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正常情况:儿童18~27mmol/L 成人22~31mmol/L CO2CP系指静脉血浆中碳酸氢盐和碳酸中所含CO2总量。增加:各种原因 所致的代谢性碱中毒(如幽门梗阻,缺钾,原醛,皮质醇增多症,肾毒瘤等)和 代偿后的呼吸性酸中毒(如肺心病等所致的高碳酸血症)。
标准碳酸氢盐(SB) 正常情况:动脉血浆 儿童21~25mmol/L 成人22~28mmol /L 静脉血清 成人22~29mmol/L SB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而AB受 呼吸因素的影响。正常情况下,SB~AB。SB与AB的差值可反映呼吸对血 碳酸氢盐的影响程度和性质。SB>AB表示CO2排出增多;AB>SB,表 示CO2潴留。 BB不受PCO2及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影响,但随Hb和S P浓度变化。BB减少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时BB则增高。 实际碳酸氢盐(AB) 正常情况:22~28mmol/L
临床意义同SB
缓冲碱(BB) 正常情况:45~55mmol/L
BB不受PCO2及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影响,但随着Hb和SP浓度变化。 增加:碱中毒。减少:代谢性酸中毒
剩余碱(BE) 正常情况:新生儿 -10~-2mmol/L 婴儿 -7~-1mmol/L 儿童 - 4~+2mmol/L 成人 -3~+3mmol/L
BE能较真实地反映血浆缓冲碱的增减程度。用酸滴定为碱剩余,以正值表示, 说明缓冲碱增多,固定酸不足。用碱滴定为碱缺乏,以负值表示,说明缓冲碱减 少,固定酸增加。
一氧化碳(Co) 正常情况:非吸烟者HbCO<0.02 吸烟者HbCO<0.10 中毒HbCO> 0.20 致死HbCO>0.50 增高:一氧化碳中毒。
肿瘤标志物检测
甲胎蛋白(AFP) 正常情况:成人 0 ~ 25 μg/L;婴儿(3周-6月) 0 ~ 39 μg /L。测定方法: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异常情况:
1.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明显升高,约有77.1%的患者AFP>500 μg/L,但也 有18%病人可无AFP升高,值得注意。
2.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患者AF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其水平常<300μg/L, 实际上大部分病人<100μg/L。AFP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损伤的 肝细胞再生而幼稚 化时,肝细胞便重新具有产生AFP的能力,随着受损肝 细胞的修复,AFP逐渐恢复正常。
3.生殖腺胚胎性肿瘤患者血清中AFP可见升高。4.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 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到高峰,一般在400μg/L 癌抗原50(CA50) 正常情况: 0 ~ 23 kU/L
CA50和CA19-9有一定的交叉抗原性,主要用于胰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的辅 助诊断和监测肿瘤的进展。
11.
1.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等胃肠道恶性肿瘤时血清cA50升高,特别 是胰腺癌患者升高最为明显。
2.肝癌,肺癌,子宫癌,卵巢癌,肾癌,乳腺癌等也可见cA50升高,因此 CA50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广谱肿瘤标志物。
3.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黑色素瘤,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有CA50 升高现象。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 正常情况:0 ~ 1.5 ng/ml
SCC是一种特异性很好的鳞癌肿瘤标志物,但敏感性较低,可作为子宫颈癌,肺 癌,头颈部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和预后监测指标。
1.子宫颈癌,肺癌,头颈部癌时,血清中SCC升高,其浓度随病情的加重而增 高。临床上还SCC还可用于监测上述肿瘤的疗效,复发和转移以及评价预 后。
2.肝炎,肝硬化,肺炎,肾功能衰竭,结核等疾病,SCC也有一定程度的升 高。
α-L-岩藻糖苷酶(AFU) 正常情况:369.5 ~ 422.1 μmo1/L·h
1.血清AFU升高主要见于原发性肝癌,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诊断 阳性率。AFU活性高低与肝癌的大小和AFP浓度无明显相关,可作为原发 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参考指标。肝癌术后观察血清AFU的水平,可用于监测 疗效。
2.肺癌、乳腺癌、子宫癌以及肝硬化、糖尿病也可见升高。3.妊娠期间, AFU升高,分娩后血清AFU迅速下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正常情况:ELISA 0 ~ 12.5 μg/L,RIA 0.6 ~ 5.4 μg/L
1.小细胞肺癌患者NSE水平明显高于肺腺癌、、肺鳞癌、大细胞肺癌等非小细 胞肺癌(NSCLC),可用于鉴别诊断,监测小细胞肺癌放疗,化疗后的治疗 效果,治疗有效时NSE浓度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复发时血清NSE升高。 用NSE升高来监测复发要比临床确定复发早4~12周。
2.神经母细胞瘤患者NSE水平异常增高,而Wilms瘤则升高不明显,因此测 定NSE的水平可用于上述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可用来监测神经母细 胞瘤的病情变化,评价疗效和预报复发。
3.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如嗜铬细胞瘤,胰岛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黑色 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患者的血清NSE也可增高。 血清肿瘤相关的激素测定 HCG 绒毛膜相关上皮细胞癌 ACTH 肾上腺皮质肿瘤
降钙素 甲状腺髓样癌和小细胞肺癌 生长激素 肋瘤、肾癌
抗利尿激素 未分化的小细胞肺癌 甲状旁腺素 大部分恶性肿瘤可见升高 TSH 甲状腺瘤
雌激素 卵巢颗粒层细胞癌
12.
游离脂肪酸(FFA) 正常情况:0.3~0.9mmol/L
增高:嗜铬细胞瘤,甲亢,乙醇中毒,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肝性脑病,长期 禁食,糖原累积病,Reye综合征等。
磷脂总量 正常情况:以P×25计 1.7~3.2mmol/L 以P计 1.7~3.2mmol/L 血清中磷脂主要包括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磷脂。血清磷脂水平与胆固醇有 关,正常人胆固醇/磷脂比值平均为0.94。的血磷脂升高;的血磷脂降 低。
增加: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慢性出血性贫血,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 化,甲减,肝硬变及阻塞性黄疸病人。
减少:低色素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及甲亢病人 总脂 正常情况:4~7g/L
增加:各种原因所致的高脂血症,脂餐后。
减少:营养不良,肝、肾、胃、肠疾病,甲亢,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消耗性 疾病,恶性肿瘤等。
过氧化脂质(LPO) 正常情况:荧光法 女3.5±0.53μmol/L 男3.3±0.49μ mol/L
LPO与衰老有关,亦与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新生儿视网膜病的 发生有关。在这些疾病时血水平 升高。
痰 液 检 查
颜色、性状 黄色提示呼吸道化脓性感染,见于化脓性支气管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 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红色或咖啡色因痰中含有血液或血红蛋白,见 于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铁锈色多因血红蛋白所致,见于细菌性肺 炎、肺梗塞等;棕褐色见于慢性充血性心脏病肺淤血、阿米巴肺脓肿;灰黑色 多因长期吸烟、煤矿工、锅炉工等。
量 大量咳痰为慢性炎症或空腔性化脓性病变,如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病程 中痰量减少表示有好转;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炎早期痰量不多。 气味 血性痰具有腥味,肺脓肿及晚期肺癌患者常有恶臭味。 支气管管型 正常情况:无
可见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纤维性支气管炎患者痰中。 白细胞 正常情况:少许中性白细胞。
呼吸道炎症时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支气管 炎、肺吸虫等。 红细胞 正常情况:无
痰中出现红细胞原因较多,可由肺、支气管出血所致,常见病因有支气管扩 张、肺癌等。
上皮细胞 圆形上皮细胞大量出现,见于肺部炎症或肺组织碎解;柱状上皮细胞增多
13.
见于支气管炎、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等;鳞状上皮细胞增多见于急性喉炎及上 呼吸道感染症。 心力衰竭细胞 正常情况:无
常见于心功能不全肺淤血者及肺炎、肺栓塞、肺出血等。
痰涂片染色 肺癌患者痰涂片染色,可见癌细胞。肺结核患者涂片可见抗酸杆菌。其 他肺炎细菌感染,痰涂片均可见到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
兰氏阳性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
维 生 素 检 测
维生素A,视黄醇 正常情况:0.5~2.1μmol/L
增高:婴儿特发性高钙血症,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维生素A中毒,应用口 服避孕药时等。
降低:维生素A缺乏症,甲减,肝、胃肠及胰腺疾病,慢性感染,播散性结核 病,类癌综合征,蛋白营养不良,应用胆酷胺、矿物油及新酶素等。 维生素B1,硫胺 正常情况:血清 0.0~75.4nmol/L 全血 41.5~108.9nmol/ L
增高:白血病,淋巴瘤。
减低: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慢性乙醇中毒,营养不良,甲亢,长期腹 泻,妊娠,心衰,剧烈运动,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硫胺不敏感性巨幼红 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6 正常情况:14.6~72.8nmol/L
维生素B6包括比哆醇、比哆醛和比哆胺三种存在形式。
降低:慢性乙醇中毒,营养不良,尿毒症,小儿惊厥,吸收不良综合征,妊娠, 糖尿病(尤其是妊娠糖尿病),应用青酶胺、左旋多巴、乙醇、异烟肼及 口服避孕药时等。
维生素B12,氰钴胺 正常情况:新生儿 118~959pmol/L 成人 162~694pmol /L
增高: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白细胞增多症,类白 血病反应,肝功能不全,药物性胆汁瘀滞,蛋白营养不良等。 降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吸收不良综合征,妊娠后期等。
叶酸,叶酸盐 正常情况:新生儿 15.9~72.5nmol/L 成人 4.1~20.4nmol/ L >60岁 4.5~27.2nmol/L 增高:肠盲袢综合征,恶性贫血。
降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甲亢,乙醇中毒,营养不良,吸收不良,妊娠,维 生素B1,B6,B12和C缺乏症,重症皮肤病,慢性腹泻,恶性肿 瘤等。
维生素C,抗坏血酸 正常情况:34~114μmol/L
降低: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症),血液透析,尿毒症,妊娠,脂痢,慢性乙醇 中毒,吸收不良,甲亢等。
14.
维生素D,24 正常情况: 25-二羟维生素D 成人5.0~11.8nmol/L 儿童3.1~ 10.8nmol/L 25-羟维生素D 夏季38~200nmol/L 冬季35~105nmol/ L 1.25-二羟维生素D 成人58~108pmol/L >60岁41~77pmol/L 增高:维生素D中毒,盼太阳过多,甲旁亢(24,25-二羟维生素D增 高)。
降低:甲旁低,假性甲旁低,慢性肾衰,无肾患者(以上情况主要为24,2 5-二羟维生素D降低),吸收不良,脂痢,维生素D缺乏所致骨软化 症,佝偻病,肝硬变,肾性骨病,纤维囊性骨炎,甲亢,应用抗惊厥 药、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及苯巴比妥等药物时。 维生素E,生育酚 正常情况:11.6~46.4μmol/L
降低:吸收不良,某些习惯性流产,胆汁瘀滞,脂痢,恶病质性贫血,早产儿伴 溶血性贫血,营养不良,高非饱和脂肪酸饮食等。 近年发现,维生素E具 有抗衰老,预防恶性肿瘤和防止过氧化脂质形成作用,并可防止缺氧状态 下血管壁过氧化脂质贮积,阻止动脉硬化的发展。 维生素K检测 正常情况:2.88±1.4nmol/L(X±ISD)
维生素K不足可见于一般吸收障碍包括膀胱纤维变、梗阻性肝脏疾病、胆结合 症、胰脏机能不全、上消化道的功能性疾病(如口炎性腹泻(sprue))。口服
抗
菌素治疗时能使结肠中产生维生素K的细菌死亡,因此也能导致维生素K不足。 维生素K制剂常用于治疗维生素K缺乏征。用维生素K常规治疗以预防婴儿出血 性贫血。维生素K也可作为香豆素和2,3二氢-1,3茚二酮中毒的解毒药。超过 药理剂量的甲基萘醌能导致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导致成人患心 脏病。
性 激 素 检 测
雌二醇总量(TE2) 正常情况:男30~133pmol/L 女 卵泡期 37~333pmol/L 排卵期 370~1850pmol/L 黄体期 185~888pmol/L 绝经期 37~110pmol /L
增高:女性性早熟(真性或假性),卵巢、肾上腺分泌雌二醇及其他雌激素的肿 瘤,男性乳房发育,肝硬变,应用克罗米芬、HCG后。 降低:Turner综合征,原发性或继发性卵功能减退等。
雌三醇总量(TE3) 正常情况:男性,未孕妇女 <7.0nmol/L 妊娠 24~28周 105~595nmol/L 29~32周 140~770nmol/L 33~36周 210~980nmol /L 37~40周 280~1225nmol/L
降低:高危妊娠,胎儿发育延迟,胎儿宫内死亡,贫血,营养不良,慢性肾衰,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您看化验单(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