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生礼仪——生育习俗(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干》中的两句:“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ti,婴儿的包被),载弄之瓦”。故后人称生男生女为“弄璋弄瓦”。璋即圭璋,是一种宝玉,为春秋时功臣朝见王侯时所执,使男婴弄璋,是希望他长大后做官。瓦是古代妇女纺织时用的纺锤,让女婴弄瓦,有从小就培养她勤于纺织的寓意。

先秦时期还有习俗:新生儿出生,如果是男孩,应在门左挂一张木弓,象征男子的阳刚之气;如果是女孩,则在门右挂一块手帕,象征女子的阴柔之德。

福建泉州旧时生男要马上到祖祠去燃放鞭炮,有的甚至鸣火铳,以示向祖先报喜。在家门口或庭院则摔“土结”(一种建筑用的泥土坯块),意在祈求日后幼儿好养育,长大有胆略。生女则缺乏如此热烈气氛,而且所送礼品也有别,亲友一般仅送鸡蛋,不送线面,以免有连续不断生女之嫌。

有的地方在清代甚至还有溺女婴之陋习。山西民间将生男称为“大喜”,也称“弄璋之喜”;生女称为“小喜”,也称“弄瓦之喜”,有些人家生男后,往要在大门口用大幅红布上书“弄璋之喜”挂于门楣上,以向外传递信息,光耀门庭。

山东青岛地区在孕妇平安分娩后,家里要办的第一件事是“挑红”,就是在大门上挂一块红布,告示乡邻孩子已经平安降生了。莱西等地还要在屋门上挂一桃枝,桃枝上用红线系着葱、枣和栗子,寓意孩子将来聪(葱)明,早(枣)日成家立(栗)业。“挑红”实际起着报喜的作用,乡邻们见到“挑红”后,即主动到产妇家贺喜,俗称“看欢喜”、“送汤米”,礼品多为鸡蛋和红糖。

在安徽徽州,婴儿顺利落地后,男家要备水酒、红蛋送外婆家报喜。黄酒满壶,壶嘴朝前为男,壶柄朝前为女,一看便知。亲族中每户,分送鸭蛋四个或八个、十二个,许双不许单,折半时也必须是双数。黟县的习俗是生女儿则默不作声,生男孩,常点放鞭炮,焚香祭祖,并染红鸡蛋,填写红单,由男人送至岳家报喜,接受亲戚和邻居的祝贺。

广东客家地区生男则送黄酒两瓶,大公鸡一只,生女则送红鸡蛋7个,母鸡一只,外婆舅妗见到礼物便知生下是男的还是女的,回赠的礼物称“开生”。

山东蓬莱生男孩带公鸡去报喜,生女孩报喜用母鸡;邹县生男孩报喜用一本书,生女孩报喜用一朵花。

山西高平的习俗是生了小孩的当天,女婿要到岳父家报喜。一般都要坐车,左手抱喜锅。喜锅里放着桃枝艾叶;右手托鸡,生男用大红公鸡,生女用有色母鸡;鸡腿上系一小条红布。而江苏无锡旧法除向娘家报生外,还在第二天给婴儿服三黄汤(用大黄、黄连、黄芪煎汤),用以泻瘀积、祛肠热、清胎毒。

6

湖南的习俗是由婴儿之父带一只大雄鸡、一壶酒和一篮鸡蛋去岳母家报喜。如生男,则在壶嘴插朵红花,如生女,则在壶身贴一“喜”字。岳家立即备宴,招待女婿和乡邻。长沙的习俗是生男孩带公鸡,生女孩带母鸡,岳家无需问便知生男生女了。

湘鄂一带保存下来的较为古朴的生育习俗。在湘南、湘西、鄂西、鄂南等地,在湘南、湘西、鄂两、鄂商等地,传承着一种古老朴素的育儿风俗:送祝米(也称“送粥米”或“送鸡米”)。小孩出生后,其父或家人赶紧带上礼物去岳父母家报喜;岳父母家再约定日子,邀集一些亲友挑着喜物前来女婿家祝贺,称为“送祝米”。所谓“男家不报喜,女家无祝米。”

送祝米的喜物与礼仪,往往因地(民族)而异,各有独特的风采。

湘南的—些地方,到岳父母家报喜的喜物多半为鸡。岳父母只要看看来人带来报喜的是公鸡或者母鸡,就知道女儿生的是男孩或女孩。回礼的时候,恰好相反,带来公鸡则回送母鸡,带来母鸡则回公鸡。不过,无论是送公鸡或母鸡,娘家一般多回送母鸣(当地俗称“鸡婆”)。因为鸡婆好吃,营养价值高,对坐月子的人恢复健康、多发奶水都有益。

湘西花垣一带苗族地区,送祝米的礼物有蛋、鸡、银饰、摇篮背裙等,有的给产妇补养身体,有的则供抚育婴儿。而送祝米的人以女客为主,大半是产妇的姐妹、婶姨、姪女等;成年男客——充当“挑夫”。按照“夜郎”古俗,女人生孩子的“底细”,是不能让男子汉知道的;男人“送祝米”也是被人耻笑的。纵是当作“挑夫”去了,也不能进入产妇房内,更不能和“月婆子”交谈。吃过晚饭后,“挑夫”只能在歌堂听歌,或睡觉。必须服从母系公社时期遗留下来的习俗。

浙江绍兴——旧时这一天要敬桥神,家人手捧几斤面路过三座桥,回家后将“过桥面”吃完,认为如此可以保证产妇母子(女)平安,像长长的面条那样健康长寿。

福建漳州——孩子一出生,孩子的爷爷立即到花圃里摘回一个石榴(驱邪匡正),切开放在盘子里,供奉祖宗牌位前,一方面向自己的列祖列宗报告家族得以繁衍的喜讯,另一方面祝孩子健康成长。

洗三——又叫“三朝”。从唐代始,上自宫廷,下到民间,都广泛流行三日洗儿的风俗。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皇太子李亨(即唐肃宗)的妻子郭氏生子李豫,三日洗儿时,玄宗亲自前来,赐金盆洗浴。新生儿看起来身体“挛弱”,保姆于是换了一个体格健壮的孩子冒充皇孙,没想到玄宗一眼就看出不是龙孙。于是将真的皇孙抱来,玄宗大喜,?向日视之,曰:‘福过其父。’帝还,尽留内乐宴具,

7

顾力士日:‘可与太子饮。一日见三天子,乐哉!?

宠臣王毛仲妻李氏诞育三日洗儿,玄宗命高力士赐以酒食、金帛,并命其子为五品官。

“非常”的洗儿。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正月初一,安禄山过生日时,玄宗和杨贵妃赏赐了许多礼物,“后三日,召禄山人内,贵妃以绣绷子绷禄山,令内人以彩舆舁之,欢呼动地。玄宗使人问之,报云:‘贵妃与禄山作三日洗儿,洗了又绷禄山,是以欢笑。’玄宗就观之,大悦,因加赏赐贵妃洗儿金银钱物,极乐而罢。”王建《宫词》也有“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的描写。

所谓“洗儿钱”,当与婚礼上使用的“撒帐钱”类似,也是一种特制的喜钱。白居易庆贺谈弘谟外孙洗儿诗称:“玉芽珠颗小男儿,罗荐兰汤浴罢时。”又称:“洞房门上挂桑弧,香水盆中浴凤雏。还似初生三日魄,嫦娥满月即成珠。”诗中提到的“兰汤”、“香汤”,都表明洗儿不是用清水。孙思邈称“儿生三日,宜用桃根汤浴”,桃根汤是用桃根、李根、梅根各二两,以水煮20沸,去滓,用以洗浴,能够“去不祥,令儿终身无疮疥”。可为了解三日洗儿风俗提供参考。宋代流行产后三天为婴儿举行“落脐炙囟”的仪式,称为“洗三”,其含义是表示新生儿完全脱离了胎儿期,从此正式踏上了人生的旅途。

依礼俗,这一天给新生儿第一次洗澡,具有许多的礼仪——洗澡盆、洗澡水、洗澡的主持人。

洗澡盆——富贵之家用描金的五彩盆;普通人家用铜盆。

洗澡水——又称长寿汤。旧时多在水里放些物品,如艾草、槐树条等,据说可以杀菌,使孩子以后健健康康;有的放葱、钱币,据说可以使孩子聪明、富贵

8

发财。

主持人——多有当地中年妇女担任,一般是儿女双全、德高望重的“全福人”。 活动从祭神开始,香案,供奉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等。程序——全福人抱孩子入水,其他亲友则在旁以尊长先后顺序“添盆”——向水里添扔金银、钱币、桂圆、花生、枣子等;全福人一边搅水,给孩子洗澡,嘴里不停地念着祝词,称“搅盆”——“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作知州”。完毕,酒宴招待。其中面条——长寿面是必不可少的。

湖南衡阳洗三特别礼俗——“出天行”——“接生娘子”抱着“毛毛”先拜祖宗,后拜天地。出大门时,有人撑一把清油纸伞,站在大门口的屋基上;“毛毛”的姑姑、姨姨(或伯母、婶母)二人各拿一个檑杵,一把蒲扇,一边在廊柱上拍打着,一边唱着《胆大歌》:

毛毛抱怀中, 三朝出天行, 撑起遮天清油伞, 檑杵敲门壮大胆。 唆岩鸾,岩鹰唆, 唱起胆大歌。 男儿胆大好进学堂,

女儿胆大好遇家(ga)娘(即婆婆), 天不怕,地不怕, 能同雷公打得架。 ……

“作三朝”不分性别,不论贫富,一律平等,高唱《胆大歌》,一样红火、热闹;《胆大歌》中既唱男该,也唱女孩,一样地进行鼓励。这种朴素的平等思想与中原文化中的等级森严的陈腐观念截然相异。

与中原洗三相比,湘南“洗三”礼仪——“出天行”的重点不在“洗”上,而在于“出”亦即“闯”的上面。抱着才出世的“毛毛”,出大门站在台基上,边喊边打地“出天行”,给尚未涉世的“毛毛”壮胆,为其日后的出闯助威。

这种古朴的礼仪及浪漫的歌谣,既表现出湖南人特有的火辣辣的倔强性格,也体现了湖湘文化的“冲决罗网”的战斗情调。《胆大歌》中的“天不伯,地不伯,能同雷公打得架”正是这种犟劲性格及湘楚文化生动形象而又深邃的真实写照。

9

5月16日 命名

命名的习俗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里,已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化。但实际上无论古今,对于命名的时间都没有十分严格的规定。

人之所以要命名,据东汉著名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说: 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命。

姓名本是代表人的一种符号,是一种称谓符号,姓名与本人本无必然联系,但由于它是人的代号,人与姓名也就有了联系。因此,孩子名字的好坏,关系重要。民间普通认为,名字与人的命运有很大关系。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人的名字有小名和大名(官名或学名)两大类。 山东青岛地区民俗,给孩子命名也是“过三日”的一项内容,乳名(小名)多是由祖父母或父母等长辈提前起好,在这天向亲友宣布,入学时请老师或识字解文的人起官名。

安徽徽州一般也是在“三朝”给孩子取名,也有不拘时日,一般宜早不宜迟。 湖南浏阳地区也有“三朝”送号的习俗,邻里亲友将取定的男婴字、号名用正楷书于红纸上,额以?恭惟某某夫妇喜得文郎志庆?或?恭惟某某老大人喜得文孙志庆?之类的贺词,在鞭炮声中贴于厅屋正梁两端墙上。因屋场、族人等情况不同,有同时送几个号的。清代以前,生女婴不道号。民国以后,也有给女婴送号的,但只送一个名字,一般是?闺字某某?。

在江苏无锡,给孩子取名字还要排八字,视八字中五行缺哪一行而定。一般取所缺一行的偏旁命名,如缺金就以金或以金作偏旁的字为名字;缺木则以木作偏旁的字为名字。

广东客家旧俗,命名时,有的要请客,有的还要写在红纸上贴到祠堂里去向祖宗报告又多了一位男丁;生女的则不必报。命名礼多在庆满月或庆周岁之日同时进行,请族长或有名望的人取名,称为赐名,表示对命名者的敬重。饶平地区是在婴儿出生七天后,由家长或族长或其他上辈人为新生儿命名,将初拟名字用红纸张贴于宗族祠宇内。

福建泉州古俗,在婴儿诞生后三个月,即由父母为其命名,多以父亲的意见为主,也有请爷爷或村中长者和族中有威望者为之命名。

命名的禁忌

避讳——尊长者名字不可随意地乱用,相同的字或音必须避开或改动。 原因:自身的“安全”,用自己的名字来施行巫术;至尊的象征与特权。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生礼仪——生育习俗(2)在线全文阅读。

人生礼仪——生育习俗(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8389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