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弱起小节”,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2、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能用不同的粒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并能用竖笛吹奏此曲;
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
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并能用不同的粒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家的温馨与和谐。 教学难点:
1、换气记号处的节奏准确; 2、相似乐句末尾音的音高走向。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聊“家常”
1、同学们,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歌曲曾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今天,我将它带来了,与大家一起分享。(开始播放《让爱住我家》)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轻轻唱一唱。
2、这一家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一个词语表述。 3、那你能说说自己家人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 二、学唱《可爱的家》
1、导语:听着这些有趣的事情,让人觉得,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真是件幸福的事。那么,在英国作曲家比肖普的眼中,可爱的家又是怎样的呢?请把音乐书翻到33页。
2、让我们仔细聆听,用心感受: △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 △说说让你感动的歌词。 3、曲谱教学: △自学指南:
换气记号(换气记号前的音符是两拍,别唱足,注意悄悄换气); 四分休止符(注意停顿);
音高走向(已标识音符的音高走向,要唱准)。 △师单手弹曲谱,生轻唱。
△设问:你觉得什么地方有困难?困难句教学。 △入左手伴奏,齐唱曲谱。 4、填词唱:
△让我们再听范唱,第一遍静听,第二遍轻唱; △师生接力唱,师先生后,再交换; △生齐唱。
二、音乐知识:弱起小节
1、导语:学到这儿,我突然有个疑问,我觉得我们这首歌有一个重大的错误。
师生互动对话:
△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 (四四拍子)
△那四四拍子的含义是什么呢?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这不就得了,那这首歌曲中是否每小节都是四拍呢? (不是,首尾两小节不是)
2、那我们怎样解释这个怪现象呢? (知识点:弱起小节)
3、请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知识点,说说你们发现些什么? 生答后师生对话总结:
△每小节有四拍的是“完全小节”;不足四拍的是“不完全小节”; △完全小节的强弱关系是:强、弱、次强、弱;而第一小节是弱,所以也称“弱起小节”;最后一小节有三拍,是强、弱、弱。 △弱起小节要唱得弱一些,我们来试着唱唱第一句。 弱起带给你什么感受? 三、歌曲处理:
1、导语:那么,在整首歌曲中,力度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2、mf——f——p——mf
△ f处:“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一句,作者表达对家的热爱时,情绪非常激动,所以要唱得“强”一些;
△ p处:“可爱的家庭啊”一句,速度减慢,作者将对这个家的爱又深埋心底,所以,要唱得“弱”一些; △ 把这两句来试试。 3、跟着琴,完整体验。 4、抽生表演唱。 四、小结:
1、同学们,你们的歌声虽然还不委婉,但里面饱含你们对家的热爱,在这儿,你想给你的家人怎样的祝福呢?
2、同学们,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你所拥有的幸福,别忘了对你的家人道一声“谢谢”。
3、在《爸妈谢谢你》的歌声中走出教室。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吉祥三宝》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里一家三口唱歌的快乐,能随音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2、能由浅入深地认识歌曲的结构,通过感观和体验,认识到乐曲的特点。
3、享受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和成功。 教学重点:
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学习。 教学难点:
角色声音的模仿和情感的体会与领悟。 课时准备:电子琴、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1、入室完整地欣赏歌曲。
导入语: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听?听完后你要告诉我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小结:原来这是一首蒙古族的问答歌。 3、演示课件,第二遍完整欣赏歌曲。 提出要求:“这次我们来听听蒙语版的歌曲,请你们听听歌曲里共有几段?到底是不是有问有答的?每一段是谁问谁答的?” 4、小结:三段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同学自由讲述,老师作总结)
二、分段欣赏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赏第一段,用不同的动作为歌曲伴奏。 ――“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一段,请小朋友用不同的动作为不同角色伴奏,但注意要一拍一拍来打节奏。”
2、能做出代表动作的幼儿示范。(大家学着做) 3、激发小朋友们做出女儿和爸爸同时出现的动作。 ――“女儿来了(拍手),爸爸来了(跺脚),那么女儿爸爸一起来的时候怎么办呢?” 4、欣赏第二段,创编不同角色的动作。 ――“第二段又是谁问谁答的呢?那么妈妈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伴奏呢?” 5、同样方法欣赏第三段。
6、边看课件,完整地拍打身体的节拍演奏这首歌曲。 三、选择乐器进行节奏乐演奏。 1、乐器与歌曲的角色配对。 2、提出演奏要求:“愿意帮助谁就选择对应的乐器,但是音乐没开始,我们的小乐器需要先休息的哦。”
3、看指挥,幼儿进行分角色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引导幼儿每人使用三种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演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1、提出演奏方法和要求:边看图谱边操控乐器。 2、初步尝试看图谱演奏歌曲。
3、指出需要注意和演奏得不够好的地方。 4、再次进行演奏。 五、结束
小结:刚才的游戏好玩吗?今天你们都表现得非常棒,有许多小朋友的反映相当的敏捷,表扬小朋友。那我们把这么好玩的游戏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好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小小鼓号手》
1、能带着欢快、自豪的情绪,用明亮、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小鼓号手》。
2、能与同学合作模拟鼓号队各种乐器的节奏进行综合表演唱,并从中体验鼓号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小小鼓号手》。 教学难点:
能准确模拟鼓号队乐器的节奏,并积极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组织教学
学生伴随着《小小鼓号手》的旋律音乐进入教室。 二、情境导入 1、播放《出旗曲》,学生听后交流:听了这段音乐想到了什么? (鼓号队、校园升旗)
2、 师:你们知道故号队员们用来演奏的乐器都有哪些吗? (大鼓、小鼓、小号、镲)
3、 师:同学们对鼓号队非常熟悉,你们一定想成为鼓号队员吧,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当一回“小小鼓号手”。(播放《小小鼓号手》) 三、 节奏训练、感受体验。 (一)模击大鼓节奏。
1、 出示大鼓,教师敲击节奏: X X ︱ X 0 ︱ X X ︱ X 0 ‖ 学生用拍手肘的方式模击。
2、播放《小小鼓号手》的音乐,师生一起用大鼓的固定节奏为乐曲伴奏。
(二)挑战小鼓节奏。
1、教师用拍桌子的方式拍击小鼓节奏片段 学生用手拍腿的方式模击。
2、将学生分成三组,轮流拍击小鼓节奏。 3、教师根据三个组的模击,随即板书节奏 4、 师生接龙拍击。(三个组接龙拍击前三个小节,教师拍击最后一个小节。)
5、 学生自由练习拍击完整的节奏。
6、师敲击小鼓,学生用手拍腿,合作拍击完整的小鼓节奏。 三、歌曲学习。
1、播放歌曲,学生认真聆听,找出歌曲中与刚才练习过的小鼓节奏相同的乐句。
2、交流后出示歌曲中模仿鼓、号声的两个乐句。 (1)聆听一遍。
(2)说说这两个乐句是模仿什么声音。
(3)师唱谱,生唱词,并加上动作唱好这两个乐句。
3、再听歌曲,男女生分别模仿小号手和小鼓手,跟唱以上这两个乐句。 4、完整学唱。
(1)用“dong”随琴哼唱一遍旋律。 (模仿鼓号声的两个乐句直接唱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