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一) 背景和目标
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把食盐放进水里会慢慢地化掉,把沙放进水里却不会化掉。一些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清楚究
竟什么是溶解。本单元第1课,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变化的不同,发现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学习使用
过滤的方法,并期望通过过滤发展对溶解和不溶解本质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科学概念
●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 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 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1个透明的玻璃杯、盛有水的水槽、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沙、1根筷子、1根搅拌棒、3张滤纸、1个漏斗、3
个烧杯、1个方座支架。 (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在这一课中,学生们要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去发现食盐、沙子和面
粉在水中的状态有什么不同。教科书又介绍了过滤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和面粉能否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
来。这一课将帮助学生发展他们关于溶解的概念以及观察和实验的技能。 第一部分:比较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教科书提了两组问题。第一组:怎样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呢?怎样描述沙在水中的状态呢?引导学生对这两种常见物质在水
中的变化进行细致的观察。第二组: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沙在水中
没有溶解?”引导学生关注两杯混合物的主要区别,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为了使实验现象对比明显,这里要使用淘洗干净的沙粒。
第二部分: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沙和食盐在水中的变化不同是明显的,面粉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问题,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到底更接近于沙还是食盐呢?引导学生
8
近一步进行观察和比较。
用过滤的方法,分别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教科书介绍了过滤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过滤实验发现只有食盐无法从
水中分离出来,而沙和面粉都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认识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一个新方法——过滤。
教科书最后的交流,指向溶解的科学概念,期望学生对溶解从原来的“说不清楚”到能够说出主要特点。
(四)教学建议
1.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里的变化
为了使对比更加明显,建议使用淘洗干净的沙粒。对于食盐和沙能否溶解于水里的问题,每个学生都知道答案。这项活动的重
点是要引导学生对变化的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教师要提醒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这里共有四个问题,怎样描述食盐在水中
的状态?怎样描述沙在水中的状态?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沙在水中
没有溶解”?引导学生关注两杯混合物的主要区别和特征。观察之后,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充分的描述,描述和观察可以相互促进。
2.观察比较面粉、盐和沙在水里的变化
面粉在水里的情况显然不同于食盐和沙在水里的情况。面粉这个材料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问题——面粉到底是溶解于水还是不溶
解于水的?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告诉学生两种观察方法,一是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中的颗粒。可以发现水
中的面粉颗粒,但不能够看到水中的食盐颗粒。二是静置后观察。可以发现沙和面粉都会沉降到水底,而食盐不会。这两种观察方法
指向溶液的两个特点——(1)溶质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2)溶液的稳定性。观察之后,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描述与讨论。
接下来,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种新的观察方法——通过过滤观察面粉、食盐是否溶解于水。这里的过滤实验,学生是第一次操作
,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解演示,特别是折装滤纸的方法要做示范。往漏斗中倒入液体时,要十分小心,让学生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漏斗
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应该要求学生明白并一定做到。
上述两个活动结束之后,应组织学生及时整理和归纳:我们对溶解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我们现在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物
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
9
第2课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一) 背景和目标
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
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
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科学概念
●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四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1根筷子、高锰酸钾、1个药匙、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沙。
教师准备:溶解记录表。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溶解的直观认识过程。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分两步,第一步是把几颗高锰
酸钾轻轻放入水杯中,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这一环节可让学生观察到高锰酸钾是如何逐渐分散到水中去的。第二步是搅拌以
后,观察高锰酸钾的水溶液,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注意到溶液是均匀的,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颗粒,而且高锰酸钾溶液不会自行沉
降。记录表中的内容提示学生重点观察溶解过程中的这些特点。然后通过与食盐进行比较,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
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理解溶解现象的本质。 第二部分:观察比较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
进一步观察比较高锰酸钾、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情况,并且完成相关的观察记录表,是对溶解现象观察的梳理和总结。至
此,学生应该能对溶解和不溶解进行判断,并能说出判断的依据。 (四)教学建议
1.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先让学生说一说,糖和盐可能是怎么溶解到水中去的。学生的描述是他们的初始想法,他们肯定非常想亲眼看一看物质是如何
10
分散到水中成为溶液的。教师出示并介绍高锰酸钾,教师的取放演示一定要规范。学生初次接触化学药品,要让学生先对高锰酸钾进
行观察和描述。实验之前,先观察相关材料,应成为一个习惯。观察高锰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静观高锰酸钾是如
何逐渐分散到水中去的。第二步是搅拌以后,观察高锰酸钾的水溶液。要引导学生借助溶解过程记录表对观察到的细节进行描述,这
些语言描述会越来越接近溶解的本质特征。这里让学生想象食盐在水里的溶解过程也是很有意义的,这是把刚刚建立的认识进行迁移 。
2.观察不同物质在水里的溶解
学生分别观察了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情况,接着比较它们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这是引导学生对先前
的观察和描述进行整理和概括。这里要充分发挥溶解记录表的作用,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变化进行客观、细致的比较分析,从中概括
出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使学生掌握对溶解
和不溶解进行判断的基本方法,并能说出判断的依据。
第3课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一) 背景和目标
提到溶解,学生总是先想到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而这一课,学生将制造几种液体与水的混合物,观察这几种液体能否溶
解在水中。这一课选用了一些学生生活、学习中非常熟悉的液体——胶水、洗发液、醋、酒精和食用油,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在水
里的溶解情况,发现有些液体可溶于水,而有些液体不溶于水,并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 科学概念
● 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过程与方法
● 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11
为小组准备:两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1瓶胶水、1瓶洗发液、1根筷子、1个小匙、1小瓶醋、1小瓶酒精、1小瓶食用油、3只装
水的试管、1个试管架。
教师准备: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于水的
教科书提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溶解的过程。第一个问题是它们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的?学生会发现胶水
和洗发液一开始是沉入水底,并蜷缩在杯底的。第二个问题是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学生可以清晰地发现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缓
慢扩散的过程,这可以使他们联想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扩散过程,并与之进行比较。第三个问题是搅拌之后,它们溶解了吗?学生会
发现胶水和洗发液可以形成稳定的水溶液,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第二部分: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教科书选用家中常见的三种液体作为研究材料,让学生经历预测——验证的研究过程。先让学生预测这三种液体在水中会怎么 样,然后把它们分别和水加入试管中,充分振荡后静置,再让学生观察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学生会发现,醋和酒精能
与水很好地混合在一起,它们能溶解于水,而食用油则浮在水面上,不能溶解于水。 最后的“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是对几种液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整理。 (四)教学建议
1.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谈一谈液体是否也能像食盐和高锰酸钾一样溶解于水。学生列举出几种液体后,提问:“那么液体
之间是怎样溶解的呢?”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胶水或洗发液在水里的溶解情况。指导学生观察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时,要充分利用教
科书中的问题提示、提醒学生注意,胶水和洗发液是怎么样进入水中的,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使实验
过程有明确的观察点。同样,观察后,要让学生描述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让学生预测醋、酒精、食用油三种液体在水中会怎么样,然后用实验进行验证。学生第一次使用试管振荡的方法,教师要做
好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醋和酒精如何扩散,充分描述醋和酒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涤剂的实验
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学生会发现,加入少量洗涤剂后,食用油也被溶解了,这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一些液体不溶于水,但可以溶解在
1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科版科学四上教参(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