔“贤能”为整顿吏治的手段,认为有了“贤能”的官吏,就能修好政治,缓和社会矛盾。同年,颁布了几道诏令,推行以上主张,即所谓“庆历新政”。但变法主张触犯了一部分官僚地主的利

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

益,一开始就遇到强烈反对,仅仅一年左右,范仲淹等人就相继被迫解职,变法失败。 40. 王安石变法

北宋神宗时的政治改革。北宋中叶,土地兼并激烈,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庞大的军费、官俸开支及每年给辽、西夏的大量银绢,造成财政困难。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次年为宰相,实行变法,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首先设制置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条例司,以吕惠卿任其事。先后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及设置军器监等;又改革科举,罢诗赋及明经等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整顿学校,训释《诗》《书》《周礼》为《三经新义》。新法推行十几年,取得了一些成就,兴修了一些水利,发展了农业生产,使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军力加强。但变法遭到司马光、文彦博、吕海等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形成统治阶级内部的激烈斗争。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被迫罢相出知江宁府。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死后。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握了政权,新法被废罢。 41. 元祐党争

北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3年)统治阶级内部的党争。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死,哲宗继位,时尚不满十岁,由其祖母高太后听政。次年,任用守旧派首脑司马光为相,尽废王安石新法,排

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

除新党。对于司马光尽废新法,旧党中只有刘挚、王严叟和刘安世等人完全赞成,另外很多人,认为新法的某些部分还应当继续施行下去:范纯阳不主张废除青苗法,苏轼、苏辙等不主张废除免役法。为役法问题,苏轼等人曾与司马光发生过激烈争论。待新法全部被废罢,旧党内部便为了争夺地位而互相进行人事倾轧,形成了程颐的洛党、苏轼的蜀党和刘挚的朔党等几个政治集团,彼此争权。这一党争直至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起用章惇等变法派重行新法后才终止。 42. 猛安谋克

女真族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组织。“猛安”为部落单位,“谋克”为氏族单位。一猛安包括八至十个谋克,其首领称为“勃极烈”。后又规定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进入中原后,又在统治的汉人和契丹人中推行。金熙宗以后成为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和地方行政机构三位一体的封建化组织。 43.海上之盟

宋、金联合攻辽的盟约。政和五年(1115年),女真建立大金政权,并多次打败辽军。北宋政府企图借金之力收复燕云诸州。重和元年(1118年)徽宗派马政自山东渡海,和金太祖策划攻辽。宣和二年(1120年)又派赵良嗣等赴金定约:长城以外辽的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宁城县西)由金军负责攻取,长城以南的燕京(一名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由宋军负责攻取;待夹攻胜利之后,燕云之地归于北宋,北宋则把前此每年送与辽国的岁币,照数送与金国。这就是“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通史名词解释 隋唐至明清(4)在线全文阅读。

中国通史名词解释 隋唐至明清(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500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