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教材地位作用,重难点及依据

1)集合的运算是高中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第三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并集、交集、补集全集的四种关系

2)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了集合的概念和集合的基本关系等知识,为过渡到本节课做了铺垫;在高考中集合的内容主要是考察集合的基本运算,而且也是整个高中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依据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我确定了教材的重难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集合的并集、交集和补集的定义;

2)难点:集合并集、交集和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依据:学生已经学习了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并会求集合的补集,对平面图形的分类也比较熟悉,会用三种方法表示集合,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意识,但逻辑思维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弱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旧知,引入并集、交集补集的概念,借助Venn图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概括的能力,使学生的认知由具体到抽象。

依据:由高中数学大纲所确定的。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进一步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类比的作用. 感受集合作为一种语言,在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和准确.激发他们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依据: 由学生的基础和生理、心理特征确定的。高中阶段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为重。

三. 课堂教学引入部分

老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我们先来简要的复习一下;那么,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有哪几种?

学生:包含关系、相等关系

(设计意图:由于此时刚上课,同学的注意力还不够集中,不适宜直接讲解新课,所以

1 / 33

先对上一节课的学习进行复习,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另一方面,有利于同学们对知识点的联系和巩固)

老师:很好,同学都掌握的很不错。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集合的基本运算,在学习之前呢,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那么我们想想我们的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在回答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

① A={1,3,5};B={2,4,6};C={1,2,3,4,5,6};

② A={x|x是有理数};B={x|x是无理数};C={x|x是实数};

学生1: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都在集合C里面,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都在集合C里面; 学生2:集合C包含了集合A和集合B的所有元素;

老师:对,没错;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好,那么,既然有这种关系我们能不能用数学的语言的来描述它呢?所以,我们先来学习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并集的概念。

(设计意图:①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实数的加法运算,为引入较抽象的集合运算,进行类比学习,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②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进行叙述,然后作为老师便可以顺利成章引入所要学习的内容,过渡自然。)

四、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步骤 (1)概念的引入

问题1:我们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

请同学们考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 (1)A?{1,3,5},B?{2,4,6},C?{1,2,3,4,5,6};

(2)A?{x|x是理数},B?{x|x是无理数},C?{x|x是实数}

概念的明确 并集

—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 记作:A∪B. 读作:A并B. 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

A?B?{x|x?A,或x?B}

用Venn图表示如下:

2 / 33

A A B

概念的应用

例1设A={4,5,6,8),B={3,5,7,8),求A∪B.

例2设集合 A?{x|?1?x?2},集合B?{x|1?x?3},求A?B.

(2)概念的引入

(1)思考:求集合的并集是集合间的一种运算,那么,集合间还有其他运算吗?

请同学们考察下面的问题,集合A.B与集合C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 A?{2,4,6,8,10},B?{3,5,8,12},C?{8}; 概念的明确 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 记作:A∩B. 读作:A交B

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

A?B?{x|x?A,且x?B}.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用Venn图表示交集运算.

概念的应用

例题3 学校里开运动会,设

A={x|x是参加一百米跑的同学},B={x|x是参加二百米跑的同学},C={x|x是参加四百米跑的同学},学校规定,在上述比赛中,每个同学最多只能参加两项比赛,请你用集合的运算说明这项规定,并解释集合运算A∩B与A∩C的含义.

例题4 设平面内直线l1上点的集合为L1,直线l1上点的集合为L2,试用集合的运算表示l1的位置关系.

(3)概念的引入

问题:①分别在整数范围和实数范围内解方程(x-3)(x-3)=0,其结果会相同吗? ②若集合A={x|0<x<2,x∈Z},B={x|0<x<2,x∈R},则集合A,B相等吗?

3 / 33

A B 概念的明确 全集、补集 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为U.

对于一个集合A,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

U的补集.

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记为?UA,即?UA={x|x∈U,且x?A}. ⑦如图6所示,阴影表示补集.

概念的应用

例5设U={x|x是小于9的正整数},A={1,2,3},B={3,4,5,6},求?UA,?UB. 解:根据题意,可知U={1,2,3,4,5,6,7,8}, 所以?UA={4,5,6,7,8},?UB={1,2,7,8}.

例6 设全集U={x|x是三角形},A={x|x是锐角三角形},B={x|x是钝角三角形}.求

A∩B,?U(A∪B).

解: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可知A∩B=?,

A∪B={x|x是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U(A∪B)={x|x是直角三角形}.

§1.2.1函数的概念

一、教材地位作用,重难点及依据 一、 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1) 函数的概念是高中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函数在整个

高中数学的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而且函数与其他知识联系紧密,与方程,不等式等知识间相互转化,互相联系。

2)函数的概念高中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函数的实质是揭示事物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对函数概念的再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 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依据

1) 根据教材所处地位及其作用进行设计,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

2)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

4 / 33

函数这三种函数,具有一定的函数思想,而且能够比较明确的用函数来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但是现在的函数概念与初中有些区别,要求学生要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所以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函数的概念,区间表示;

2) 难点:对函数符号y=f(x)的理解,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函数的定义域;

依据:学生在初中初步探讨了函数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基础;通过高一第一节“集合”的学习,对集合思想的认识也日渐提高,为重新定义函数,从根本上揭示函数的本质提供知识保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

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启发学生运用函数模型表述思考和解决现实世界中蕴涵的规律,逐渐形成善于提

出问题的习惯,学会数学表达和交流,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依据: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初步具备了学习函数概念的基本能力.学习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的探究能力,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函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渐形成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学会数学表达和交流,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依据: 由学生的基础和生理、心理特征确定的。高中阶段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为重。

三. 课堂教学引入部分

老师:同学们,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学习过函数,比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是吧。

学生:恩,是的。

老师:那么同学们,大家能够说一下函数的定义吗?

5 / 3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7810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