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中固体充分加热后得到Fe2O3和MnCl2,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A
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从混合物中分离出Fe2O3的方法是: .
【安全预案】在实验过程中,若试管B中溶液已经开始发生倒吸,应立即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填写编号). a.移去酒精灯
b.取下B中盛有溶液的试管
c.将A、B间的导管从乳胶管中取出.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1.(15分)CuSO4和Cu(NO3)2是自然界中重要的铜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CuSO4和Cu(NO3)2中阳离子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 ,S、O、N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NO3﹣的立体构型是 ,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为 (填化学式).
(3)CuSO4的熔点为560°C,Cu(NO3)2的熔点为115℃,CuSO4熔点更高的原因是 .
(4)往CuSO4溶液中加人过量NaOH能生成配合物[Cu(OH)4]2﹣.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用箭头表示出配位键的位置)
(5)化学实验室常利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醛基的存在,乙醛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6)利用新制的Cu(OH)2检验醛基时,生成红色的Cu2O,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晶胞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0,0);C为(,,).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它代表 原子.
②若Cu2O晶体的密度为d g?cm﹣3,Cu和O的原子半径分别为r(Cu) pm和r(O) pm,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列式表示Cu2O晶胞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 .
6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2.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H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i.RCH2Brii.R﹣HC═CH﹣R′iii.R﹣HC═CH﹣R′
R﹣HC═CH﹣R′
(以上R、R'、R''代表氢、烷基或芳基等) (1)A属于芳香烃,其名称是 . (2)B的结构简式是 .
(3)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由E与I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反应同时生成另外一个有机副产物且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此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
(5)试剂b是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G存在顺反异构体
7
b.由G生成H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c.1mol G最多可以与1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1mol F或1mol H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均消耗2molNaOH
(7)以乙烯为起始原料,结合已知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
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
剂和反应条件).
8
2017年湖北省武汉十一中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D.《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
【考点】14: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分析】A.碳酸钙需要在高温下煅烧分解得到二氧化碳;
B.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和元素的颜色反应以及烟花中的添加成分有关; C.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都是纤维素; D.蒸馏的办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
【解答】解:A.碳酸钙需要在高温下煅烧分解得到二氧化碳,草莓棚中不能使用碳酸钙来产生二氧化碳,故A错误;
B.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和元素的颜色反应、烟花中的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有关系,故B正确;
C.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都是纤维素,故C错误;
D.“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设计蒸馏的办法,蒸馏的办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物质组成、结构与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9
2.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4种短周周期元素,其中Y、Z为金属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乙、丙、丁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反应关系(图中“一”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IA族 C.4种原子中,Y原子半径最小 D.W的阴离子可能促进水的电离
【考点】GS:无机物的推断;8J: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Y、Z为金属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发生反应,则应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可知Y为Na、Z为Al,乙为NaOH,丙为Al(OH)3,X应为N,甲为HNO3,W可为为S、Cl,则丁可能为H2SO4、HClO4,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率解答该题.
Y为Na、Z为Al、W为S或Cl,【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N、甲为HNO3,乙为NaOH,丙为Al(OH)3,丁为H2SO4或HClO4,
A.X为N,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F,故A错误; B.Z为Al,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故B错误;
C.4种原子中,半径最小的为N,Y为Na,原子半径最大,故C错误;
D.如W为S,对应的离子为S2﹣,水解呈碱性,可促进水的电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转化关系,本题突破口为乙、丙的反应,难度不大.
3.“分子机器设计和合成”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人类步入分子器件时代后,使得光控、温控和电控分子的能力更强,如图是蒽醌套索醚电控开关.下列说法错误
的
是
(
)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湖北省武汉十一中2017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