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
们对一些有倒剩饭菜习惯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 。发现除少数是因为买到不合口味的饭菜,或身体不适胃口不好造成的,多数同学是态度问题。
“吃不了。”是我得到的最多的回答。食堂没有定量售卖,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饭量,为什么要多买呢?“吃那么干净干嘛?”这样的回答显然已经是态度问题了,有的同学家庭条件好,很是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有的同学着急去玩,盛饭和汤的时候,走路慌张就把饭汤洒在地上。调查中,多数同学对我的关注表示不解,他们认为,倒剩饭菜只是一个个人习惯的问题,并且也是司空见惯的,浪费那么一两粒米,或者一两斤蔬菜,是无所谓的,首先经济上不会造成需要估量的损失,其次,许多习惯是小时养成的,一时不好改也不认为有改的必要。这是我们在观念态度上的问题,我们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 做为环境中的个体的人, 不但为了维护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地位, 为了自尊, 而且需要被人承认。人的这种心理, 既可以引发人们积极向上, 成为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动力, 也可以变成不切实际的虚荣。而在大学生中, 恰好有一些人在虚荣心的作怪下, 变得“ 大方 、慷慨” , 他们怕“ 小气” 一词落到自己的头上, 把父母寄来的钱, 用在了摆阔气上, 以求得心理上的满足。如有的同学不小心把馒头掉到了地上,他们满可以拣起来, 撕掉皮吃, 可是在众人的目光下, 他却没有勇气, 只好一脚踢开。有些同学吃馒头要剥皮或留一点不吃, 吃饭菜或喝粥总要留一点, 也是因为别人都如此, 我不如此岂不掉价? 同学过生日, 请吃饭, 买礼物,也无非是怕别人说自己个“ 不”字而已。其实,生活中有人请客,人们对上一桌子菜,最后剩下很多的情况早已习以为常,甚至有人认为这样显得自己很大方、阔气,还有就是家境并不富裕的人,每次吃饭也会故意剩一点,原因竟是怕别人笑他们吃得太干净,说他们可能穷怕了,没见过饭菜。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勤俭节约的美德却不能抛之脑后,面对这些越来越离谱的观念意识,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采取什么养的行动来纠正他们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妨假想每日每位同学浪费1克米,全校6000名同学来算,一个月就将近浪费180000克米,一个月如此,那么两个、三个 集结起来是一个什么数字呢?
这时,我们需要的是教育、宣传、身体力行,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来规范人们的浪费行为,如果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比如说吃多少点多少,无所谓便宜还是昂贵,即使是请客,只要双方吃得开心、满意就行,这样不仅可以影响朋友,还能影响家人还有身边的人。我们知道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人的行为问题, 但由于我们对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 只注重理论教育而忽视了行为规范训练, 为此,我们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 应让他们不但知道什么是该做的, 更要让他们知道怎样做, 否则我们的德育工作只能是“ 认识上的巨大, 行动上的矮子”。国家和工厂方面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作公益广告,在公共场所、食品包装上、餐桌上设公益广告牌,要制度化、规范。学校也要多做一些宣传、加大教育的力度,都能起到作用,做一些标语,讲一些浪费的知识,放一些真实的电影,开展一些实在的活动让同学们都去参加、去感受,通过这些渠道让大家了解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改变自己的观念,进而由浪费转为节约。
据有关人士调查7000多大学生的结果显示, 每天要倒掉的剩饭多达500 公斤, 其相当于一亩高产田的产量。那么,食堂作为供应学生食物的主要来源,是不是就可以停滞不前,每天只是简单的重复菜式而没有创新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发现食堂方面也是造成浪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科研--学生食堂浪费(1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