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又如何呢?在例题3.2中我们发现动量算符的本征函数是
fp(x)?(1/2??)?exp(ipx/?),所以
??? c(p)?fp??2???1???e?ipx/??(x,t)dx. [3.53]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量,我们赋给它一个特殊的名字和记号:动量空间波函数,?(p,t)。它其实就是坐标空间波函数?(x,t)的傅立叶变换 ? 根据Plancherel定理,后者又是它的逆变换:
?(p,t)? ?(x,t)?2?????根据广义统计诠释,对动量的测量得到结果在dp范围的几率是
22??????11?e?ipx/??(x,t)dx; [3.54] e?ipx/??(p,t)dp. [3.55]
?(p,t)dp. [3.56] 例题3.4 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处在?函数势V(x)????(x)中。对其动量进行测量,得到结果比p0?m?/?大的几率是多少? 解:(坐标空间的)波函数是(2.129式) ?(x,t)?m??m?x/?2?iEt/? ee?22(式中 E??m?/2?)。因此动量空间的波函数是
3/2?iEt/?m??iEt/???ipx/??m?x/?22p0e ?(p,t)? eeedx?22?????p?p2??01(查阅积分表求积分)。所以,要求的几率就是
2?p?30p0?11dp?22(p2?p0)??pp0??1?p??tan????22p?p0?p0????p0?11??0.0908 42?(再次查阅积分表求积分) 习题3.11 对谐振子基态,求出其动量空间的波函数,?(p,t)。对此态测量动量,发现结果处于经典范围(具有相同能量)之外的几率是多大(精确到两位数)?提示:数值计算部分可查阅数学手册中“正态分布”或“误差函数”部分,或者使用Mathematic软件。 习题3.12 证明
?????dp. [3.57] ??i?p??提示:注意到xexp(ipx/?)??i?(d/dp)exp(ipx/?)。
则,在动量空间,坐标算符则可表示为i??/?p。更普遍的有
x?????????????Qx,???dx,???i?x??Q(x,p)?????Q?????,p??dp,????i?p??? 在坐标空间; [3.58]
在动量空间.原则上,可以像在坐标空间一样在动量空间进行所有的计算(当然并不总是很简便)。
3.5不确定原理
在1.6节部分我们曾讲述过不确定原理(以?x?p??/2的形式),而且在习题你们曾多次验证过它。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证明过它。这一节我们来证明不确定原理更一般的形式,并探讨它的的蕴涵。论证很优美,而且相当简洁,请细心体会。
3.5.1普遍不确定原理的证明
对于任意一个可观测量A,我们有(3.21式):
2?A???A???A??A???A?ff,
??A?。同样地,对于任何另外一个可观测量B,有 式中f?A2??B?. ?B?gg, 其中 g?B????因此(由Schwarz不等式,3.7式)有,
22?A?B?ff那么现在对于任意一个复数z,
gg?fg222. [3.59]
2?1? z??Re(z)???Im(z)???Im(z)???(z?z?)?. [3.60]
?2i?因此,令z?fg,
22?1? ?????fg?gf?? [3.61]
???2i?2A2B2但是
fg? ???A???B??B???A???A?B?B?A???AB??A??AA
?B????B????B
????B ??AB???B ?AB???A?B???AB?? ?AA?AB?AB
???AB. ?AB类似有,
???AB, gf?BA因此
式中
???BA?,B????A??, fg?gf?AB?????,B???BA???AB?? ?A是两个算符之间的对易关系(2.48式)。结论:
2
?1????? [3.62] 22?A?B??A,B.??? ?2i?
这就是(普遍的)不确定原理。你或许会认为i使得这个式子无价值 — 等式的右边是负。其实不然,因为两个厄密算符的对易式本身具有i因子,因此两者相互抵消。17
??(?/i)d/dx)举例来说,假设第一个可观测量是坐标(?,第二个是动量(B。A?x)
在第二章我们曾算出它们的对易式(2.51式):
?,p???i? ?x所以
?1????22 ?x?p??i?????,
?2i??2?或者,因为标准差由其本质是正值, ?x?p?22?. [3.63] 2这就是最初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但是现在看来它只是更普遍理论的一个应用而已。
事实上,对每一对其算符不对易的可观测量的都存在一个“不确定原理”— 我们称它们为不相容可观测量。不相容可观测量没有共同的本征函数 — 至少,它们不能有完备的共同本征函数系(参见习题3.15)。相反,相容(可对易的)的可观测量却可以有共同的本
18
征函数系。例如,对氢分子来说(我们将在第四章遇到),哈密顿、角动量的模平方以及角动量的z方向分量是互相相容的可观测量,我们可以构造这三个量的共同本征函数,并以它们各自的本征值来标记。但是没有既是坐标的又是动量的共同本征函数,因为这两个算符不相容。
注意,不确定原理并不是量子力学中一个额外的假设,而是统计诠释的结果。你或许感到奇怪,它在实验室是怎么起作用的呢 — 为什么就不能同时确定(比方说)一个粒子的坐标和动量呢?你当然可以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但是测量本身使波函数坍塌为一个尖峰,这样波的傅立叶展开中波长(动量)分布范围很宽。如果你此时再去测量动量,这个态就会坍塌为一个长正弦波,(现在)具有确定的波长 — 但是此刻的粒子已经不再处于第一次测量
19
时你得到的位置。这样问题是,第二次测量使得第一次测量的结果无效了。只有波函数同时是两个力学量的本征态时,才有可能在不破坏粒子的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次测量(这种情况下第一次坍塌不改变任何事情)。但是,一般来说,这只是在两个可观测量相互对易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1718
???Q?)更确切地说,两个厄密算符的对易式本身是反厄密算符(Q,而且它的期望值是虚数(习题3.26)。
?这对应着以下事实,非对易的矩阵不能同时对角化(即它们不能被同一个相似变换变为对角矩阵),而对
易的厄密矩阵可以同时被对角化。见A.5节。 19
波尔在努力探索(例如)对x的测量破坏先前已经存在的p的值的机制。问题的关键是想要确定一个粒子的位置就必须用某种东西对它作用——比方说,光照射。但是你无法控制这些光子传递给粒子的动量。现在你知道位置了,却没法再知道动量了。他和爱因斯坦著名的争论中包含了许多趣事,详细展示了实验限制如何影响不确定原理。见P.A.Schilpp所编《哲学科学家爱因斯坦》Tudor, New York (1949)一书中波尔的文章。
*习题3.13
(a) 证明下列的对易关系等式:
?AB,C??A?B,C???A,C?B. [3.64] (b) 证明
nn?1 ??x,p???i?nx.
(c)对任意函数f(x),更一般的证明 ?f(x),p??i?df. [3.65] dx
*习题3.14 证明著名的 “(名副其实的)不确定原理”联系着坐标(A?x)的不确定和能量(B?p2/2m?V)的不确定: ?x?H?
?p. 2m对于定态这个并不能告诉你更多 ? 为什么?
?和Q?习题3.15 证明两个非对易算符不能拥有共同的完备本征函数系。提示:证明如果P?]f?0。 ?,Q拥有共同的完备本征函数系,则对于希耳伯特空间的任意函数有[P
3.5.2最小不确定波包
我们曾两次遇到波函数达到坐标-动量不确定原理限制极限(?x?p??/2)的情况:谐振子基态(习题2.11)和自由粒子的高斯波包(习题2.22)。这就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什么是最一般的最小不确定波包?回望对不确定原理的证明,我们注意到在两个地方出现不等式:方程3.59和方程3.60。假定我们令其成为等式,看看能从中告诉我们?的哪些信息。
对于某些复数c(见习题A.5),当一个函数是另一个函数的倍数:g(x)?cf(x)时,Schwarz不等式变成等式。与此同时,我们舍去方程3.60中的实数部分z;此等同于如果
Re(z)?0,即 Refg?Re(cff)?0。ff必是实数,这就意味着常数c必须是纯虚数—我们将它表示为ia。因此,对最小不确定成立的必要充分条件就是
g(x)?iaf(x), 式中a是实数. [3.66]
对于坐标-动量不确定原理来说这个判据为
??d??p???ia?x?x??, [3.67] ?idx?这是一个作为x的函数?的微分方程。其一般解(习题3.16)是:
?e. [3.68] ?(x)?Ae显然,最小不确定波包是一个高斯波包 — 而且我们之前遇到的两个例子都是高斯波包。20 习题3.16 求方程3.67的解。注意x和p都是常数。
?a?x?x?22?ipx?3.5.3 能量-时间不确定原理
20
注意这里只有?对x依赖才是有有关的—“常数”A,a, x,和p可能都是时间的函数,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演变而偏离最小形式。我所能断言的是如果在某个时刻波函数是x的高斯函数,则(在这个时刻)
不确定之积是最小的。
坐标-动量不确定原理常写成下面的形式
?; [3.69] 2对全同体系进行重复测量结果的标准差来说,?x(x的不确定度)是一个不严谨的标记(粗
?x?p?略的语言)。21方程3.69经常和下面的能量-时间不确定原理伴随出现: ?t?E??. [3.70] 2的确,在狭义相对论里,能量-时间的形式可以被认为是坐标-动量版本的的一个推论,因为x和t(或者说ct)在坐标-时间4-矢量里一同变换,而p和E(或者说E/c)在能量-动量4-矢量里一同变换。所以在相对论理论里,方程3.70应该是方程3.69的一个必要的伴随式。但是我们不是在讨论相对论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显然是非相对论的:式中赋予x和t非常不同的立足点(在同一微分方程中t是一次导数,而x是二次导数),并且方程3.70显然不被方程3.69所隐含。我们现在的目的是导出能量-时间不确定原理,并且在推导的过程中使你相信,它实际上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它与位置-动量不确定原理表面上的相似之处实际上让人相当误解。
首先,坐标、动量和能量都是动力学变量 — 是体系在任何时刻都可观测的特征。但是时间本身不是动力学变量(在任何情况下,在非相对论中都不是):你不会像测量坐标和能量一样去测量一个粒子的“时间”。时间是一个独立变量,动力学量是它的函数。特别地,能量-时间不确定原理中的?t不是对时间测量所收集数据的标准差;粗略地讲(一会儿将对此做出更精确的解释)正是时间让体系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当测量一个体系变化有多快时,我们来求某个可观测量的期望值对时间的导数,Q(x,p,t):
?dd????Q????. Q??Q??Q??????Q
dtdt?t?t?t由薛定谔方程
i?????H? ?t(式中H?p22m?V是哈密顿)。所以
?d1?1?Q???Q??H?Q???QH??.
dti?i??t????HQ??Q???,所以有 ?是厄密算符, H但是H
?di?????QQ?H,Q?. [3.71] ??dt??t
在算符不显含时间的通常情况下,它告诉我们算符期望值的变化率决定于此算符与哈密顿
?对易,则Q是常量,在这个意义上Q是一个守恒量。 ?与H量的对易式。特别地,如果Q现在假设我们在广义不确定原理中(3.62式)令A?H和B?Q,并且假设Q不显含
时间:
?1??????1?dQ?????dQ?22H,Q???? ?H?Q????????. ??2i??2iidt??2??dt?或者,更简洁地,
21
2222不确定原理的许多不经意的应用实际上基于(常常是无意的)完全不同的—有时候并未被证明是正确的—对“不确定”的测量。相反地,一些精辟严密的论征会用到对“不确定”的另外定义。见Jan Hilgevoord, Am.J.Phys. 70,983 (200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量子力学课件第三章(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