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5 热泵机组就地控制投入正常后,全面对热泵组进行检查,之后切入“自动控制”状
态。
8.6.6 热泵机组投入后,检查低压缸进汽导管快开调节阀应自动关小,并维持中排压力与
主蒸汽流量对应纯凝工况一致。
8.6.7 热泵机组投入后,空冷岛根据排汽温度和凝结水温度,逐渐关闭各列进汽碟阀,保
证空冷岛的防冻要求。
8.7 热泵及热网加热器投、退,正常运行应遵守的原则:
8.7.1 供热系统的投入由值长统一协调,保证机组的负荷和循环水系统的稳定。 8.7.2 供热系统投入前各保护联锁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8.7.3 热泵机组有故障时该热泵机组严禁投入。 8.7.4 热网加热器泄漏或有故障时严禁投入。
8.7.5 热网加热器必须在水位计完好、报警信号及保护传动动作正常情况下投入。 8.7.6 热网加热器在投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加热器出水温升,加热器温度变化率控制
在3℃/min。
8.7.7 热泵机组或热网加热器投入时必须先投水侧,后投汽侧;停运时先停汽侧,后停水
侧。
8.7.8 停运后的热泵机组或热网加热器在启动时必须先进行水侧注水。
8.7.9 泄漏热网加热器在停运时,只有确认汽水侧完全隔绝后,方允许隔离汽侧疏水回
路。
8.7.10 在热网加热器正常运行中,应注意检查热网加热器系统有无异常振动和汽水冲击
声,检查疏水自动控制、加热器水位、进、出口水温以及上下端差是否正常。
8.7.11 热泵机组、热网加热器在运行中,经常检查其水质情况,发现水质恶化,立即停止
对应加热器或热泵机组。防止热网加热器管束泄露造成水质污染和热泵机组换热管束泄露使热溴化锂溶液串入系统造成设备的腐蚀。
8.7.12 在热泵机组投入和热网加热器投入时,要严密监视空冷岛进汽、凝结水、空气管温
度的变化,根据大气条件和环境温度,进行相应的切除散热段的工作,逐渐关闭各列进汽碟阀,保证空冷岛安全,防止空冷岛发生严重冻结事故。
8.7.13 热泵投入后循环水流量必须大于2000吨/小时,低于2000吨/小时,热泵保护动作
停运。
9 供热系统正常运行检查维护:
16
9.1 检查快关逆止阀、低压缸快开调节阀正常动作,阀门及油管道无漏油情况; 9.2 检查循环水回水过滤器前后压差小于0.03Mpa,压差大时进行过滤器排污清理。监视
循环水泵入口压力不小于0.2Mpa;
9.3 入口压力在0.20~0.45Mpa,低于0.20 Mpa应启动补水泵补水,高于0.45Mpa及时与
热力公司调度联系,必要时进行放水工作;(热泵投入时,入口压力取低限值) 9.4 检查热网循环泵及液偶、热网疏水泵、电机各轴承温度小于75℃; 9.5 检查各主、辅机冷却水及换热器运行正常; 9.6 投入一台备用热网循环水泵联锁;
9.7 保证空冷岛运行列的最小热负荷,主要监视其凝结水温度在正常范围,同时加强对空
冷岛的就地检查;
9.8 注意监视热网加热器汽侧压力、温度及水侧出、入口温度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分析
处理;
9.9 化学人员加强对供热凝结水水质监督,发现水质不合格时,应及时汇报、查找原因并
进行处理;
9.10 经常检查热网加热器出水温变化情况,根据室外气温将热网加热器出口水温调到热
力网要求的温度;
9.11 在供热工况下运行时,在保证机组热负荷及空冷岛不冻的前题下合理分配热、电负
荷;
9.12 发现热网加热器水位高或低时,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9.13 机组负荷变化时及时检查中排压力是否按规定调整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严格控制
主蒸汽流量不超过1100T/h,调整保持主机凝结水压力、除氧器和热井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9.14 经常检查汽、水管道和热泵机组与热网加热器是否有漏泄及振动情况,发现缺陷及
时通知检修人员进行处理;
9.15 供热期间每月对供热抽汽快关逆止阀进行一次活动试验,试验时要缓慢进行,活动
行程为10~20%;
9.16 定期对热泵溴化锂溶液进行取样化验,监视其运行状态;
9.17 定期检查旁路电动碟阀,每个旁路碟阀留有微量开度5%(调行程时必须注意),保
证其开关时不犯卡,能正常动作。 10 供热系统停运:
17
10.1 热泵机组停运:
10.1.1 根据机组负荷,环境温度和空冷岛运行列的凝结水温度,逐渐投入停用列,开启
其进汽碟阀。机组排汽压力降低2Kpa后,开始停用热泵机组;
10.1.2 当热泵机组驱动汽源调整门全关后,关闭5抽至热泵机组电动碟阀;
10.1.3 热泵机组根据自身逻辑控制进行调整,当溴化锂浓度降至50%,溶液泵、冷剂泵
都停用后,将热泵机组循环水旁路碟阀全开,热泵机组循环水进、出口门全部关闭。此时密切注意主机真空,如果真空下降快,空冷岛再投入一列散热器;
10.1.4 按热泵机组控制面板上“系统停止”键,检查蒸汽调整门应自动关闭;之后热泵
机组进入稀释状态,稀释运行检测到浓度在58%自动停冷剂泵;浓度在56%后延时5分钟自动停溶液泵;
10.1.5 切断热泵机组控制箱电源。 10.2
热泵停运注意事项:
10.2.1 若机房温度低于20℃且停机时间超过24小时,停机时必须将蒸发器冷剂水全部旁
通入吸收器;
10.2.2 关闭热泵机组各进汽阀;开启蒸汽系统疏水门泄压,防止蒸汽窜入热泵机组发生干
烧事故;
10.2.3 热泵机组停机及备用期间必须保持溴化锂溶液系统高度真空,并定期检查记录,
真空下降不合格时,需要厂家人员配合进行抽真空检查;
10.2.4 热泵机组停运期间,热泵机组凝汽器保持在真空状态,抽真空门保持开位。 10.3
热网加热器的停运规定:
10.3.1 根据机组负荷,环境温度和空冷岛运行列的凝结水温度,逐渐投入停用列,开启
其进汽碟阀。机组排汽压力降低2Kpa后,开始停用热网加热器;
10.3.2 缓慢关闭热网加热器的进汽调整门,控制热网加热器出水温度下降不大于1.5℃/
分,同时监视低压导汽管快开调节阀应逐渐开启;
10.3.3 热网加热器进汽调整门全关后,关闭热网加热器进汽电动门; 10.3.4 关闭2台热网加热器汽侧联通门和水侧联通门; 10.3.5 热网加热器做备用时,其水侧出、入口门保持全开位;
10.3.6 如需退出热网加热器水侧时应检查开启加热器汽侧空气门,检查有无蒸汽,否则查
明原因,待无汽后方可停运水侧;水侧不停时不允许退出水位高报警保护,如短时间停运热网加热器时,可以维持水侧运行;
18
10.3.7 如需关闭热网加热器水侧进、出水电动碟阀时,根据情况先降低循环泵转速,缓慢
关闭水侧进、出水电动碟阀,控制热网循环泵出口压力不超规定值,并根据情况调整热网循环泵转速。
10.4
供热系统停运的注意事项:
10.4.1 热网加热器退出运行时,严禁先停水、后停汽的操作。 10.4.2 热网加热器水侧投入时,各加热器水位报警投入。
10.4.3 热网加热器退出运行时严禁汽侧放水与负压系统形成通道,造成机组漏真空现象。 10.4.4 热网系统停运期间检查调整门前疏水器正常投入。 11 热网加热器系统的故障及处理: 11.1
热网加热器水位升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11.1.1 原因:
11.1.1.1 热网加热器管束泄漏或爆破。
11.1.1.2 供热疏水调整门误关、或疏水系统阀门误关。 11.1.1.3 热网疏水泵故障,出力降低 11.1.2 处理:
11.1.2.1 确证为热网加热器管束破裂,应及时退出泄漏加热器进行检修。
11.1.2.2 汇报值长将泄漏热网加热器进汽门关闭,开启放水门,关闭加热器水侧进出口
门,关闭凝结水疏水调整门及前后手动门。
11.1.2.3 供热疏水调整门故障应及时通知检修处理,开启旁路电动门进行调整。 11.2
热网加热器出水温度降低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11.2.1 原因:
11.2.1.1 热网加热器水位过高。 11.2.1.2 热网加热器进汽量减少。
11.2.1.3 机组负荷低,供热蒸汽量及参数低。 11.2.1.4 供热循环水量增加。
11.2.1.5 热网加热器内聚集不凝结气体。 11.2.1.6 热工仪表失灵。 11.2.2 处理:
19
11.2.2.1 维持热网加热器水位正常。
11.2.2.2 检查热网加热器进汽电动门及调整门是否误关。
11.2.2.3 循环水量增加,及时根据当时情况,调整进汽量,保持出水温度正常。 11.2.2.4 增加机组负荷,增大热网加热器进汽量。 11.2.2.5 检查开大加热器连续排空门。 11.2.2.6 联系热工人员检验测量表计。 11.3
循环水泵事故处理
循环水泵事故处理原则:在保证人身及机组设备安全的情况下,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保持供热循环水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11.3.1 紧急停泵条件: 11.3.1.1 泵组发生强烈振动。 11.3.1.2 电机冒烟着火。
11.3.1.3 清楚听到泵内有摩擦声、撞击声。 11.3.1.4 水泵出、入口管道大量漏水。
11.3.1.5 发生其它危急设备或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11.4
只有一台热网循环泵运行的紧急停泵操作:
11.4.1 启动备用泵。
11.4.2 迅速将故障泵转速降至最低。 11.4.3 手按事故按钮或点停故障泵操作开关。 11.4.4 汇报值长,汇报热力公司调度。 11.4.5 检查运行泵各部正常。 11.4.6 通知检修或电气处理。 12 供热系统其它规定: 12.1
空冷岛防冻工作:
12.1.1 机组供热期间严格按照供热抽汽流量与最小电负荷的关系进行调整。 12.1.2 供热期间直接空冷系统防冻措施仍然按照运行规程执行。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330MW供热规程(最终版后)(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