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形成了多元办矿格局,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办矿比例为2?3?5。全省煤炭产量已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去年11月以来月产量达到6100万吨以上。通过这一轮整合重组,我省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由煤炭大省向煤炭强省的跨越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关于这项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效果,可以概括为坚持“四个步骤”,即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征求意见、完善方案,统一思想、宣传方案,加强领导、实施方案;遵循“四项原则”,即始终坚持政府协调指导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关小改中上大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坚持煤矿兼并重组与整顿煤炭开采秩序相结合,坚持发挥省内外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作用和发挥民营骨干企业的作用相结合;解决了“四个问题”,即保护了资源,保护了生命,保护了生态,保护了干部;实现了“四个满意”,即兼并方满意,被兼并方满意,地方政府满意,当地老百姓满意。
下一步,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巩固这次整合重组的成果,防止已关闭矿井的死灰复燃和私挖滥采现象的发生;二是加快对保留矿井的技术改造升级步伐,大力推进高标准现代化矿井建设;三是推进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四是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煤炭生产秩序,保障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煤炭强省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者:“三农”问题事关全省2300万农民群众生计,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山西是如何强化“三农”工作的?
王君:我们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推进。一是实施强农惠农政策,大幅增加“三农”投入。在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我省又出台了玉米差价补贴、生猪大县奖补、新建奶站补助、农机具补贴和降低农业灌溉水价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幅增加“三农”投入,全年省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到135亿元,增长29.8%。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启动运城、晋中、大同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三是启动实施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96%的建制村通了水泥(油)路;完成506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任务;完成99%的卫生室空白村建设任务,并为全省2.8万个行政村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完成村通广播电视2586个村;新解决272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新启动2000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建设,新增15万农村沼气用户,农村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袁纯清王君作重要讲话 薛延忠金道铭等出席
本报太原12月28日讯(首席记者 齐泽萍 记者 王佳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27日至28日在太原召开。会议全面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以及“十一五”时期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11年经济工作。省委书记袁纯清,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作重要讲话。省政协主席薛延忠,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金道铭,省领导申联彬、杜玉林、李小鹏、胡苏平、高建民、李政文、汤涛、陈川平、杨安和、靳善忠、安焕晓、郭海亮、王雅安、牛仁亮、张平、刘维佳、张建欣、郭良孝、韩儒英、周然、李雁红、李潭生、卫小春、刘滇生及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左世忠、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建明等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创新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继续扩大消费,全面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生态环境有了新的改善,基础设施有了大的改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出重要步伐;加强“三农”工作,农村实现“五个全覆盖”;重视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的局面进一步巩固。随着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十一五”圆满收官,我省的发展基础更加稳固,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会议指出,山西正处于加快发展、向好发展的黄金期,尽管
有困难有挑战,但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把握得当,一定能取得“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新发展、新成就。明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起步之年,也是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之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抓住用好发展机遇。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旋律,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揽,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民生进一步改善,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上迈出新的步伐。
袁纯清在讲话中指出,山西作为欠发达省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进程中,发展始终是当务之急,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固树立硬道理和第一要务的观念,乘势而上,抓机
而为,在“好”的基础上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确保明年经济工作有一个新开局、好成效。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把握好以下重要问题。一要把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推动全省发展的重大机遇。试验区是国家级的,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个大品牌、大载体、大平台,给山西发展带来了空间的机遇、项目的机遇、开放的机遇、政策的机遇。试验区的目标、政策、路径,与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建设试验区的过程就是转型跨越的过程,再造一个新山西的过程。要增强机遇感、责任感、紧迫感,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要以转型试验区建设统揽各方面工作,制定好总体方案和专项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按照转型试验区的总体要求和原则,不等不靠,先易后难,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形成全省转型发展的积极态势,把全省人民的力量凝聚到转型试验区建设中来。二要把循环经济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路径。循环经济的过程就是节能减排的过程,降低成本的过程,产业升级的过程,效益升值的过程,也是一个衍生新兴产业的过程。山西是能源矿产资源大省,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意义。要把循环经济作为转型试验区推进的重点工程,贯穿转型跨越发展的全过程,实现能源原材料基地向循环经济大省的跨越。推动传统产业全面走循环发展的路子,加大循环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快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
平。建设和改造循环工业园区,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筑纵向延伸、横向耦合、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在焦炉煤气制甲醇制烯烃,煤矸石发电,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白炭黑,氧化铝到电解铝,到铝材、铝制品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大的突破,推进资源、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各个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推进资源、资产、资本的循环。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推进晋北、晋中、晋东煤炭基地和晋东南煤电基地建设,为国家建设提供安全、稳定、清洁的能源供应。三要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普遍模式加以推进。研究制定“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煤炭资本转产农业,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链。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各项政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四要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加快发展以煤为基的现代煤化工,在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现代煤化工产业框架。坚持高端化、系列化、成套化方向,实施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在汽车工业上要占有一席之地,在煤机制造上要大有作为,在重型机械上要走向世界,在铁路装备上要抢占先机,在节能环保装备上要打开局面,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业体系。以煤基新能源清洁利用为重点,形成规模较大、产业链完整、区域特色明显的新能源产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经济发展挑战和机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