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不同心理定位;抗衡性定位、回避性定位;跟随性定位。
44、设计市场营销组合所包含的可控基本变量有:产品、价格、地点、促销。促销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其中广告是较为重要的方式,分为公共关系广告和商业广告。
45、市场营销计划的执行包括5个方面:1)制订详细的行动方案;2)建立组织机构;3)设计决策和报酬制度(科学的决策体系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而合理的奖罚制度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组织效应);4)开发并合理调配人力资源;5)建立适当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
46、市场营销计划的控制主要有:年度计划控制、盈利能力控制、效率控制、战略控制。
47、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 48、企业在调整和优化产品组合时,可采取:
1)扩大产品组合:包括拓展产品组合的宽度和加强产品组合的深度。 2)缩减产品组合:剔除获利很少甚至不获利的产品大类或产品项目。 3)产品线延伸:具有向下延伸、向上延伸和双向延伸三种。
49、包装策略主要有5种:相似包装策略;差别包装策略;组合包装策略;复用包装策略;附赠品包装策略。
50、产品生命周期策略:投入期企业的营销重点是提高新产品的生命力。包括:快速掠取策略;缓慢掠取策略;快速渗透策略;缓慢渗透策略。
51、市场营销组合改良方法有:1)降低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2)提高促销水平;3)改变销售途径;4)扩大附加利益和增加服务项目等。衰退期的产品可采取:维持策略、集中策略、收缩策略、放弃策略。
52、服务策略包括:提供咨询、协助选购、提供资料、安装调试、提供维修、提供零件、质量三包、技术培训。
53、定价策略:价格是影响产品销售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产品的最高价格取决于产品的市场需求,最低价格取决于该产品的成本费用。方法有三类: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
54、边际成本定价法亦称变动成本定价法。
55、需求差别定价法通常形式如下:1)以顾客为基础;2)以地理位置为基础;3)以时间为基础;4)以产品为基础。
56、折扣的折让定价策略有:数量折扣、功能折扣、现金折扣、季节折扣、推广折让和补贴。
57、心理定价策略有:整数定价、尾数定价、声望定价、招徕定价、分级定价策略等。
58、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有:产品因素(产品价格高低、产品的体积重量、产品款式、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是否为新产品)。
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第一节 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1、个体差异:人有差异是心理学的第一定律,关键的问题是了解和鉴别人们具有哪些方面的差异。
2、能力差异:关于能力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关注的。 3、人格差异:能力与人格是决定人生成败、事业成功的两大心理因素,包括:动机、情绪、态度、价值观、自我观念等。能力差异的程度可采用统一量度作为标准(如智商)。
4、高外向的人易于获得管理和商业上的成功;高情绪稳定性的人在充满压力的情境中更有效率;高宜人性的人能够有效地处理客户关系,解决冲突;具有开放性的人更易于精通工作,并能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做出较好的决策。
5、态度的分析:通过观察人的态度来确定价值观是个很有效的方法。
6、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哪些?1)富有挑战性的工作;2)公平的报酬;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4)融洽的人际关系(友好和谐的同事关系,也会提高人们对工作的满意度,与上级的人事关系更是一个决定因素);5)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7、组织承诺:最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贝克尔,阿伦和梅耶提出三种形式承诺:感情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
8、知觉: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受他们的知觉支配的。社会知觉包括: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作用)、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对比效应、刻板印象。
9、工作动机的理论:组织必须能够吸引、激励和留住有能力的员工,而在很大程度上这些目标是通过组织的报酬制度来实现的。
10、关键的社会性心理需求和动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安全需要、地位需要。
11、金钱被认为是唯一的报酬形式(以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外部诱因又包括了工作环境、安全感或民主管理的风格(以人际关系理论为代表),责任、
赞赏、成就和进步(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个人成长和发展(奥尔德弗的三重需要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因而组织所设计的报酬形式要更多的满足人的内在需求,如晋升、发展、创造等。
12、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包括: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公平公正是组织报酬体系设计和实施的第一原则。员工对组织报酬分配有两种公平感,一是如上所述的在报酬分配结果上的公平,另一种是指员工所感觉到的报酬结果的决定方式的公平性,即程序公平。程序公平六项标准:一致性规则;避免偏见规则;准确性规则;可修正规则;代表性规则;道德与伦理规则。
13、公平理论的研究直接与薪酬奖金设计有关。余凯成、何威研究了公平的影响因素。将分配公平分成了7率:绩效率、学历率、努力率、政治率、需要率、资历率、年轻率。
14、期望理论与绩效薪资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只有当员工相信自己出色的工作绩效会带来所期望的报酬时,员工才会受到激励。第一个将期望理论运用于工作动机并将其公式化的是弗洛姆。期望理论的关键是员工如何理解个人努力与工作绩效、工作绩效与组织奖励、组织奖励与个人需要满足之间的关系。
15、员工的学习:有效的行为管理的黄金法则是:为了改变行为,我们应付出不懈的努力去强化而不是惩罚。认知理论的先驱是爱德华。托尔曼。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观察学习称为模仿,模仿对象称为楷模或榜样。组织行为矫正模型被认为是有效的行为绩效管理的系统性方法之一。正性强化是改变员工行为更为有效的方式。
第二节 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
16、团队的有效性模型:森德斯罗姆和麦克英蒂尔,认为团队有效性由四个要素构成:绩效、成员满意度、团队学习、外人的满意度。边界管理是团队动作的主要范畴之一。包括:缓和团队的政治斗争;劝说高层管理者支持团队的工作;与其他群体进行协调和谈判等。组织大环境包括:组织文化、团队设计方式、报酬系统。
17、团队过程的主要范畴是:沟通、影响、任务和维护的职能、决策、冲突、氛围和情绪问题。
18、氛围为两种:一种是支持性的信任的团队氛围,一种是紧张的防卫性的氛围。 19、影响群体决策的群体因素有7个:1)群体多样性;2)群体熟悉度;3)群体的认知能力;4)群体成员的决策能力;5)参与决策的平等性;6)群体规模;7)群体决策规则(群体决策中经常使用多数规则和一致规则)。
20、许多对人际关系的研究都认为,无论是配偶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
把人们联结在一起的共同基础是承诺和沟通。
21、个体的沟通风格可分四种类型:自我克制型、自我保护型、自我暴露型、自我实现型。决定沟通风格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沟通环境。个体在组织中的自我表达往往由于组织中的级别而变得复杂。
第三节 领导行为及理论 22、明茨伯格的经理角色
23、领导者在哪些方面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内驱力、自信心、创造性、领导动机、领导者随机应变能力。
24、领袖魅力的管理者的7个特征:自信、远见、有清楚的表达目标的能力、对目标的坚定信念、行为不循规蹈矩、是变革的代言人、对环境敏感。
25、路径-目标理论中,四种领导行为是:指导型(结构维度)、支持型(关系维度)、参与型(与下属磋商)、成就导向型。
26、情商与领导效果:在高层管理岗位上,优秀者与业绩平平者相比,有将近90%的差异归因于情商,而不是智商。
27、领导者情感智力5因素:
1)自我情绪认识能力,即对自身状态的感知力;
2)情绪控制力,针对具体情况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的能力; 3)自我激励,树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
4)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正确判断、了解和分享他人情感; 5)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充满情感地与他人建立联系。
28、领导技能的四个范畴:参与性和人际关系;竞争性和控制能力;创新性和企业家精神;维持秩序和理性。\事业流\应在组织层面受到重视。从组织的角度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在个人、职位及级公司需要三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适合点。同时注意\群鸽效应\
29、心理测验的类型(8类):
1)按测验的内容分为能力测验(成就测验和性向测验),人格测验; 2)按测验的方式分为纸笔测验、操作测验、口头测验、情境测验; 3)按同时施测人数多少分为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4)按测验目的分为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 5)按测验应用领域分为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 6)按测验的解释分常模测验、标准参照测验; 7)按测验的难度分为速度测验、难度测验; 8)按测验的要求分为选优性测验、典型性测验。
30、难度的指标通常以通过率表示。常模的功用是可以作为以后该测验的其他被试的比较标准。
31、心理测量的三种策略:1)择优策略;2)淘汰策略;3)轮廓匹配策略。 32、心理测验是了解人的内在心理状态和态度认知的重要工具,到目前为止也是最有效的技术。如①动机测验、②需求结构测验、③工作价值测验都是较精确的工具,适用于员工个体或群体,具体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动力因素,制订相应的激励方案。有关④工作满意度、⑤薪酬满意度、⑥组织承诺感、⑦员工身心健康状态等方面的调查,能很好的表明员工对组织管理和组织环境的反应和意见,是对一定时期组织管理状况进行诊断的有效工具。
第五章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第一节 基本理论
1、人性内容:分为自然属性;心理属性(是人性的本质,包括:心理过程(认知 情感 意志)、心理状态(注意 分心 喜悦 振奋 疲劳 消沉 紧张 松驰)、个性心理特征(能力 气质 性格)、个性意识倾向(需要 动机 兴趣 态度 理想 信念 价值观)四个方面)。
2、情绪是心理状态的主要成分。
3、西方的管理理论中,有四种人性假设及管理方式:1)\经济人\假设及其管理,代表人物是泰罗;2)\社会人\假设及管理,代表人物美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3)\自我实现人\假设及管理,美着名心理学家马期洛、阿吉利和麦格雷戈(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只有使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将个人才能、智慧发挥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人的积极性);4)\复杂人\假设及管理,代表人物史克思等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
4、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基督教哲学的人格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许多流派,都强调了以人为中心,构成现代社会的人本主义思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年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知识点(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