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科版科学四上教参(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别的液体中。

第4课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一) 背景和目标

一些固体、液体和气体能溶解于水,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本课中,学生将探究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小苏打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什么不同。本课还将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学生对气体能溶解于水是缺少直观认识的。期望

通过这项研究,使学生认识到气体也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科学概念

●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 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

● 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 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 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二)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2个透明玻璃杯各装30毫升水、1根筷子、20克食盐分6小份、20克 小苏打分6小份、汽水1瓶、开瓶器1个、注射器1只附橡皮帽。 (三) 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食盐和小苏打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物品,而且比较相似。在两个装同样多水的玻璃杯中,把食盐和小苏打一份一份地分别加入

并搅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教科书用文字和插图对如何把食盐和小苏打分成等分,如何加入食盐和小苏打,什么时候进

行记录作了提示。实验是用食盐和小苏打溶解量的多少来比较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 第二部分: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为了便于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教科书选择了对汽水中的气体进行观察。打开汽水瓶时,汽水中有气泡冒出,对这一点

,学生是有生活经验的。使用注射器装汽水,用橡皮帽封住管口,推拉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汽水中气泡的变化。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气

体既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

课文中的小资料,与生活相联系,说明水中的动物、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四)教学建议

1.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3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对比实验。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要强调如何使对比过程公平。两杯水必须一样多,每次分别加入两个水杯

中的食盐和小苏打要一样多,要同时用筷子进行搅拌。而且,实验的过程尽可能科学规范,比如要等第一份加进去的食盐或小苏打完

全溶解后,才能加第二份,直到食盐和小苏打都不能再溶解了,再进行记录比较。对比实验的条件和过程要让学生充分讨论。

2.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应选用含气体量多的汽水。在开启之前,摇晃汽水瓶,观察里面的气泡,问学生:“这些气体是什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用注射器吸出1/3管汽水,用橡皮帽封住管口,推拉活塞,让学生仔细观察注射器里气泡的变化,认同气体确实可以溶解于水,并

初步了解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气压大小有关。

第5课 溶解的快与慢

(一)背景和目标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物质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液体是否被搅 动。在前几课的溶解实验中,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溶解的快慢问题,想到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溶解的快慢。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点

?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是搅拌,因为前面几课的实验中多次使用了搅拌的方法,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本课从“搅拌对溶解

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到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

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方糖的溶解?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过程与方法过程 。

科学概念

●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 设计“怎样加快方糖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14

为小组准备:2个透明玻璃杯、1根筷子、1个水槽、冷水、热水、食盐、方糖、溶 解快与慢记录表。

教师准备:方糖溶解快慢的记录表。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哪一个溶解得快

这部分选择前几课多次用到的食盐作为观察材料,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首先探究搅拌

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对比实验的方法是教科书教给的:把同样多的食盐放入同样多的水中,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观察它们溶解的

快慢。然后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的结果对比是十分明显的,学生很容易从实验中观察到: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食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教科书强调热水为60摄氏度,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两组实验强调只改变一个条件,为第二部分的

实验设计提供示范。

第二部分: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这部分实际上是模仿着进行对比实验的设计和研究。学生会自然地想到要加快方糖的溶解可以使用搅拌和热水的方法,可能还

有学生会想到把方糖碾碎。重要的是考虑怎样控制这些因素,让每一组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教科书还强调了如何选材、用多少水、

如何计时、如何记录等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比较科学、规范的对比实验活动的过程。最后的吃糖块比赛,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同样

强调了活动的规范性。 (四)教学建议

1.研究哪一个溶解得快 首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用什么方法可以加快溶解。学生会比较自然地谈到搅拌,再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样的实验可以证明

搅拌能加快溶解?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讨论教科书中的实验设计强调了什么,什么条件改变了,什么条件没改变,为什么只改变一

个条件。让学生对对比实验的意义有初步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严格地按教科书的设计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对比实验的过程,教师应

加强指导,使实验尽可能的科学、规范,甚至要注意到指导学生如何投放食盐,如何进行计时等。第二组实验,分别使用冷、热水,

如果使用的是原来的两个杯子,要强调把杯子里的溶液倒掉、洗干净,使用热水需强调安全。 2.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引导学生仿照前一组实验的活动设计自行去探究,先引导学生想出一些可能加快方糖溶解的办法,

15

再一一验证这些方法是否真

的能加快方糖的溶解。教科书中有一些提示实验注意点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回顾前一组实验的注意点,结合教科书中的问题提示,

让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相互合作,改正和完善设计方案。在学生的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和纠正,形成各小组的最后

研究方案。然后按设计方案严格进行操作。如果时间不够,每个小组可以只研究一个对溶解快慢产生影响的条件。

第6课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一) 背景和目标

这一课其实是研究常温下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在第4课学生已经发现食盐在水里的溶解不是无限的,那么,一杯水里到底能

溶解多少食盐呢?这一课中,学生将根据问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并通过对“100毫升水能溶解几克盐”这一问题的自主研究活动

,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同时获得“溶解度”“饱和溶液”的前概念。 科学概念

●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过程与方法

● 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经历简单的探究性实验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 严格按规范进行实验操作,实事求是地观察记录。 (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1个装100毫升水的烧杯、1根筷子、1个药匙、1张记录纸、1架天平、1袋精盐。 (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的开头创设了提出这个问题的情境:不断地加盐,不断地溶解,不可能吧?并很自然地提出了“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

力到底有多大”的问题。

教科书呈现了几个学生为一组,讨论如何开展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活动场面。希望学生像图中的学生一样对如何来

研究展开充分地讨论。一杯水是多大的一杯水?水中溶解了多少食盐,怎样进行称量和记录?这些问题是学生们会涉及的、也是必须

讨论的。

教科书中给出了一个不完整的研究计划的范例,以指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转化为可操作和可进行研究的问题,并指导他们围绕

16

研究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教科书以插图的形式对关键的步骤作了提示:图中呈放着四堆等量的食盐,提示学生要每次投入等

量的食盐,等溶解完了第一勺再放第二勺,溶解完了第二勺再放第三勺??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然后统计或算出一共溶解了

多少克食盐。

教科书还提示学生关注其他小组的研究结果:大多数小组溶解了多少克食盐?是怎么做的?溶解得最多的组溶解了多少克食盐

?溶解得最少的组溶解了多少克食盐?都是怎么做的?如果仔细分析产生不同研究结果的原因,就有可能引导学生观察注意到溶液的

“饱和”和“未饱和”状态。这或许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新问题。

教科书要求学生讨论如何回答“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期望通过前面的研究,意识到只有确定了一杯水的量才能给

出一个确定的答案,10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

最后,教科书提示把课堂上制成的盐水收集起来,以供下节课继续研究时使用。 (四)教学建议

1.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

教师可创设问题情景:把一小匙食盐倒入水里,搅拌几下,盐溶解了;再加一小匙食盐,搅拌几下,盐又溶解了;再加盐,再

搅拌??不断地加盐,盐能不断地溶解吗?在操作过程中自然提出这一问题。从节约时间考虑,每一次放的盐要多一些。

2.讨论如何研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会发现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很难着手进行研究,必须把它转化成可操作、可研究的问题

。让学生参考教科书插图中的问题进行讨论,重点解决:(1)一杯水是多少水?(2)如何加放食盐?(3)如何进行称量和记录?

这几个问题。对照教科书中的研究计划,讨论并制定本小组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经交流、改进、确认后,准备所需的相关材料。

3.做“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探究性实验

可以让学生先猜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然后提示学生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操作,进行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结束,引

导学生交流研究结果,溶解得最多的组溶解了多少克食盐?溶解得最少的组溶解了多少克食盐?大多数组溶解了多少克食盐?如果学

生都是按规范操作的,各组的结果应该非常接近,学生就有可能注意到溶液的“饱和”状态,甚至可能形成“溶解度”的前概念。

1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科版科学四上教参(4)在线全文阅读。

教科版科学四上教参(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15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