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本文概括的关于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种种观点,大体上反映了这个问题和历史演变过程。
第一,“总和说”,把社会学和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作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二,“综合说”,认为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加以综合得出的。
上述两种看法反映了社会学创立时期的情况。那时社会学刚刚从哲学的怀抱中解脱出来,社会学实际上是社会科学的代名词,同时它又在一定程度上有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色彩,有某种包罗万象、凌驾于各门社会科学之上的印记。
第三,“普遍说”,认为社会学的原理具有普遍性,适用于一切社会现象,各门社会科学的原理则只有特殊性,仅适用于特殊的社会现象,各门社会科学的原理则只有特殊性,仅适用于特殊的社会现象。这仍然没有摆脱社会哲学的色彩。
第四,“平等说”,认为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都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一个方面。这反映随着社会学进入形成时期,逐渐摆脱了哲学的怀抱,越来越明确自己的范围和方法。
第五,“共通说”,孙本文于20世纪30年代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社会学地位的看法:“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此种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社会行为原理——为社会生活现象的一部分,而关系于部分的社会现象,故社会学为一种普通的社会科学”。
20世纪70年代,台湾省学者魏镛提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科学分类。他认为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处在并列的地位,认为社会学家是从人类群居生活中去研究人,而政治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则是分别从人类的权力关系、人类的思想、人类的“记忆”、人类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去研究人。
社会学学科在中国大陆恢复后,郑杭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一种与上述观点不完全相同的看法:把全部社会科学分为一般、特殊和个别三个层次。属于第一个层次的是像历史唯物论这样的哲学科学;属于第二个层次的是社会学、历史学这样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属于第三个层次的是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法学等专门社会科学。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第一,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社会学和历史唯物论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历史唯物论对社会学起指导作用,为社会学提供方法论原则和理论基础:社会学也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率。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社会学概论》授课教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