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 4. 欣赏尾声
教师语言:你们听听接下来这段音乐和前面哪部分相似?和“蛙鸣”很像。还记得青蛙们是怎么叫的吗?你听的这段青蛙鸣叫和“蛙鸣”完全一样吗?不一样,听听叫了几次,那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齐鸣”。 (三)完整聆听乐曲
教师语言:同学们让我们完整的聆听一遍这首乐曲,请你跟着老师回忆他们每个段落的名字并用动作感受。 (四)总结
教师语言:随着持续的蛙鸣声,这场音乐会结束了。同学们今天我们聆听了《青蛙音乐会》感受了原来音乐是这么的神奇,能表现大自然的生物,希望喜爱音乐。 教学反思
《青蛙音乐会》是一首管弦乐合奏,本节课安排为欣赏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上课时的注意力是很难集中的,要想学生认真的欣赏音乐,聆听音乐是不容易把握的,所以我在这节课中主要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主来聆听,欣赏乐曲。我是这样来引导学生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
一、 以激趣为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欣赏乐曲
本节课,我结合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来创设教学情境和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边“玩”边欣赏乐曲,让学生在玩中感受体验乐曲,首先,课的开始,我不急于揭示课题,我先引导学生初步聆听,感受乐曲的情绪,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特点启发学生结合音乐的情绪展开想象这段乐曲是描述什么样的场面,学生就在这样氛围中聆听第一遍乐曲,学生的想象很丰富,说法不一,有的说像青蛙快乐玩耍的场面,有的说像火车在飞快的奔驰,有的说像鸭子在叫??对于学生的回答,我都给予肯定,尊重学生的想象力,接着我请学生边听音乐边把自己想象的结合音乐旋律表演,学生就在这样的氛围下快乐、轻松地聆听第二遍音乐,体会音乐。 二、 以思考讨论为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欣赏乐曲
高效课堂的目标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这节课中,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时,我主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就如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每聆听一遍音乐我都会把问题抛给学生,鼓励学生对所听到的音乐表达独立的见解,如:“乐
曲中描述的什么事物?说一说你联想的情景。”;“音乐会中,青蛙们都在做什么?你能模仿一下吗?”;“仔细聆听乐曲,听听乐曲中的哪些部分的音乐是强和弱吗?如果你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强的音乐,你就举手,弱的的音乐你就趴在桌子上,可以做到吗?”;“小组讨论合作,请你们结合乐曲演一演。”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音乐是非常认真的,注意力很集中,学生就在思考中认真地聆听音乐,体会音乐,走进音乐。 三、 以感受体验为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欣赏乐曲
欣赏课是以感受为主,只有围绕着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才能真正地使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感受和体会音乐,让学生在感受和体会音乐中理解音乐,我主要以演、玩、动、说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听赏音乐。
百鸟朝凤
教材分析
民乐曲《百鸟朝凤》的音调是由山东鼓乐《百鸟音》和《百鸟语》演变而来,是唢呐优秀传统曲目之一。旋律热情奔放,情绪热烈欢快,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乡土色彩。演奏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娴熟的演奏技巧,刻意对百鸟和鸣、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象进行了生动描绘,传神地表现了生机勃勃、清新活泼的大自然景象,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也表现了劳动人民乐观爽朗的性格和风貌。 教学目标
1. 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感受热情欢快的旋律及百鸟和鸣之声,想象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2. 认识中国民族乐器──唢呐,唢呐大师──任同祥,积累音乐知识。
3. 编排小小音乐剧──《美好家园》,探索运用人声、乐器及其他音源表现自然界中的声音,提高即兴表演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欣赏乐曲 ,感受情绪,引导学生想象音乐塑造的形象。 2. 编排小小音乐剧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感受乐曲情绪
1. 初次聆听乐曲《百鸟朝凤》。 (1)感受情绪。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乐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 (2)突出主题形象。
师:这首乐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 2. 发散思维训练。
师:这首乐曲中有很多地方用乐器模仿了鸟叫的声音,甚至还有知了的叫声,惟妙惟肖。你能给乐曲起个名字吗? 二、感受变化
1. 介绍乐曲。
师:同学们起的名字有的很有趣,有的很符合乐曲表现的音乐形象,这首乐曲有个很好听、很气派的名字──《百鸟朝凤》。这首乐曲早期流传于山东民间,旋律走向因人而异,
大多即兴发挥,无固定结构。曲中除模拟百鸟啼啭外,鸡鸣鸭叫、犬吠马啸,甚至娃哭人笑等生活中的喧嚣声也可随意加入。在1953年的时候,有个叫任同祥的民间艺人,删去了间插段中与鸟鸣无关的模拟和变化不大的重复段落,使乐曲情绪和结构有所改善。同年他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奏此曲而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章。
2. 介绍唢呐。
(1)师:你能听出乐曲中有几段鸟儿的鸣叫吗?请同学们再次欣赏乐曲,当你听到鸟叫的时候用动作模仿出鸟儿欢快的样子。(学生听音乐用动作表现鸟儿的样子。)
(2)唢呐介绍。
师:是什么神奇的乐器把鸟儿的叫声模仿得这样像?我们来一起认识它──唢呐。 教师出示乐器唢呐图片,并介绍唢呐。 3. 聆听乐曲,感受音乐。 (1)复听乐曲《百鸟朝凤》。
师:在《百鸟朝凤》这首乐曲中除了鸟儿们欢腾的鸣叫声,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欢快热烈的音乐情绪?仔细聆听乐曲之后回答。(学生从速度、节奏、力度等几方面回答。)
生答:乐曲速度较快,节奏较紧密,力度有强有弱,表现了欢快的情绪。 (2)再次聆听乐曲《百鸟朝凤》。
师:请同学们再次欣赏乐曲,当你感觉到乐曲情绪比较热烈、比较激动的时候请用动作表现出来,听到鸟儿的鸣叫时就不用动作表现了。
4. 补充欣赏──钢琴版《百鸟朝凤》。
师:1973年,作曲家王建中根据唢呐民间乐曲改编了钢琴曲《百鸟朝凤》。在钢琴的不同音区用不同的音量、音色,模拟鸟鸣和民族器乐吹打的音响色彩效果,把唢呐开朗、活泼、幽默的个性和渲染音乐气氛的能力刻画得入木三分,将百鸟争鸣的欢跃情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散发出浓郁的民间艺术情趣。 三、小小音乐剧──《美好家园》
1. 搜集素材。
师:鸟类是人类的朋友。鸟儿的家园在大自然中。我们只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才能使我们生存的世界更加美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排演一部小小音乐剧——美好家园,表达我们要保护环境,共同创造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心愿!用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百鸟朝凤》,用我们的形体动作,自己会的乐器或其他音源模仿鸟鸣、树林中的各种声音,或者以前学习过的有关鸟儿的歌曲作为素材来完成。
2. 剧本简单结构。
森林中的各种声音——各种灾害的声音——表现恢复环境,重建家园的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用形体动作表现《百鸟朝凤》。
3. 共同讨论。
(1)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各个环节需要的声音及歌曲。
森林中的各种声音:小溪流水、风吹树叶、鸟儿飞动扑棱翅膀的声音?? 各种灾害的声音:狂风、砍树、洪水、地震??
重建家园的歌曲:《少先队植树造林歌》《留给我》《小松树》?? 歌唱美好的家园:用形体动作表现《百鸟朝凤》。 (2)分角色并简单排练。
教师分组指导学生运用打击乐器,自制打击乐器,口技等方法表现前两部分的音效,直到演唱、肢体动作表现后两部分的表演。
(3)共同合作完成小小音乐剧——美好家园!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欣赏,每一段音乐呈现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音乐都是表达人类真实情感的。以后我们将学习更多好听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
《百鸟朝凤》包含了两个知识点:唢呐和唢呐独奏。二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都很有限,而且唢呐与唢呐独奏相对于他们来说非常冷僻,不易引起共鸣。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课的关键。要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愉快轻松地获得知识,了解相关人文、多学科综合知识等都具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立足学生,深入浅出,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轻松的学习环境。
本课中,我运用了现代化多媒体课件,通过音、画、动、视、文的多元综合,融入大量的相关知识,给学生以优美直观、形象生动的认知感受。课件中首先出现的是民乐欣赏部分。这一部分我设计了听辨唢呐音色(抬花轿选段)、认识唢呐形状种类(各种传统唢呐及民族唢呐图片并配以唢呐独奏音乐),让学生了解唢呐的有关知识,也为下一步的欣赏奠定基础。 《百鸟朝凤》的学习也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采用图、听故事的形式导入,把握音乐的形象性;其次完整聆听;最后是分段细听。将唢呐模仿鸟鸣的段落单独拿出来,并配以各种各样的鸟儿的图片及名称,学生一边观看一边说出鸟的名字,同时模仿鸟儿的叫声及飞翔动作。另外还为学生建构相关音乐作品欣赏平台,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及民风民俗,激发学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