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保障劳动关系运行为其存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服务的对象是劳动关系的当事人。
17、劳动法律关系得内容是权力和义务。
18、劳动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运用劳动法的各种调整方式将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第一次调整。
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后,若其运行出现障碍,如违约行为、侵权行为出现,则劳动法将对劳动法律关系继续进行调整,这是劳动法的第二次调整。
19、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 20、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得劳动者,即雇主与雇员。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
21、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2、法律通常将自然人分为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无劳动行为能力人。
23、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是指身体健康,有完全行为自由,18周岁以上的男性劳动者。
24、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主要包括:16-18周岁的未成年人、女性劳动者、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某些特定的疾病患者、部分被依法限制行为自由的人。
25、无劳动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指16周负以下的未成年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26、各类用人单位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是:具备用工权利能力和用工行为能力。 27、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根据劳动法的规定: 1)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休息休假的权利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力 8)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28、劳动者的义务: 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3)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9、劳动法律事实: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事实为合法事实,双方意思表示必须一致。变更、消灭劳动法律关系的事实一般也需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但某些场合,单方意思表示及违法行为或事件也能使劳动法律关系变更或消灭。
30、劳动法律行为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包括合法行为、违约行为、行政行为、仲裁行为和司法行为。
31、行为人做出意思表示是劳动法律行为成立的一般要件(即事实要素)。 第三章
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1、企业战略具有特征: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 2、企业环境的结构:
3、现代企业经营外部环境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对外部环境的调研、预测两个方面。
4、外部环境的调研获取口头信息方法是了解外部环境情况的主要方法。有:个别交谈、调查、访问、座谈会、讨论会。
5、市场上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在:产品、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这种竞争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因此,竞争对手分析应是企业战略分析的最重要任务。
6、新进入某个行业的企业威胁大小,取决于:现有的进入障碍、现有竞争对手做出的反应。
7、进入障碍包括(6条):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进入分销渠道、现有企业的反应。
8、顾客力量的分析是企业特定经营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它包括:消费群体分析、顾客购买动机分析、分析顾客消费承受能力。
9、在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中,经济结构包括(5个):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
10、经济政策是国家调节各种宏观经济变量的基本原则和方针,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
11、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是生产力中最强大的因素之一。将技术环境分解为:
新的科学原理的发现、新技术的发明、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采用。
12、社会文化环境即广义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
13、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包括:企业资源状况分析、企业利用其资源的能力分析、竞争优势分析。
14、企业在能力分析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应采取对比的方法,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才能了解企业的优势和弱势及所处的竞争地位。
15、企业能力评价的标准:在分析企业能力时,效率和效果是两个主要的标准。在成本竞争中,效率指标对企业特别重要。通过服务或产品的差异化竞争的企业,效果是关键性的衡量指标。
16、SWOT分析法提供的四种战略:增长型战略(SO)、扭转型战略(WO)、防御型战略(WT)、多种经营型战略(ST)
17、总体战略分为:进入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撤退战略。进入战略又可分为:购并战略、内部创业战略、合资战略。撤退战略中特许经营撤退方式是指企业卖给被特许经营企业以有限权力,而收取一次性付清的费用。
18、一般竞争战略分为:
1)低成本战略:(制定原则:领先原则、全过程你成本的原则、总成本最低的原则、持久原则。)
2)差异文化战略:(实施途径:①使用具有独特性能的原材料和其他投入要素;②开展技术开发活动;③严格的生产作业活动;④特别的营销活动;⑤扩大经营范围。制定原则:效益原则、适当原则、有效原则。)
3)重点战略:
19、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工作的主体。战略控制一般由三方面活动组成:1)制定战略评价标准;2)进行实际成效与标准的对比分析;3)针对偏差采取纠偏行动。
20、战略评价标准一般由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标准组成。定量标准含:资金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工时利用率、市场占有率、利润总额、销售利润率、投资收益率、股票平均收益等。定性标准含:战略与环境的一致性、存在的风险性、战略与资源的配套性、战略执行的时间性、战略与企业组织的协调性等。
21、战略控制的方法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第二节 企业计划与决策
22、科学决策化包括:
1)合理的决策标准:由\足够满意化\代替了\最优化\的标准 2)有效的信息系统:掌握企业外部的信息渠道和内部的信息流 3)系统的决策观念:决策是以整体化最优为目标的
4)科学的决策程序:分为:确定决策目标、探索可行方案、选何必决策三个阶段。 5)决策方法科学化:两大特点:1)数字化、模型化、计算机化;2)发挥人的智慧的所谓\软\技术,即专家创造力方法。
23、确定型决策方法分为:量本利分析法、线型规划法、微分法。
24、经营安全状况分析,可用安全余额和经营安全率表示,安全余额是实际销售额与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的差额。
考点1:安全余额越大,销售额紧缩的余地越大,经营越安全。 考点2:经营安全率是安全余额与实际销售额的比值。
考点3:经营安全率在0~1之间,越接近于1,越安全,盈利的可能性越大。 考点4:当经营安全率低于20%时,企业就要做出提高经营安全率的决策。提高经营安全率有两个途径:第一,增加销售额;第二,将盈亏平衡点下移。下移有三种方法:1)降低固定成本、2)降低变动成本;3)增加固定成本,降低变动成本,使总成本下降。
25、风险型决策方法有:收益矩阵(长方形图)、决策树(树表)、敏感性分析等方法。
26、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分为:
1)悲观决策标准:也称\华德决策准则\按照\保守\态度采用\小中取大\法。 2)乐观系数决策标准:又称赫威斯准则。乐观系数a一般取0.667. 3)中庸决策标准
4)最小后悔决策标准:是\后悔值大中取小\法,也称萨凡奇决策准则。 5)同等概率标准(机会均等标准),也称拉普拉斯决策标准。
27、编制企业经营计划的方法有:滚动计划法(连续灵活、有弹性的计划形式)、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循环法、综合平衡法(包含比例关系如:资源分配关系、投入产出关系、整体与局部关系、收入与支出关系)。
28、企业目标管理的实施包括:经营目标体系的建立。设定目标是实施目标管理的起点,也是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 市场营销
29、市场营销含义:关于构思、货物和服务的设计、定价、促俏和分销的规划与实施过程,目的是创造能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它包括:市场营销研究、社会需求预测、新产品开发、定价、分销、物流、广告、人员推销、俏售促进、售后服务等。
30、市场的概念与分类: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市场专指买方,不包括卖方;卖方构成行业,买方构成市场。市场包含三个因素:具有某种需要的人、为满足这种需要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
31、市场分类:按交换对象不同可分为商品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等。
32、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是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3、消费者市场是现代营销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消费者市场是商品的最终归宿。 34、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有(4种):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心理因素等。
35、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中,参与购买的角色包括(5种):倡议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
36、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分为(4个):习惯性购买行为、化解不协调的购买行为、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复杂的购买行为。
37、购买决策过程由(5个):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买后行为五个阶段构成。
38、组织市场的构成有三种类型:产业市场、转卖者市场、政府市场。其中产业市场最具代表性,是最多样化和最庞大的组织市场,是市场营销分析主要对象。
39、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有: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人际因素、个人因素。
40、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包括步骤如下:1)分析市场机会;2)选择目标市场;3)设计市场营销组合;4)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计划。
41、目标市场选择中市场细分是按照顾客需求差别来进行的。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根据:地理细分、人口细分、心理细分、行为细分。产业市场细分的标准根据:行为标准、地理标准、最终用户、用户规模。
42、目标市场的选择有三种:无差异市场营销、差异市场营销、集中市场营销。 43、市场定位的实质就在于取得目标市场的竞争优势,确定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的适当位置并留下值得购买的印象,以便吸引更多的顾客。定位依据是:产品质量、价格或服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年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知识点(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