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途径
(1)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个人特长的事业。要使广大学生认识到,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要通过宣扬大学生中涌现出的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创业的勇气和信心,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以科技协会为平台,层层推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学生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学生在兴趣特长与专业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感受创业,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2)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a.以校内外创业基地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在于社会实践。学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一方面通过实习环节开展创业实践。专业实习是专业理论应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创业阶段实际操作过程,把校内外实习基地办成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让学生在这样的场所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另一方面,创业基地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等,形成了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b.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
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等,对于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只有在大学生当中造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人才破土而出。在教室里搞“创新创业”,只能算是纸上谈兵,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 1.1.2高校校园传媒的多样化发展 1.1.2.1高校校园传媒市场不断细分
(1)以迪安传媒为首的校园电视传媒已经渐入成熟
目前,在全国的大学校园食堂中,吊在天花板上的黄色塑料壳包装的电视传媒随处可见。随着以迪安传媒为首的传媒公司的不断融资,校园电视传媒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很难再进行
2
渗透。
(2)以德高中国为首的校园灯箱广告传媒正在席卷高校
在大学校园的大道旁,在宿舍区的楼道墙上,都能看到校园灯箱广告。在达到广告宣传的同时,也为夜间的校园添增了几道亮光。
(3)大型喷绘海报展板纷纷进入校园
以绚烂的色彩,强大的视觉效果,用喷绘海报的形式在大铁架或大展板上展出,来吸引在校大学生的眼球,从而达到广告所要的目的。但是由于需要这样的海报的活动相对较少,高校周围的印刷店面颇多,专做这一块的企业很少。 1.1.2.2高校校园传媒的优点
校园传媒为什么受到了企业的重视呢?为什么有这么多商家对于在校园传媒做广告乐此不疲呢?其实校园传媒有着其独特的特点。spiritco思备特校园营销策划机构以多年的校园媒体运作和校园公关活动经验分析了校园市场的特点:
(1)封闭性
在校大学生与电视媒体接触不多,信息多来源于广播和互联网,信息的普及和传播主要是靠同学间的口耳相传,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但却活跃的消费市场圈,产品的接受度和知名度主要依赖于其在高校市场内,也就是学生消费圈内的口碑,是利用关系营销手法的重要市场。
(2)容量大
资料显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连续扩招,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的人数将超过1600万,如果大学生年平均消费每人5000元,年消费将高达800多亿,对商家和企业来说,也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高素质的新型消费市场的形成,也将占据未来整个消费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大份额。
(3)开发成本低
目前,企业在校园的经营并非相当激烈,一个企业要进入校园市场比其在一般市场上抢占份额要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4)集中性
校园市场消费集中,企业能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这样花费的成本相对较低些。而且,有效的信息传达也比校园外市场上更迅速直接
(5)延续性
校园市场是有未来导向性的,具有连续性。企业占领这个市场不仅会带来短期的商品效益,而且,当代大学生一代拥有知识资本,以脑力劳动为主,崇尚品质生活,具有鲜明的品牌意识,是形成中国新生中产阶级和引领青年一族消费潮流的重要支柱,必将成为未来社会中消费的主导力量。
3
(6)文化的独特性
高等学校的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又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大众化和独特性综合的特点。新生代的高校学生热衷于各种时尚、潮流的“文化娱乐”方式,以此作为彰显自身个性的方式,这些都预示着高校市场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高校文化在普及的过程中,也将引发新一轮的文化消费的热潮,而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校园文化加速传播与扩展,这种趋势将会打破以往校园文化仅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存在的现象,并将全国各个高校的校园文化连成一个统一,互动,活跃的整体,使得文化消费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消费热点。 1.1.2.3高校校园传媒的发展现状
(一)校园传媒越发贴近学生生活
高校校园传媒依托于高校学子,校园传媒的受众面即为高校的广大学子,因此高校校园传媒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同时由于学生市场的长效性,源源不断的利润收入使得高校校园传媒在初期发展阶段受到了不少传统传媒企业的青睐。然而因为校园传媒完全不同于传统传媒的诸多特点,导致这些传统企业最后只能望而却步。
(二)校园传媒市场不断细分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经过一代代校园传媒人的摸索,校园传媒渐渐出现了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校园视频传媒领域的领头羊——迪案传媒有限公司;校园广告墙灯传媒的老大——德高中国有限公司。校园传媒俨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校园传媒繁荣的背后,也不难发现,校园传媒市场还没有彻底的细分,还存在大量的细分市场成为高校校园传媒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1.1.2.4高校校园角落传媒的出现与发展
(一)分众传媒成为传媒的主流
市场经济发展必然使商品进入成熟细分阶段,每一类的产品都必须找准自己的特定目标客户群,营销活动也必须针对目标客户群,才能避免浪费。传媒产业已经进入了细分时代。市场细分化运作已经成为传媒生存竞争及发展的基本策略,是媒介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和必由之路。中国传媒市场已经由大众传媒转向分众传媒时代,传统的大众传媒形式增长乏力、出现下滑,网络、杂志和DM广告等具有较高目标针对性的分众传媒得以迅速发展,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大众传媒,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角落传媒成为新的宠儿
从“现有开发程度”和“开发成本大小”两个维度来看,开发程度和成本均低的分众传媒为“角落传媒”和“桌面招贴”。
角落传媒包括洗手间广告,垃圾桶广告,快餐盒广告,商场广告灯等在内,将社会中一切可以利用的、人们注目率高的、容易被忽视的角落当做广告承载的媒介。
现有的桌面媒体,是以桌面为媒介,推出独创性的桌面口袋书、桌面杂志等广告
4
媒体,以各大高档咖啡厅、茶楼、会所、高档中西餐厅等为传播渠道的一种新型的分众媒体。
从“市场可进入性”的维度来对二者进行考量,可以发现:角落媒体因为其不引人注目的位置特性,投放广告相当于变废为宝,不令人反感。而桌面媒体由于其通道的特殊性,传播内容、传播时间均会受到诸多限制,进入门槛较高。
因此,角落传媒的发展前景巨大。由于角落传媒的现有开发程度不高,开发成本低和市场可进入性强,其市场价值将不可低估。
1.2理论分析
1.2.1无聊经济 1.2.1.1无聊经济理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财富的增多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社会主流观念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越来越“去中心化”。即“无聊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各类人群摆脱压力、打发时间、发泄情感的不二选择。“无聊经济”伴随着江南春的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而成为众多高智商者所追寻的商业机遇。人人网、开心网等借以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免费网络社交和网络游戏开发进入空前的爆炸时代;电梯、超市里的传媒广告,酒店大厅、发廊,甚至连烟酒店都随处可见的娱乐杂志。无聊经济正在以光速传播、更新、泛滥。
按照零点调查公司董事长袁岳的说法,无聊经济包含两层意思:1.以电脑游戏、社交为主的主动无聊经济;2.以电梯广告、车内广告为主的被动无聊经济。这两种无聊经济的划分是以消费者在“无聊”时间时的消费意愿为标尺。 1.2.1.2无聊经济的“有聊化”
不管是被动无聊经济,还是主动无聊经济,如何将这两种无聊经济转变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经济动力,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将是对无聊经济进行“有聊化”改造的根本着力点。当今被动无聊成为大家抨击无聊经济的主要方面,“硬销”的出现便是由于人们对于被动无聊产生的抵触态度。据了解,国内已有多个城市发生“以暴制暴”,砸毁电梯液晶电视的行为。可见,无聊经济在投放量、投放时间、投放内容上必须有所规范才能真正达到缓解日常生活压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平稳发展的作用。将无聊经济向“有聊化”引导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细分市场,找准目标人群。
分众传媒和江南春的成功在于对目标人群定位明确。当江南春开始摸索电梯液晶电视广告的时候,就已经锁定了高端商务人群。至于2005年7月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的上市,以及创造的1.72亿美元IPO记录,与当初分众传媒合理把握行业本质,细分市场从而迅速取得成功的经验分不开。
5
(二)以目标人群的需求为出发点,大胆创新。
无聊经济本身就是一种创意经济。只有源源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吸引受众者的眼球。1991年瓦尔公司的创意就是免费向政府提供的“都市厕所”。这种厕所以免费提供为名,得到允许在柏林的大小城区和火车站及地铁车站为瓦尔公司创造了不少广告空间。据了解,这种厕所内部还装有印着文学作品和广告语的手纸。厕所内外的公用电话也是瓦尔公司为人们打发无聊时光提供的便利。当然,瓦尔公司利用这一创意为公众提供便利时,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满的。
(三)注意节约资源和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无聊经济是信息社会特有的经济形式,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难免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源浪费情况。同时,由于网络免费渠道的发展,真正有用的信息却淹埋在大浪滔滔的垃圾信息里。无节制的网络膨胀给人们带来的,不是免费的打发时光,而是信息的大量挥霍和人们精神上越加深度的无聊感。
(四)注意对低俗文化的摒弃和传统文化的宣扬。
根植于草根文化的无聊经济,往往缺乏对广告内容的深入研究。为吸引眼球不惜以传扬暴力、色情文化为噱头。这种无聊文化对人们的身心也造成伤害,必须予以剔除。其次,信息无用化和形象视觉化的流行,阻碍了传统语言文化的发展。由于无聊文化的泛滥,人们注意力不断被形形色色的广告宣传所垄断,要点和图像取代了流畅的思考和语言描述,资料的碎片掩盖了无知,人们愈发缺乏一个共享的语言、语汇内核。
(五)包含无聊经济模式,加强立法引导。
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这在经济发展上属于中等收入阶段。借鉴韩国短时间内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做法,需要大力发展娱乐服务,其中就包括无聊经济。无聊经济在这一时期的产生是必然的,但是如何规范和利用这一新兴经济模式,守住基本道德底线是政府在现阶段需要作出的行动。
1.2.1.3新兴媒体“无聊价值”的核心竞争力
专家认为:“无聊”从心理学上分为主动无聊和被动无聊。主动无聊是人们主动选择的一种状态,它是人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工作之后,主动的希望寻求一种可以完全放松的状态,这时如果有外界信息对他们的状态进行干预,他们将会产生反感心理。而被动无聊则恰恰相反,它是人们主观上不希望,但现实环境等因素却让他们感觉到很无聊。新兴媒体“无聊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被动无聊”创造了营销奇迹。处于这一环境中的受众,通常会去主动的寻求打破无聊的方式。当在没有存在其他竞争性信息的传播载体的被动无聊环境中,人们会很容易被唯一传播载体所吸引。比如目前分众传媒、移动传媒正是利用在电梯口、交通工具这一无聊空间下,在没有其他竞争性媒体存在的环境下传递信息。
新兴媒体的“无聊价值”在于选择了人们“无干扰、无防范、无竞争”的“无聊时间”;在“受众无防备、无抵触”的“无聊空间”进行信息的传播,使得人们接受信息的排斥心理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挑战杯世安传媒创业项目策划书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