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生物教案
3、建议学生在调查所确定的生态系统的现状时,也调查一下该生态系统的演变历史,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是良好的生态系统,人类应该如何让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 4、对学生的评价同样应包括知识方面,学生合作的态度,查询资料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爱护环境,遵守公德的情感态度等。 5、可组织部分学生利用其他一些途径,如网络、报刊杂志等进行调查。 6、在调查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辅导学生撰写科学调查报告。如果学生感兴趣,可组织学生开展“自制生态系统模式图”评比。 布置预习 让学生从互联网上或图书馆中寻找有关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的资料,了解这种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等,并作简要的分析。 的生态系统的组 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册上第13页的讨论与思考 课外查阅资料 教后反思
第 21 页 共 62 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生物教案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教研组名称 生物组 备课人 审核人 总 课 题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第二章 生态系统总课时 第 3 课时 4 和生物圈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课 型 观察与讲解 知识目标 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与特点 2、能力目标 开展调查,收集与分析资料,尝试撰写调查报告 4、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科学调查过程,感受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和生态系统之间密切相联的关系,树立生物和环境不可分割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与特点 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备课札记 一、引入 向全班同学介绍。 大家上节课对周围的生态系统作了调查。 二、交流与分析 提问:这次调查你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不足?想 想自己的调查过程有没有制定改进的地方? 提问:通过调查你能回答什么叫做生态系统?对照信 息库的内容,看看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三、认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学生分组讨论 展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的图片 课件:同上科普网第6页(生物美丽的家园(生态系统得概念和种类) 让学生通过课件认识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讨论:这些生态系统有什么共同之处?各自又有什么特点?结合图片,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第 22 页 共 62 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生物教案
农田、森林、草原、海洋、城市、荒漠、淡水、湿 地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而非生物部分都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不过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所占的比例有些差异。 如:①农田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的控制较多,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单一。遇他相比,城市生态系统尽管也受人为控制,但在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动植物种类的分布逐渐趋于合理,街道景观有乔木、灌丛、各种美丽的花卉。河道、湖泊的治理,山林的建设等也为动植物的生存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② 森林生态系统,得植物种类最丰富,群落结构最复杂,植物以高大的乔木为主。遇他相比,草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要少一些,而且以草本植物为主。 ③海洋生态系统中阳光、温度、盐度等影响着动植物的生活和分布,动物种类较丰富,植物多为微小的浮游植物。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生活着适应于淡水的动植物。而一些沼泽地、滩涂等地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也为许多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栖息地。 ④荒漠生态系统因为严重缺乏水资源,动植物种类极少,只生存着一些极耐旱的生物。 生物圈也是一个生态系统 第 23 页 共 62 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生物教案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 学生自己小结 有能力的同学课后完成DIY 备课札记 讲解: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这次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例如: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会随着大气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不会局限在某一个生态系统中;另外,动物经常会从一个生态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生态系统,,而植物会通过自己的种子、花粉,随着大气运动、水流、或动物携带等途径,从一个生态系统到达另一个生态系统。 讨论:你还可以列举出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吗?将查阅的资料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除了以上生态系统以外,还有北极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极少,生活在那里的只能是耐寒的生物。再如完全封闭的宇宙舱系统、人工水族生态箱、生态厕所、生态瓶、人工养殖生态系统等。 三、小结并完成作业 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与特点 教后反思
第 24 页 共 62 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生物教案
第二节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教研组名称 生物组 备课人 审核人 总 课 题 课 题 总课时 5 第 3 课时 第二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课 型 观察课 第二节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1、知识目标 (1) 说出“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的原因。 (2)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3) 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4) 选取多方面事例来阐明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2、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 (2) 通过短剧的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逐步培养模拟实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2) 关注我国的生态系统现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全球合作共同保护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模拟实验能够感受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生物圈及其唯一性。自制生态瓶的模拟实验。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第32页图文资料, 分析“生物圈Ⅱ号”。 观看多媒体课件 备课札记 一、引 入 复习提问: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分析讨论“生物圈Ⅱ号” 总结提出: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家园。利用课件,让学生简明地了解地球的圈层。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可达23Km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1Km的深处 } 厚度约34Km的圈层。 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地球遭受的劫难,引导学生思考并与科学家一起走进“生物圈Ⅱ号”。 提出问题:“生物圈Ⅱ号”由哪些部分组成?包含了哪些生态系统?(讨论1) 第 25 页 共 62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