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支持中心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2.支持藁城、栾城、鹿泉等组团城市和产业聚集区发展。按照职能分工,分别重点发展旅游、纺织服装、冶金建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产业,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规模。加大城镇土地内涵挖潜力度,实施城中村改造,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切实做好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农村建设用地转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探索城乡结合部土地管理的有效途径,促进土地高效合理利用。
3.保障南水北调和高速公路、铁路客运专线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完善都市区周边交通和物流网络。
4.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和观赏农业。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占用。逐步推广实施标准农业和品牌农业,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和精细化管理手段,发展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实现低风险、无公害生产和效益最大化。
5.支持环城水系和绿色隔离空间建设,大力改善城市及周边生态环境,有效防止建设用地无限制外延,维护城市合理空间布局,确保可持续发展。 二、东部平原发展区 (一) 基本概况
本区包括新乐市、无极县、深泽县、晋州市、辛集市、赵县、高邑县的全部,行唐县的龙州镇、南桥镇、安香乡、独羊岗乡、
只里乡,元氏县的姬村镇、槐阳镇、宋曹镇、南因镇、因村镇、马村乡、东张乡。本区农用地面积为351991公顷,占本区土地总面积的80.8%,占石家庄市农用地总面积的39.8%;建设用地面积65207公顷,占本区土地总面积的15%,占石家庄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6.5%。未利用地面积18547公顷,占本区土地总面积的4.3%,占石家庄市未利用地面积的5.4%。农用地中耕地面积最多,为291627公顷。
本区地貌以滹沱河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石家庄市和河北省高产农田区,国家、省粮食生产基地,省果品、蔬菜生产基地。区内主要交通干线有朔黄、石德铁路、石黄、青银高速公路和107、307、308国道,交通便利,是石家庄东出的重要通道。本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皮革、线缆、轻纺、机械等产业具有一定优势。
本地区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一是土地污染问题较为严重,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二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有待提高,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超标严重;三是农用地内部结构调整幅度大,大面积发展果园占用耕地,是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四是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匮乏是影响本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五是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小,耕地补充难度大。 (二)土地利用方向
继续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大投入,建设高标准农田,
促进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县城和重点园区、城镇发展,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保障传统优势产业用地的同时,支持发展生物制药、农产品深加工、循环化工和现代物流等产业用地。 (三)土地利用调控政策措施
1.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控制耕地占用,限制耕地调整为其他用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基本农田建设和沙化土地改造,提高农业产出率和抵御灾害能力。
2.加强推进城镇化。支持县城和重点城镇发展用地需求。鼓励重点城镇以提高人口聚集规模、就业能力和节约集约用地为中心的城镇化运动。加快发展建设辛集、晋州、新乐等区域重点城市。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高等级公路和铁路客运专线用地,加快构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强河道治理,保障南水北调与配套工程建设用地,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依赖,增强农业抗旱能力。
4.严格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居民点整治,有条件的逐步开展居民点缩并,通过实施城乡用地增减挂钩,为城镇和园区发展创造空间。
5.支持农田防护林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对土地污染的治理。
三、西部山区保护发展区 (一) 基本概况
本区包括平山县、井陉县、井陉矿区、赞皇县的全部,行唐县的上碑镇、口头镇、市同乡、翟营乡、城寨乡、上方乡、玉亭乡、北河乡、上阎庄乡、九口子乡,灵寿县的青同镇、塔上镇、陈庄镇、慈峪镇、岔头镇、北洼乡、牛城乡、狗台乡、南寨乡、南燕川乡、北谭庄乡、寨头乡、南营乡,鹿泉市的黄壁庄镇、上寨乡、白鹿泉乡、石井乡、宜安镇,元氏县的南佐镇、前仙乡、黑水河乡、苏村乡、北正乡、赵同乡、苏阳乡、北褚乡。农用地面积为355859公顷,占本区土地总面积的49.4%,占石家庄市农用地总面积的40.2%。建设用地面积53045公顷,占本区土地总面积的7.4%,占石家庄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9.7%。未利用地面积为31120公顷,占本区土地总面积的43.2%,占石家庄市未利用地面积的91%。农用地中林地面积最多,为174825公顷,其次为耕地,面积为144695公顷。
区内山势陡峻,沟谷纵横,中山、低山、丘陵、谷地、盆地等地貌类型齐全。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林果生产优势明显。工业主要是采掘业和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煤化工、钙镁产品、冶金建材等为主。区内城镇集中分布在东部盆地区。有207国道、石太铁路、石太高速、307国道等交通干线。
土地利用主要问题:一是山高坡陡,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二是干旱缺水,土层薄,多为坡耕地,土壤瘠薄、耕作粗放,农业生产能力低下;三是交通欠发达,影响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经济相对落后;四是土地利用率偏低,有大面积荒山荒坡未充分
开发利用。
(二)土地利用方向
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旅游业、特色农业。保障重点城镇和园区(聚集区)用地需求,支持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绿色食品、采掘业、煤化工、钙镁制造等产业发展。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增加耕地面积。 (三)土地利用调控政策措施
1.开展荒山荒坡绿化,提高区域林木覆盖率,增加生态用地。严格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水源涵养保护区用地管理,加强湿地建设禁止建设与区域功能无关或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
2.合理进行矿山开采,积极推进矿山生态恢复和工矿废弃地复垦,提高相关产业生产技术水平,降低污染程度。
3.支持城镇、园区必要的发展用地,支持井陉、平山等区域重点城市发展。保障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山区交通状况,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4.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实施农用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和抵御灾害能力。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增加耕地面积。
5.支持小城镇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缩并,鼓励通过实施城乡挂钩解决小城镇发展用地需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石家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