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又不作专门研究的东西为对象的;社会学家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在寻找这个东西,都有意无意地在沿着这条路探索。所以,不论他们的观点和方法有多大差别,在研究实践上仍会走到一起来。
第二,社会学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正是对那个“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作专门研究的东西”进行多方面地、积极地探索的表现,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中国社会学界对社会学对象发表的各种见解应看作是学术活跃的可喜现象,同时也表明,社会学对象问题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重大的问题。
第三,在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求一致。有一个基本事实是明显的:尽管社会学定义众多,但有影响的不过数家。有些定义正如孙本文先生指出的,“或失之抽象、或失之广泛、或失之含糊、或失之狭隘”。研究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判断,去比较哪一个或哪一些定义结合中国国情较好、能够提供社会学的视角、能够易于把握社会学的内容、能够较好地做到理论上的前后一贯。
(四)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
在讨论如何定义社会学对象问题时,已经不能不涉及到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它不仅对讨论社会学定义问题十分重要,而且对其他方面也同样重要。
具体说来,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表现在:第一,如上所述,定义社会学的对象或侧重社会,或侧重个人,都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第二,区别社会学的学派,如唯实论和唯名论、实证论和反实证论、整体论和个体论等,都是根据这个问题来划分的;第三,确定社会学的属性,如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也是以这个问题为准绳的;第四,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不论是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社会群体,还是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区,抑或是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变迁,无一不是直接、间接地包含着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问题。在理论上说,这个问题是每个社会学家都在自觉地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上,它又是每个社会都必须面临的问题,是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必须这样那样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正确,社会的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才真正获得发展。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相类似,在上述意义下,也可以认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三、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对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现在有多种分法,但不论哪种分法,社会学都占有重要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社会学概论》授课教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