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为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实施差别化土地利用政策,依法利用、管理、保护好土地资源,根据土地利用功能,将全市划分为基本农田集中区、一般农业发展区、园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村发展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和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七大土地利用功能区,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各区土地利用方向和调控政策。 一、基本农田集中区
指基本农田保护区集中分布和重点保护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生产条件较好、集中连片的中东部平原县市和西部山区沟谷平地、盆地地带,总面积439238公顷。 土地利用方向与调控政策:
基本农田集中区主要用于种植业生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基本农田集中区内的耕地擅自转为非耕地;城镇、村庄等用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集中区内基本农田;国家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应尽量避开基本农田,无法避开的,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的审批权限与审批程序报批;禁止在基本农田集中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或擅自挖沙、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鼓励对基本农田集中区内的耕地进行整理,培肥地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基本农田集中区内的耕地不得闲置、荒芜;基本农田集中区内的其它类型用地可保留现状,但不得扩大,有条件的应逐步改造为基本农田或农业生产服务设施用地,总面积357845公
顷。
二、一般农业发展区
一般农业发展区是指城镇发展区、基本农田集中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以外,其他用于农业生产的区域,区内用地以一般耕地为主,包括少量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总面积226020公顷。
土地利用方向与调控政策: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兼有生态维护的作用,优先安排一般农田、园地、养殖水面等用途,不再划定城镇用地等用途;严格控制区内耕地转变用途,严格控制新增非农业建设用地,因特殊情况经批准确需占用的,要严格控制规模,合理安排布局。鼓励对该区内的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等零散的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增加区内的耕地及其他农用地有效利用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其他零星农用地应优先调整为耕地。鼓励在该区域内开展农用地综合开发和高产农田建设。 三、园地区
在果品产业具有优势的晋州、赵县及西部山区县园地集中分布地区划定园地区,区内土地以园地为主,兼有其他零星地类,该区面积51402公顷。 土地利用方向与调控政策:
区内土地用途以果品种植及配套设施用地为主,保护区内耕地和林果用地,严格控制建设占用名优特新品种生产用地;鼓励
零星地类调整为园地,增加有效园地面积,规划期内保持园地用地区面积稳定,鼓励增加投入和品种改良,改造中低产园地,提高园地的产出和经济效益。 四、林业用地区
是指为林业发展和保护划定的区域。主要包括现有集中连片林地和已列入生态保护和建设实施项目的造林地,以及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相关设施用地及其他零星土地,该区域面积229743公顷。
土地利用方向与调控政策: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的农用地;禁止占用区内有林地、耕地进行非农建设(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交通和水利等建设除外),不准随意毁林开荒;严禁各类建设占用水土保护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及其他各种防护林的用地;属于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旅游区的林地划入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按照各类保护区管理制度进行保护和管理。 五、城镇村发展区
城镇发展区是为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建设需要划定的区域,包括城镇村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属于允许建设和有条件建设的区域。该区域面积156800公顷。 土地利用方向与调控政策: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村建设,该区域内的各项建设应符合经批准的城市、建制镇、村庄和园区规划;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禁止占用相关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绿体、水体等;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和废弃地,确需新增占地的,应首先占用非耕地和劣质耕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按现有用途使用,不得荒芜;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布局,鼓励城镇村用地内部挖潜,适度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的探索,合理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六、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要功能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以及重点文化遗产分布区域。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主要为五岳寨、驼梁、天桂山、苍岩山、嶂石岩、漫山等重点保护区域;重点文化遗产分布区为正定县城等区域。该区域面积83692公顷。
土地利用方向与调控政策: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旅游、休憩及相关文化活动;区内土地使用应当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区内影响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和游览的土地用途,应按规划要求调整到适宜的用地区;在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前提下,允许区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度的旅游设施建设;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 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包括水土保持重点整治区、地表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重点
区域。整治区位于西部山区,区内主要以侵蚀剥蚀低山丘陵为主,是塌陷、崩坍、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区;地表水源涵养区为岗南、黄壁庄、横山岭、张河湾、口头等水库及其上下游主要河道周边。该区域面积6641公顷。 土地利用方向与调控政策:
区内土地必须服从保护需要,影响保护的其他用地应调整到其他适宜的地区;禁止一切有损生态系统的开发建设活动,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地质灾害;除与保护需要直接相关的建设外,禁止其它各类建设;禁止任何污染、破坏土层结构及损坏绿化植被的活动,对已造成破坏的,采取相应修复措施,尽快恢复其生态功能;对水源保护区要加强现有植被保护,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实施相关河道的治理,严格控制污水排放。
第三节 加强县级土地利用调控
本规划根据土地综合分区成果和差别化土地利用政策,综合全市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资源环境条件、土地利用状况、人口和各自发展战略,按照综合协调,统筹兼顾的原则,将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 各县(市)、区要将本规划制定的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按照本县(市)、区在市级规划中的定位,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方向和要求,确定县乡级规划的土地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石家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