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 第一教时
教材:角的概念的推广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并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
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过程:一、提出课题:“三角函数”
回忆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它是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值来定义的。相对于现在,我们研究的三角函数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它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各门学科技术中都有广泛应用。 二、角的概念的推广
1.回忆:初中是任何定义角的?(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
何图形)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但它的弊端在于“狭隘”
2.讲解:“旋转”形成角(P4)
突出“旋转” 注意:“顶点”“始边”“终边” “始边”往往合于x轴正半轴
3.“正角”与“负角”——这是由旋转的方向所决定的。
记法:角?或?? 可以简记成?
4.由于用“旋转”定义角之后,角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1? 角有正负之分 如:?=210? ?=?150? ?=?660? 2? 角可以任意大
实例:体操动作:旋转2周(360?×2=720?) 3周(360?×3=1080?) 3? 还有零角 一条射线,没有旋转 三、关于“象限角”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往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讨论角
角的顶点合于坐标原点,角的始边合于x轴的正半轴,这样一来,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例如:30? 390? ?330?是第Ⅰ象限角 300? ?60?是第Ⅳ象
限角
585? 1180?是第Ⅲ象限角 ?2000?是第Ⅱ象限角
等
四、关于终边相同的角
1.观察:390?,?330?角,它们的终边都与30?角的终边相同
2.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一个0?到360?的角与k(k?Z)个周角的和 390?=30?+360? (k?1)
?330?=30??360? (k??1) 30?=30?+0×360?
(k?0)
1470?=30?+4×360? (k?4) ?1770?=30??5×360? (k??5)
3.所有与?终边相同的角连同?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S???|????k?360?,k?Z?
即:任何一个与角?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4.例一 (P5 略) 五、小结: 1? 角的概念的推广
用“旋转”定义角 角的范围的扩大 2?“象限角”与“终边相同的角”
第二教时
教材:弧度制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弧度制的定义,学会弧度制与角度制互化,并进而建立角的
集合与实数集R一一对应关系的概念。
过程:一、回忆(复习)度量角的大小第一种单位制—角度制的定义。 二、提出课题:弧度制—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 它的单位是rad 读作弧度
B C l=2r o 1rad A
o r 2rad r A
定义: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1弧度的角。
如图:?AOB=1rad ?AOC=2rad 周角=2?rad
1.正角的弧度数是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0
2.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 ??lr(l为弧长,r为半径)
3.用角度制和弧度制来度量零角,单位不同,但数量相同(都是0) 用角度制和弧度制来度量任一非零角,单位不同,量数也不同。 三、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抓住:360?=2?rad ∴180?=? rad ∴ 1?=
?180rad?0.01745rad?
180??? 1rad?????57.30?5718'
??? 例一 把67?30'化成弧度
?131??rad?67??rad 解:6730'??67? ∴ 67?30'?180282???? 例二 把?rad化成度
53 解:?rad?5335?180??108?
注意几点:1.度数与弧度数的换算也可借助“计算器”《中学数学用表》进
行;
2.今后在具体运算时,“弧度”二字和单位符号“rad”可以省
略 如:3表示3rad sin?表示?rad角的正弦
3.一些特殊角的度数与弧度数的对应值应该记住(见课本P9
表)
4.应确立如下的概念:角的概念推广之后,无论用角度制还是
弧度制都能在角的集合与实数的集合之间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例三 用弧度制表示:1?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 2?终边在y轴
上的角的集合 3?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解:1?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 S1???|??k?,k?Z? 2?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 S2???|??k?????k????,k?Z? 2?3?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S3???|???,k?Z? 2?
第三教时
教材:弧度制(续)
目的:加深学生对弧度制的理解,逐步习惯在具体应用中运用弧度制解决具体的
问题。
过程:一、复习:弧度制的定义,它与角度制互化的方法。
口答《教学与测试》P101-102练习题 1—5 并注意紧扣,
巩固弧度制的概念,然后再讲P101例二
二、由公式:??lr?n?r180 l?r?? 比相应的公式l?简单
弧长等于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与半径的积 例一 (课本P10例三) 利用弧度制证明扇形面积公式S?形弧长,R是圆的半径。
证: 如图:圆心角为1rad的扇形面积为:
R 弧长为l的扇形圆心角为
o
S
l
lR?12?212lR其中l是扇
12??R
2lRrad
∴S? 比较这与扇形面积公式 S扇???R2?12lR
n?R360 要简单
例二 《教学与测试》P101例一 直径为20cm的圆中,求下列各圆心所对
的弧长 ⑴
4?3 ⑵ 165?
4?3?10?40?3(cm) ?165(ra)d?11?12rad
解: r?10cm ⑴: l???r? ⑵:165??l?11?12?10?55?6(cm)?180∴
A o B 例三 如图,已知扇形AOB的周长是6cm,该扇形
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 解:设扇形的半径为r,弧长为l,则有
2r?l?6??r?21??? ?l?1 ∴ 扇形的面积S?rl?2(cm)2
2?l?2??r?1.5 例四 计算sin tan4
解:∵
?4?45? ∴ sin??4??sin45??22
1.5rad?57.30?1.5?85.95?8557'
?∴ tan1.5?tan85?57'?14.12
例五 将下列各角化成0到2?的角加上2k?(k?Z)的形式
⑴
解:
193193? ⑵ ?315? ?3?6?????
??315?45?360??4?2?
60 R=45 例六 求图中公路弯道处弧AB的长l(精确到1m) 图中长度单位为:m 解: ∵ 60???3
?3?45?3.14?15?47(m)
∴ l???R?三、练习:P11 6、7 《教学与测试》P102 练习6 四、作业: 课本 P11 -12 练习8、9、10
P12-13 习题4.2 5—14 《教学与测试》P102 7、8及思考题
第四教时
教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继而理解?角与?=2k?+?(k?Z)
的同名三角函数值相等的道理。 过程:一、提出课题:讲解定义:
1.设?是一个任意角,在?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x,y) 则P与原点的距离r?2.比值
yrx2?y2?x?y22?0(图示见P13略)
叫做?的正弦 记作: sin??xryr
xryx 比值 比值
??叫做?的余弦 记作: cos
yx叫做?的正切 记作: tan??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全部教案1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