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二、教学目标:
1.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入手,感受交通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交通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体会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的自豪感。
2.通过观察、调查等到活动,初步提高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 以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知道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交通,了解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和家乡交通的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理解交通运输的含义。
2. 衣食住行等与交通运输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识图、读图能力。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交通的认识程度,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
2.准备与交通有关的图片、音像资料等,比如家乡交通发展的图片、具体介绍资料等。 (二)学生准备:
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比如纸笔、照相机等。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开展调查对衣、食、住、行不同方面与交通运输关系的调查,感受交通运输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交通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体会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的好处。 2.培养搜集资料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感受现代交通给人带来方便和快捷。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理解交通运输的含义。
2. 衣食住行等与交通运输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能力。
2. 衣食住行等与交通运输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准备: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一)教师准备:
1. 了解学生对交通的认识程度,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 2. 搜集交通运输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二)学生准备:
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比如纸笔、照相机等。
1、调查自己或家人喜爱的服装的产地和购买地有什么不同?这和什么关系最大? 2、调查自己和家长喜爱的水果的产地?是怎样运到北京来的?
3、调查自己家中的一些生活用品的产地,想一想它们与交通运输有什么关系?
4、了解自己和家长或亲戚朋友都到哪些地方出差或旅游过,乘座什么交通工具,走的什么路线等? 发放调查表格
除填写调查表外还可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调查访谈的录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同学们知道今年的春节前后在我国的南方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 2.学生:雨雪灾害。
3.教师:有同学可能会问,这和我们今天学习的《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有什么关系吗?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两段视频,同学们看后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运送的是什么?二是为什么要运送?看完这两段视频后你怎样评价生活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视频1:因雨雪天气使铁路运输中断,大批外被滞留在广州火车站而不能回家过节。 视频2:因雨雪天气交通运输受阻,使发电用的煤、生活所必须的蔬菜、粮油等不能及时运输到,从而危及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生命安全。国家全力使道畅通,恢复交通运输。 4.学生:人、生活用品、粮食等。生活、工作需要这些物品。而本地又没有,只能从别的地方运送过来。交通运输非常重要。
5.教师:是不是只有在发生灾害时,交通运输才重要,平时我们就不重要了呢?课前老师让同学进行了调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并说一说交通运输的作用。 要求:注意倾听同学介绍内容,是利用交通运输来运送什么?他的感受和你的感受一样吗?你有什么不同意见?
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介绍比较好的同学代表本组汇报。比一比哪一组的发言最精彩。 教师深入到小组内去倾听学生的介绍,了解学生汇报发言情况,发现学生汇报中存在的问题和典型事例,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注意表扬组织比较好的小组,引导其他小组向他们学习。
6.学生:学生小组内介绍。
7.教师:下面就请各组的代表来分别介绍。 8.学生:学生介绍
9.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总结交通运输的含义: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就是交通运输。 (三)课堂总结:
人由于学习工作的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由于环境和资源的原因,我们需要其它地区的产品,其它地区也需要我们这里的产品,因此就产生了人交通运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离不开交通运输了。
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关注交通运输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五、板书设计
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 甲地 交通运输 乙地 人或物
生活离不开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来感受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体会四通八达的含义。通过识图知道我国的主要城市都有铁路相通,公路运输线路更是逐年增长,不但主要城市有高速公路或国道相通,国家正在实现村村能工程。从大城市乘飞机不但可以飞往国内的省会城市,而且还可以通往其他国家。
2. 培养看图、识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建立在我们国家发展的基础上,为我们国家的发展自豪。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识图知道我国的主要城市都有铁路相通,公路运输线路更是逐年增长,不但主要城市有高速公路或国道相通,国家正在实现村村能工程。从大城市乘飞机不但可以飞往国内的省会城市,而且还可以通往其他国家。
2.通过搜集资料来感受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体会四通八达的含义。 (二)教学难点: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学生看图、识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搜集有交青藏铁路的视频和文字资料。制作相关的课件。
2.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调查,如何搜集相关的资料,用什么形式来呈现自己的调查结果。
(二)学生准备:
体现我交通运输发展的有关资料。
收集家人或亲朋好友曾经到哪些地方去出差或旅游,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 查找“四通八达”的含义。
准备好调查用具、设计好调查的具体内容、想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同学们,你们谁能说说带四的成语? 2.学生:
四平八稳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3.教师:同学们可真棒!老师想再考考你们,谁能解释一下“四通八达”的含义是什么?它是形容什么的?
4.学生:四面八方都有路相通。形容交通方便,畅达无阻。
5.教师:我们今天的课题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我们来看一看我国的交通是不是四通八达。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1.请同学们看32页的这张图。还记得三年级我学习平面图时,学习的怎样在图中表示方向和实际景物吗?
2.学生:上北下南 用符号表示实际景物。
3. 教师:那我们来看张中国铁路交通图的图例。省级行政中心用什么表示,其它城市用什么表示?你能试着在图中找出几个这样的城市吗? 4. 学生:学生识图
5. 教师:同学们发现什么了吗? 6. 学生:这些城市都有铁路相通。
7. 教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我国的铁路分布有什么特点? 8. 学生:东部密集,西部稀少。
9. 教师:为什么呢?因为我西部的地势比较高东部比较平缓,就以青藏高原为例吧,它的平均海海拔高度有4000多米,而东部只200米左右。这在世界铁路史上都是难题,但我国克服了这个难题,修建了一条被称为“天路”的铁路。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关它的视频。 要求:这条路叫什么名子?修建它克服了哪些困难?修建它有什么意义?说一说你的感受。 10. 学生:青藏铁路 克服了海拔高和有长年冻土等一系列困难 促进西藏经济的发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展。
11.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结合34、35页的图说一说你们知道了什么,组长负责进行整理,并推选一名同学进行介绍。 12. 学生:学生自学。
13. 教师:教师深入到小组当中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4. 学生:学生汇报。 15.总结:
无论是公路、铁路、水路、还是航空运输,都在不断的发展,使我们的出行和生活更加的方便和快捷。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是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标志。 (三)家乡交通变化大
1.教师:课下每一组都对家乡交通的变化都进行了调查和资料的搜集。下面就用你想好的方式来展示一下家乡交通的“变”和“大”。 要求:
(1)先告诉同学你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2)介绍要求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语速适当。
(3)注意倾听,你认为同学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建议? (4)最好评选出你认为最好的小组。 2.学生:学生分组进行介绍。 一 卡 通: 城 铁: 公 交 车: 北京的桥:
3.教师织织进行客观的评价。注意对学生进行表达方式和方法的指导。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家乡的交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而骄傲和自豪吧! 五、板书设计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铁路 公路
航空 连接着祖国各和世界各地 水路 课后小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品社四下教案(首师大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