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给与会者发与这个议题相关的资料,供他们参考(领导通常都是很健忘的,否则就不会经常对过去一些决定了的事,或者记不清的事争吵)。提前的目的是让参会者有备而来,以便大家开会时提高效率。
六段秘书的做法:做记录——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测试了设备,也提供了相关会议资料,还在会议过程中详细做好会议记录(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个录音备份)。
会议开完,就完了吗?会议上大家讨论的问题,做出的承诺,领导的安排,部门之间的配合,都有许多会议的成果,需要有人记录下来。 七段秘书的做法:发记录——会后整理好会议记录(录音)给总经理,然后请示总经理会议内容没有问题后,是否发给参加会议的人员,或者其他人员。要求他们按照执行。
八段秘书的做法:定责任——将会议上确定的各项任务,一对一地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然后经当事人确认后,形成书面备忘录,交给总经理与当事人一人一份,以纪要为执行文件,监督、检查执行人的过程结果和最终结果,定期跟踪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及时汇报总经理。
九段秘书的做法:做流程——把上述过程做成标准化的“会议”流程,让任何一个秘书都可以根据这个流程,复制优秀团队,把会议服务的结果做到九段,形成不依赖于任何人的会议服务体系! (三)工具
工具八:结果描述的语言格式
? 提交……,经过……批准(审核通过、签字确认) ? 提交……,经过……批准……后,下发……执行 ? 完成……,见……(单据,报表,公告) ? 完成……,达到……(标准、合格率) 范例:
? 提交月计划报表,报总经理批准。
? 提交销售培训计划,经过总经理批准后,下发销售部门执行。 ? 完成回款额二十万,见财务报表。
? 完成设备维修,达到使用标准,见验收单。 工具九:结果定义的汇报模板
我上周的计划结果有几项,没有完成的有几项,没有完成的原因、我打算怎么办
范例:我上周计划销售产品五套、拜访新客户两家,产品销售完成五套,拜访新客户两家,分别是某某公司和某某公司,其中一家达成销售意向,另外一家因决策人不在,未拜访成功,我计划下月再约其决策人,与其确定时间再次拜访,争取达成销售意向。
工具十:有效的会议记录模板(留白,多留几页)
会议内容 会议时间 主持人 参会人员 主要讨论内容 形成的决议 序号 1 2 3 4 5 6 7 决议内容 执行人 时间节点 实施方法 需要提供的条件与支持 会议地点 记录人 留白:
我们日常工作中,有没有含糊的结果定义,如何正确地定义结果? 监督检查训练
一、监督检查的要领
监督检查就是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即确认实施方案是否达到了目标。
监督检查的意义就是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结果,避免因检查不及时而错过重要的机会,避免因检查不当而造成订单丧失、客户流失等一切不好的结果。
监督检查重点的事件包括计划表上的重要结果,预期的时间节点,领导下达的重要指令,容易造成客户不满的事件。
监督检查的时间放在关键的时候,如要进行下一环节的交替时,或者要在预期时间节点前留下提前量。
监督检查的对象包括经常出错的人、新人、偶尔出现新状况的老人。 监督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督促、改进,以确保问题的解决及工作进度的顺利推进。通过检查可以使一些可能被遗忘的事件不被遗忘,使一些出了错的事情不再一错再错,可以使能力得到提升,检查不是为了处罚谁,而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监督检查的手段多种多样,如提醒注意,调动人、财、物资源,纠正偏差,指导帮助,解决问题。
监督检查的工作包括日常工作(质量)检查,安全检查,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定期验证,安全管理绩效的检查,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检查。
二、检查的种类
检查是有层级的,一般来说,检查应该包括自我检查、上级检查、总经理检查、业务检查。
案例:一项任务交待下去一个月,为什么还是没有反馈?
某公司要接待一位重要客户,总经理吩咐公司业务部门的领导说:“一个月后,我公司要接待一位重要客户,你去让下属安排一下客户的行程起居。”这个业务部门的领导接到任务后,就按照总经理的吩咐对下属说:
“一个月后,我公司要接待一位重要客户,你去安排一下客户的行程起居。”员工接到任务后,一想一个月后,现在安排行程、入住酒店还不着急,等我手头忙完后再说。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总经理问业务部门的领导说:“过两天某某客户就要抵达我公司,他的行程起居安排得怎么样了?”业务部门的领导自己都忘了,于是说:“我早就吩咐员工安排了。”于是他出了总经理的办公室就问到那个员工事情安排得怎么样了,不曾想员工一愣,说:“坏了,我把这事给忘了。”就在这个重要客户马上到来之前,这个员工才开始安排,可是由于安排得比较晚,一些附近的酒店都已客满了,只能安排在相对远一点的位置,为客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请问:这件事情应该谁来担责?是哪里出了问题?是没有良好的检查体系,员工没有做到自我检查、部门领导没有做到过程检查。那检查应该怎么做呢?
(一)自我检查
自我检查是检查体系的基础,也是降低检查成本的基础,每个岗位在
自己执行的各个关键节点,都要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同时把自己检查的结果公示出来,主动接受公司其他方面的检查。
1.自我检查的依据是标准、规范、制度、时间节点,岗位的标准、规范和制度,有的是公司的标准,有的是由部门制定、公司审定,有的是行业和国家标准,有的是临时交待的时间节点,通常情况下,企业标准要高于行业和国家标准,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制度形式。
2.自我检查的动力来源于责任,自我检查就是要自动自发,自觉检查,就是要对自己负责,对工作本身负责,对公司负责,要养成自我检查的好习惯,这样才能确保公司不会因为你的失职而造成损失,从而使公司的运营更加顺畅。
3.自我检查的口诀是:提交之前反复核实,在提交结果之前,一定要认真细致地检查一遍,看看是否还有遗漏、是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以保证从自己手中出去的结果,不为客户、同事、领导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会造成返工、二次修改,另外,也要检查手里的工作是否都完成了,是否
还有不紧急但很重要的工作因为自己无暇顾及而遗漏掉的。
4.自我检查的训练方式就是要多给自己提问。你要做的结果是什么?你的执行标准是什么?在某个关键节点,你要完成哪些部分?
(二)上级检查
1.上级对下级的检查是公司的垂直检查体系,是上级日常管理工作的手段之一,也是我们通常讲的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向下级交待任务后,上级要做好跟踪检查,要适时地询问下级工作的进度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且要给予下级一定的帮助与指导。
2.上级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提升,一是发现下属的问题,要通过检查与奖惩,提高下属工作责任心与能力;二是通过发现下属的问题,发现管理体系中的问题,用于改善自己的管理。
3.上级检查的要诀是“三关键”:
(1)关键的事件:导致不良后果的、全局性的事件,往往是工作重点; (2)关键的人物:新人,或者经常出错的人,或者带队的人,不了解情况的人;
(3)关键的时间:在容易出错的时间,或者关键的节点。 (三)总经理检查
总裁检查主要是针对COO与高管,重点是检查他们是不是执行了公司的战略方向,是不是执行了自己下达的命令,是不是执行了公司的既定计划,是不是履行了自己的责任。
1.总裁做检查的原则
总经理做检查时,要秉承不越级的原则,如果总经理越级检查,会使检查人的直接上司陷入尴尬的局面,如果有非常重要的检查必须越级的话,那就要把结果第一时间通报被检查人的直接上级,保持信息对称,代替下属工作会让下属产生“自己无用”的感觉。
2.总裁做检查的重点
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战略性、全局性的重点工作,不要事无巨细,关注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所以总裁要关注的就是战略、人才、机制、文化这些关键问题。
3.总裁检查的方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企业管理能力提升手册(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