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79~229nmol/L
增加: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性),急性 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 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
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
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游离甲状腺素(FT4) 正常情况:26~39pmol/L
增高:甲亢,应用甲状腺素治疗时。降低:甲减,应用T3治疗时。
三-碘甲腺原氨酸总量(TT3) 正常情况:脐血0.5~1.1nmol/L 新生儿1.4~ 2.6nmol/L 1~5岁1.5~4.0nmol/L 6~10岁1.4~3.7nmol/L 11~ 60岁1.8~2.9nmol/L >60岁 男1.6~2.7nmol/L 女1.7~3.2nmol/L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 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 对性升高。
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 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正常情况:6.0~11.4pmol/L 增高:甲亢。 降低:甲减。
反-三碘甲腺原氨酸(反T3) 正常情况:0.2~0.8nmol/L
增高:各种应激状态,饥饿,禁食,各种急性疾病,肝脏损害,肥胖症减肥过程 中,高龄等
三碘甲腺原氨酸(T3 RU) 正常情况:0.98~1.00
注意:在此试验中,是用未结合的TBG量来间接反映血中T4的浓度,与T3并无 关系。增高:甲减。 降低:甲亢。
体液免疫检验
免疫球蛋白 IgA 正常情况: 脐血0~50mg/L 新生儿0~22mg/L 0.5~6月3 ~820mg/L 7月~2岁140~1080mg/L 2~6岁230~1900mg/L 6~ 12岁290~2700mg/L 12~16岁810~2320mg/L 成人760~3900mg/L 增高:慢性肝病,亚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真菌感染等),自身免疫 性疾病(如SLE、类风湿性关节炎),囊性纤维化,家族性嗜中性粒细
胞减少症,乳腺癌,IgA肾病,IgA骨髓瘤等。
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免疫缺陷病,选择性IgA缺乏症,无γ -球蛋白血症,蛋白丢失性肠病,烧伤等。抗IgA抗体现象,免疫抑制 剂治疗,妊娠后期等。
中文名称: 血清免疫球蛋白A 英文名称: IgA
21.
化验介绍: 化验介绍: IgA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20%左右,是一类广泛的抗菌。抗病毒抗体。IgA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血清型IgA,一种是分泌型IgA。大多数分泌型IgA来自池膜上皮下层的浆细胞。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1)增高: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肝癌、淋巴瘤和某些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IgA也可增高。
(2)减低: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3)婴儿出生兵后7天血清内IgA含量为0-0.02g/L,1-2个月达到0.1-0.2g/L,4-6个月为0.2g/L,1-2岁0.7g/L,4-8岁1-1.5g/L,9-13岁1.5-2.0g/L。13岁以后逐渐接近成年人水平。
正常值: 参考值: 单向琼脂扩散法:1-5g/L
免疫球蛋白 IgD 正常情况:阴性 1~4mg/L
增高: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某些肝病,葡萄球菌感染,IgD骨髓等。 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IgD缺乏综合症。
中文名称: 血清免疫球蛋白D 英文名称: IgD
化验介绍: 化验介绍: IgD仅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的0.02-1.0%,它的生理功能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已知道的IgD抗体的活性包括抗核抗体、抗基底膜抗体、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等。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1)增高:血清IgD增高可能和一些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关,如20%左右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IgD会增高。IgD型骨髓瘤患者的血清中IgD含量会明显增高。在病素性感染中,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中IgD有增高的倾向。过敏性皮炎和过敏性哮喘亦可引起IgD增高。 (2)减低: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正常值: 参考值: ELISA法:0.1-0.4mg/dL
免疫球蛋白 IgE 正常情况: 0.1~0.9mg/L 放射免疫吸附法 脐血0.5~1.5kU/ L 6周0.1~2.8kU/L 6月0.9~28.0kU/L 1岁1.1~10.2kU/L 4岁
2.4~34.8kU/L 10岁1.3~215kU/L 14岁1.9~159kU/L
增高: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血清病,应变性亚败血症,变态反应性肠病等), 某些药物(如金剂,汞剂等),哮喘,高IgE血症,IgE骨髓瘤等。 降低:恶性肿瘤晚期,无γ-球蛋白血症等。
中文名称: 血清免疫球蛋白E 英文名称: IgE
化验介绍: 化验介绍: IgE也叫反应素,是血清中含量最少的一类免疫球蛋白,占血清总量的0.001%。IgE主要从消化道、呼吸道粘膜中的浆细胞中产生,一些寄生虫感染和过敏性疾病的病人血中IgE可明显增高。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IgE型多发性骨髓瘤、荨麻疹、热带嗜伊红细胞增多症,能导致IgE增高。 (2)过敏性疾病:如应用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注射抗血清引起的血清过敏性休克。吃鱼、虾、蟹、蛋引起的食物过敏。吸入花粉、动物皮毛、尘螨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蠕虫病(寄生虫病)感染。上述情况均能导致IgE增高。
(3)3-5岁儿童IgE血清含量成年人的60%,11-15岁可达到成人水平。 22.
正常值: 参考值: ELISA法:0.01-0.09mg/dL 免疫球蛋白 IgG 正常情况: 脐血7.6~17g/L 新生儿7.0~14.8g/L 0.5~6 月3~10.0g/L 6月~2岁5~12g/L 2~6岁5~13g/L 6~12岁7
~16.5g/L 12~16岁7~15.5g/L 成人6~16g/L
增高:慢性肝病,亚急性或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疾病,IgG骨髓瘤,无症状性 单克隆IgG病等。
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选择性IgG缺乏 症,蛋白丢失性肠病,肾病综合症,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剂治疗 等。
免疫球蛋白 IgM 正常情况: 脐血40~240mg/L 新生儿50~300mg/L 0.5~6 月150~1090mg/L 6月~2岁430~2390mg/L 2~6岁500~1990mg/ L 6~12岁500~2600mg/L 12~16岁450~2400mg/L 成人400~
3450mg/L (测定值因标准品制备不同而变化)
增高: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TORCH症群,慢性或亚急性感染,疟疾,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支原体肺炎,肝病,结缔组织疾病,巨球蛋白血症, 无症状性单克隆IgM病等。
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选择性IgM缺乏 症,蛋白丢失性肠病,烧伤,抗Ig抗体综合症(混合性冷球蛋白血 症),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中文名称: 血清免疫球蛋白M 英文名称: IgM
化验介绍: 化验介绍: 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管内,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的5-10%。当人体受到病素或细菌的侵袭后,IgM首先出现在血清中,属于最早产生的抗体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1)增高:见于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以及在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肝癌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2)胎儿出生后7天血清中IgM含量是0.3g/L,1-8岁血清中含量基本维持在1.0g/L,IgG、IgA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IgM则基本不受影响,但5岁后女性略有增高。
正常值: 参考值: 单向球脂扩散法:0.54-2.2g/L
补体 正常情况:总溶血补体活度 75~160kU/L 或>血浆CH50的0.33 衰变率 (功能性) 部分衰变率 0.10~0.20 缺少:>0.50 经典途径成分 C1q 58~ 72mg/L C1r 25~38mg/L C1s 25~38mg/L C2 22~34mg/L C3(β 1C-球蛋白) 800~1550mg/L C4(β1E-球蛋白) 130~370mg/L C5(β 1F-球蛋白)51~77mg/L C6 48~64mg/L C7 49~70mg/L C8 43~ 63mg/L C9 47~69mg/L 交流途径成分 C4结合蛋白 180~320mg/L 因数B(C3前活化剂) 200~450mg/L 裂解素24~32mg/L 调节蛋白类 β1H-球蛋白(C3b灭活剂加速剂) 483~638mg/L C1抑制剂(酯酶抑制
23.
剂) 174~240mg/L C1抑制剂.测补体衰变率 部分衰变率 0.10-0.20 C3b灭活剂(KAF) 33~47mg/L S-蛋白质 418~600mg/L
血液补体含量与活度在许多病理情况下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临床上应动态观察 补体水平的变化。补体含量下降并不一定代表免疫功能障碍或免疫缺陷,因为在 缺血、凝固性坏死和中毒性坏死时,组织能释放较多的蛋白分解酶,导致补体溶 血活度和补体组分的下降。 血补体浓度升高:见于各种炎症性疾病及阻塞性黄 疸,急性心肌梗塞,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急性痛风,急性和急性甲状腺炎, 急性风湿热,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 血补体水平下降:主要见于先天性C1酯酶抑制物缺乏,先天性C2缺乏,C3 缺乏,C1q缺乏,外源性支气管哮喘(C4减少所致),血清病样反应,SLE (补体总活度和C3下降),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慢性膜增殖性肾炎,冷凝集素溶 血性贫血,恶性疟疾和急性病毒性肝炎等。 γ-干扰素(γ-IFN) 正常情况:<8kU/L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降低:免疫缺陷性疾病,恶性肿 瘤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等时。 升高:再生障碍性贫血。 冷球蛋白试验 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冷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网状细胞增多症, SLE,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淋巴瘤,结节性多动 脉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免疫复合物 正常情况:阴性(抗补体法)
肾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活肝、肝硬化等),感染性疾病,肿瘤,免疫异常疾 病(SLE、类风湿关节炎等),内分泌疾病等均可检出。
C-反应蛋白(CRP) 正常情况:脐血 10~350μg/L 成人 68~8200μg/L
CRP是一种急性疾病的反应性蛋白,在炎症或组织破坏时,血中浓度升高。见 于细菌性炎症(显著升高),风湿热,急性心肌梗塞,烧伤,肾移植排斥反应等。
血液流变指标检测
全血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切 男:7.5~10.0 女:5.8~8.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全血比粘度(高切) 正常情况:高切 男:5.6~6.7 女:4.7~6.0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血浆比粘度 正常情况:1.64~1.78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红细胞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 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
24.
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
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血小板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19~22.6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
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降低: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
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纤维蛋白原(Fb) 正常情况:2.4~3.7(g/L)
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切 男:14~20 女:12~21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 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 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 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 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
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
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高切)正常情况:高切 男:10~13 女:9~13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 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 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 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 正常情况:男:0~21mm/h 女:0~38mm/h
贫血或血液被稀释血沉增快,是红细胞下降逆阻力减低,并不是红细胞聚集增强 而增快。通过红细胞比积的血沉方程K值,可排除贫血或血液稀释对血沉的影 响。K值高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若血沉快,K值大,血沉一定是快;血沉 快,K值正常,是由于红细胞比积低而引起血沉增快。 红细胞压积 正常情况:男:0.42~0.47女:0.39~0.40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值。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 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则降低。
增高: 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 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真 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
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减少: 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 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量计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您看化验单(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