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插入内容 (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号:_________

浙江万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偏远山区农村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机制研究——以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乡为例

姓 名: 杜颖昕 学 号: 2010011751 学 院: 法学院 专业班级: 公管101班 指导教师: 周菊芳 职 称: 讲师

2014年 3月 12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偏远山区农村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与改研究类型 进机制研究 公管杜颖昕 班级 性别 101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或职称 讲师 应用研究 女 部门 法学院 周菊芳 一、 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 (一)课题研究意义 长期以来,在工农差别、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之下,政府将有限财力的大部分投向城市,造成了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农民承受的税外负担越来越重。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迫切要求享受真正的“国民待遇”,对医疗保健、文化体育、交通通讯、教育及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但是,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民行路难、通讯难、就医难、上学难、用电饮水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公共服务质量低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二)课题研究现状 积极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学术界围绕该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积累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从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看,关于农村公共服务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理论视角: 一是从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研究。即供给与需求层面的研究。在公共经济学理论看来,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与公共产品的需求状况直接相关,只有达到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才能使公共服务质量最大化。,运用公共物品的供给理论,以农村公共教育、医疗、文化服务、社会保障、交通管理服务以及社会管理服务等为例,试图回答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亟待解决的理念问题、制度问题、机制问题等,提出了当下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的制度选择、政府角色定位、供给模式构建、有效供给现实途径等,为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公共服务、实现农村和谐发展提供制度性设想和现实路径选择。 二是从社会学视角下的研究。是关于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及其关系的理论,福利多元主义认为社会福利供给的部门可分为4个部分:国家部门提供的直接和间接福利;商业部门提供的职工福利,向市场提供有营利性质的福利;志愿部门如自助、互助组织、非营利机构、压力团体、社区组织等提供的福利;非正规部门如亲属、朋友、邻里提供的福利。分析了政府、市场、农户等在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中扮演的角色,提出欠发达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创新机制。 三是从政府视角下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学者们在讨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经济背景也主要围绕此两件大事展开。考察了人民公社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税费改革后三个阶段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特征,分析了当前农户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服务、农村技术推广服务、社会保障等的需求意愿,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建议。 以上几种理论视角的研究,涉及农村公共服务的功能地位、供给主体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涵盖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等学科。这些学术成果为笔者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已有文献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实际操作,特别 特别是我国偏远山区实际情况来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选择“偏远山区农村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机制”为课题研究的对象,可以试着对有关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视角进行梳理,指出它们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分析其不足之处,并通过对地方农村公共服务的调查,学习国内外公共服务先进机制,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的改进提供有效借鉴。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预期目标和研究方案: (一)主要内容 本文拟通过内容对本课题进行研究:1.农村公共服务理论研究;2.对样本农村进行实地调查; 3.偏远山区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改进机制设计。 根据以上内容,形成对本课题研究思路。本文从下列层面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从公共服务的内涵及特征入手,引入农村公共服务,从总体上对农村公共服务进行界定;其次,对地方农村公共服务提供的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现状、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对我国偏远山区的农村公共服务机制提出具体改进的方案。 (二)预期目标 首先全面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涉及的各类文献,包括国内国外关于公共服务以及农村公共服务的专著、国内学者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并对文献内容认真阅读、学习与比较。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研究的总体框架,明确研究的具体问题。其次,选取典型偏远山区农村收集农村公共服务的现状以及问题,结合自身的有关专业知识,分析其问题产生的背后原因。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思考,本着认真仔细的态度着手撰写毕业论文,努力完成一篇合格的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三)研究方案 针对该论文题目,本人拟通过以下方案予以研究: 首先,查阅文献。检索国内国外有关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的文献资料。认真阅读,归纳总结此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发现当前国内外对于农村公共服务的先进做法。 其次,调研分析。运用社会调查方法选取典型偏远山区农村,收集该农村公共服务质量现状及问题;分析农村公共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的改进提出具体制度设计。 最后,论文构思,拟定提纲。密切关注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动态,相关的政策实践,并结合所收集的资料,完成论文。 三、课题进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第7-8周:根据法学院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选定论文题目,主动联系论文指导教师;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收集并整理论文的相关资料; 第 9-11周:根据任务书制作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指导老师批阅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提出修改意见直至验收合格后开始撰写论文初稿; 第12-19周:学期结束前定稿。定稿后申请论文答辩资格,审批后,准备论文答辩。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第4-5周:进行答辩。 四、参考文献: [1]刘秀艳,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唐铁汉,袁曙宏.公共服务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 [3]赵成福 社会转型中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2012,12:4-20. [5]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J].中国行管理,2005.02:10-15 [6]李敏,李剑文.农村公共财政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0,05:148-152 [7]吴长波,徐鑫.日本农业产业化法律政策及启示[J].广东农业科学,2012,02:214-218 [8]丁辉侠.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思路分析[J].商业时代,2012,07:97-98. [9]崔国胜,唐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进展与思考[J].改革,2005,10:51-55 [10]韦小鸿,马倩美.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J].特区经济,2007,11:148-149 [11]汪阳红.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3,04:61-62 [12]宓明君、金一超.日本现代化中的农业立法变迁[N].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442-447 [13]丁辉侠.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制度安排与保障机制[N].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123-126 [14]彭焕才.城乡统筹发展中新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设[N].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04:73-76 [15]Albert Meijer,Stephan Grimmelikhuijsen,Gijs Jan Brandsma.Communities of Public Service Support[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1,291 [16]Bjorn Wellenius, Vivien Foster, Christina Malmberg-Calvo:Private Provision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Services:Competing for Subsidies. World Band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3365,August 2004 [17]中国庆元网.举水乡风采http://qynews.zjol.com.cn/qynews/xzfc/jsx/,2013-12-11 指导教师意见: 从开题报告看,该同学前期资料搜集较全面,结构合理,思路清晰,同意开始正文写作。 指导教师签名: 2013年11月9日

摘 要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效率低、质量低、供给短缺、分布不均等的问题,偏远山区尤为突出。在我国大力加快社会改革转型的过程中,改进农村公共服务运行机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重要突破口。笔者选取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乡为样本农村,调查农民对公共服务满意度及期望改善的公共服务,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合文献资料,总结我国偏远山区农村公共服务是由于基层政府的不重视,国家公共财政投入不足以及决策机制不完善造成服务水平不高,供需失衡等问题。在我国偏远山区的实际现状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的改进对策,具体包括:准确界定基层政府角色,转变公务员观念;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农村公财政支出;建立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建立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偏远山区;农民满意度;农民需求;改进机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插入内容 (2)在线全文阅读。

插入内容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827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