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支持作用的文化。而反文化则是指在社会上占次要地位的文化,在这种意义上,它是亚文化的一种,但同时它一般是与现有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的文化,对现存社会秩序有着背离和否定作用。当然,对反文化的性质不可一概而论,应当从发展的角度去评估。
(三)中心文化与边际文化
中心文化是指文化的中心地带,一般是在某种文化的起源地附近或其发挥显著作用的地方,在这里具有比较稳定的、最能代表该文化特色的各种文化特征,它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弱。
边际文化是指文化的边缘地带,它离中心文化较远,受中心文化的影响较弱,而往往容易受与之比较接近的其他文化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一种混合的文化形态。如果边际文化同时也难以受到其他重要文化的影响,那么它就有可能处于一种不太发达的状态。
(四)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就不同文化的比较而言,文化可以区分为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一般而言,所谓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谁优谁劣的文化,例如技术文化。而所谓非评比性文化,也可叫做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这类文化通常与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的风俗习惯等相联系。承认非评比性文化的存在,意味着承认各族群的平等和尊重各族群的文化差异。中性文化在一个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多方面的功能。在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应该正确对待和处理中性文化问题。
四、文化的结构
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均有其特定的文化体系,而不是一盘散沙。文化的这种系统或体系所表现出的不同层次,就是文化的结构。社会学主要从文化特质、文化丛和文化模式三个层次上分析文化的结构。
(一)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它既可以表现为物质的形式,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形式。其基本特点是,每种文化特质都可以独自成一个单位,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形式,不会与其他特质相混淆。
(二)文化丛
文化丛也叫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在一起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组合,如春节庆祝活动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社会学概论》授课教案(1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