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同学们回答的真棒,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内。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今天,小彝同学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黎族的节目,看哪个小朋友能比她表演得更好(多媒体出示彝族人们生活的图片,老师扮演小彝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用漂亮的木偶娃娃激起学生的兴趣,并用直观的图片导入新课 二:初听歌曲
师:小彝姑娘唱的好不好听?听完小彝小朋友的演唱,你的心情怎样? (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喜欢小彝姑娘的表演的彝族的歌曲吗?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把这首歌曲学会,比一比,看谁唱的最棒。
【设计意图】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无所顾忌的去学歌曲。 三:学唱歌曲 1:读一读
师(小彝姑娘):同学们,认识你们真高兴,今天我教你们一首我们彝族的儿童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我们一起来熟悉熟悉歌词吧!(课件出示歌谱)
2:敲一敲
师(小彝姑娘):有的小朋友非常聪明,不仅歌词念得好,节拍也打的非常准确,请其它的小朋友拿出你的小小手,边敲打节奏边念歌词。
【设计意图】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既可快速扫除学生不认识的字,又能感悟到演唱歌曲的节奏。
3:唱一唱
(1) 用呜音模唱旋律 (2) 学第一段歌词 A:学生对口型唱
师(小彝姑娘):我想邀请你们和我作一个游戏,请你们把小嘴巴放在心里,做歌词的口型,我来给你们配音,看看我的口型和谁一模一样。
B:歌曲接唱,处理衬词阿里里
师:这一遍,我来唱歌词部分,你们唱衬词阿里里。
C:请学生将第一段轻轻的唱给自己听一遍(课件播放歌曲) D:学生把第一段完整演唱一遍 (3)::歌曲处理
师(小彝姑娘):歌曲能唱下来了,可怎样演唱歌曲才能更好听呢?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吧!
生自由讨论。(连放两遍歌曲范唱)
师(小彝姑娘):你们真聪明,唱阿里里的时候的我们的声音感觉是在拍小皮球,非常有弹性,拍皮球的时候我们是很高兴的拍,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演唱一下这首歌曲吧!
(4):学生再演唱一遍歌曲 (5):学生自主学唱第二段歌词
师(小彝姑娘):还有第二段没学了,为了加快学习的速度,我要考考汉族的小朋友,请同学们听旋律试着把第二段歌词装到音乐里去。
学生跟琴把歌曲的第二段完整的演唱一遍。
师(小彝姑娘):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这首歌曲,让我们击掌鼓励下自己吧。
(6) 全班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结合低年级的学生认知规律,第一段才有听唱法让学生尽快的学会新歌,多种形式的学唱练习有效的加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第二段采用自主学习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即兴创编,表现创造 1:歌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插图,自行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2:用身边的物品探索出不同的音响为歌曲敲击伴奏 (生可以敲椅子,互相对敲?) 3:个人PK,互评
学生之间以PK的形式演唱歌曲 4:男女赛唱歌曲
5:全班分组合作,表现歌曲
部分学生演唱歌曲,部分学生为歌唱伴舞,同时部分学生运用身边的物品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即兴创编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环节通过歌表演、为歌曲
伴奏、探索不同的音响、PK唱,男女赛唱,全班合作表演,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协作创新的精神,还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创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五、结束课堂,出教室
师:小彝姑娘和你们玩了这么久,想休息了,让我们唱着彝家娃娃真幸福和小老师小彝说再见吧!让我们与彝家娃娃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并祝愿他们生活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甜美。
学生跟着伴奏边唱边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使用了许多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和过渡的设计,歌曲的学唱在聆听的基础上,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利用木偶娃娃让师生的关系在课堂中民主,平等。在学生对歌曲有了一定的理解、感受的基础上,设计了即兴创编的环节,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为歌曲伴奏,在学生自主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创编,烘托出歌曲热烈的气氛,达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的目的。在本课里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激励者、参与者,学生不是被动地学唱一首歌,而是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学生成了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主人。
第3课 音乐会 青蛙音乐会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外国管弦乐曲,单二部曲式结构。乐曲情绪对比强烈,既有欢快的引子与尾声,也有抒情、优美的“月夜”主题,再配以青蛙鸣叫的音响,音乐想象鲜明,适合一年级学生欣赏。
乐曲引子部分,琶音式的旋律进行配以青蛙鸣叫的音响,力度渐强,情绪欢快,将听众带入到青蛙音乐会的场景中。乐曲主题部分,速度自由、缓慢,由弦乐器主奏,仿佛月光轻柔地洒在荷塘中,一切是那样的安详。随后速度渐快,仿佛青蛙从睡梦中慢慢苏醒,又即将开始快乐的音乐会。乐曲最后,再现引子部分,在青蛙欢快的合唱声中结束。 教学目标:
一、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 二、愿意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 三、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会。
教学重难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并表现音乐中的青蛙形象。 教学用具:
音乐、头饰、青蛙相关动画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创设情景
教师语言: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了一片美丽的荷塘,这里即将要举办一场音乐会,音乐会马上开始了,让我们听听吧! 提问:谁在举办音乐会?
预设答案:原来是青蛙们在举办音乐会呢。我们聆听的这首乐曲叫做《青蛙音乐会》。 2. 介绍青蛙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青蛙小的时候是小蝌蚪,慢慢的长大了,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二)分段欣赏乐曲 1. 欣赏引子
(1)听青蛙叫一次的节奏
教师语言:同学们,听听青蛙是怎么叫的呢?
教师语言:原来小青蛙是这么叫的(老师示范0 X X X X X),青蛙们正蹲在荷叶上准备起跳呢,你学学。
(2)听青蛙鸣叫了几次
教师语言:大家听一听,小青蛙这么叫了几遍?
教师语言:他们这么叫了四遍,大家再听一听这四遍叫声都一样吗?
教师语言:不一样,原来第四遍青蛙们最后多叫了一声,我们在来听听。跟着老师学一学。
(3)听力度变化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听一听,青蛙的这四次遍叫声的声音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教师语言:原来他们的叫声是越来越大的。(教师示范)你们试试。咱们给这段青蛙的叫声起个名字,叫“蛙鸣”。 2. 欣赏A乐段 (1)感受情绪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听听这段音乐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描述呢?(优美地、抒情地;欢快地、跳跃地)
教师语言:原来这段音乐是优美、抒情的。让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段音乐,你觉得这段音乐描写的是白天还是夜晚。 (2)体验情绪
教师语言:这段音乐描写的是夜晚,那么我给这段音乐起个名字叫“月夜”。天黑了,月亮出来了,月光轻柔地洒在荷塘里,一切是那么的安详,累了一天的小青蛙们都进入了梦乡。同学们假如你现在就是进入梦乡的小青蛙,让我们随着这么优美的音乐感受一下吧。 3. 欣赏B乐段 (1)感受速度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听听下面这段音乐的速度是变快了还是变慢了?
教师语言:这段音乐的速度变得稍快些了,那么我们给这段音乐也起个名字叫“荷叶”。 教师语言:让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段音乐,你们觉得青蛙们干吗呢?
教师语言:原来青蛙从睡梦中慢慢苏醒了,一个个的伸伸懒腰,要准备开音乐会了。 (2)体验情绪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