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磷 尾 气 净 化 技 术 课 程 设 计 应用案例。
综上所述,对于气体中单一组分的玩H2S、PH3杂质目前均有各黄磷尾气深度净化的难点在于脱磷,如何高效的脱磷是黄磷尾气净化研究的难点问题和突破口。催化氧化法净化黄磷尾气能够同时有效地脱磷、脱硫,整个工艺简捷、高效,并且失效后的催化剂易于再生,可重复利用,再生过程中可回收硫磺副产品和磷酸副产品,催化氧化净化后的黄磷尾气中,各种杂质含量分别低于1mg/Nm,可满足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对合成气的要求,是实现黄磷尾气综合利用的重点发展趋势。
33
黄 磷 尾 气 净 化 技 术 课 程 设 计
致谢
首先,感谢丁老师在此次课程设计中对我的指导。而这次《工业防毒技术》的课程设计,更是基于本学期课程的丁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就像在课堂中传授知识一样,丁老师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再一次非常耐心地帮助我们分析出现的问题,直到所有出现的问题都解决后才离开教室,这些教学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这也是本次课程设计最大收获之一。
课程设计是教与学必要过程,是对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验,尽管我们对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做课程设计过程中确实暴露了不少问题,例如对课本之外的工业技术很不了解,需要补充很多课外知识;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不全面,缺项、少项的问题;WORD文档格式编排混乱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后我向指导老师请教,老师不辞辛苦非常耐心的帮我分析问题,引导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很好地解决问题,并达到课程设计的要求。
我想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得益于丁老师的悉心指导,也在我的勤奋的努力下,我自身的实践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这一定会在下学期的毕业设计中为我增添很多助力,使我在接下来的毕业设计中表现出色。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要感谢我的小组成员李昶同学,在商讨过程中我们相互分享、交流自己的见解最终共克难关,解决问题。团队精神也是此次课程设计中最值得学习的地方之一。
最后,由衷的感谢所有课程设计老师对我的精心指导,感谢小组成员对我的帮助。
34
黄 磷 尾 气 净 化 技 术 课 程 设 计
参考文献
[1]陈善继.我国黄磷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综述[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6,(4):10-20.
[2]晏明朗. 磷化工发展必走创新和循环经济之路(1)—黄磷尾气回收净化利用[J]. 无机盐工业,2009,41(10):1-3.
[3]王学谦.黄磷尾气催化氧化净化新技术研发及理论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2007: 1-8.
[4]任永胜,刘军,李军.物理法净化工业黄磷综述[J].磷肥与复肥. 2009(1): 68-70. [5]赵长升,陈日辉. 电炉法生产黄磷的危险源辨识与防护[J].云南化工. 2006(6): 68-71.
[6]孙宝林,赵容.工业防毒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44-100.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工业防毒技术课程设计(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