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不能通过生理遗传。
2、文化具有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3、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总是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4、文化具有传递性。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人模仿和利用,从而发生纵向和横向的传递过程。
5、文化具有变迁性。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以及重大的技术发明、发现和创造,使得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
在研究文化变迁的特性时,美国社会学家威兼·奥格本提出了“文化堕距”理论。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结果造成文化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和错位,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而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而言,一般又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的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
三、文化的区分
文化现象可以依据不同的划分方法或角度,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观念的东西。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艺术、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等;二是社会制度与行为规范。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但二者的区分只是相对的。
(二)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
主文化指在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指在一定社会中占次要地位的,仅为一部分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但是,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在发展过程中,两者可能互相转化。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文化,同时,也应认真研究和对待亚文化。
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来划分,文化也可以区分为主文化与反文化。这里,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并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社会学概论》授课教案(1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