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体验的显著影响,在所考察的一系列主观体验因素中。对制度的认知、公平意识和对冲突应对方式的选择与农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正相关,权利意识则与农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负相关。余敏江、梁莹(2008)以南京市为个案,通过交互分析、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政府的信任状况与公民参与意识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与公民参与意识之间有密切关联且呈正相关关系,在各背景变量中,年龄、收入、文化程度、职业与政治面貌对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关系有显著影响。
更多的学者则侧重于客体路径分析,强调政府自身(客体、受信者)某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因素特征在政府信任中重要性,强调公务员和政治家的素质和能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政府政策与公众的距离等政府自身的因素决定政府信任度的高低。有的学者强调客体中某一要素特征的重要性,如谢晶莹强调行政信息公开对建立公民与政府信任关系的关键作用,黄炎平(2007)认为政府绩效与政府信任成正相关关系,陆稻稻(2006)则强调行政道德因素对构建政府信任的重要性。因此,能否树立良好的声誉、培养较高的能力对政府部门获得信任与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以调查大学生对政府信任程度的情况。运用到的统计方法包括K-W秩和检验、非参数Krustal—Wallis检验、固定效应线性模型和方差分析法。
(二)问卷设计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信息,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对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具有直接影响,所以,问卷设计是本研究的一个至关重要环节。
本次调查问卷除去个人信息部分还主要包括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普通个人的信任程度。第二部分对特定组织/个人的信任程度。第三部分对各级政府的信任程度。第四部分是对政府信息披露的信任程度,第五部分对媒介呈现的政府形象的信任程度,第六部分是对政府职能的信任程度,第七部分是对十八大报告中政府做出的承诺的信任程度, 第八部分是对不同形式的政治体制的支持度,第九部分是对民主的最基本要素的理解,第十部分是对政府的总体信任度。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测量方法,本次调查采用7点量表,从十分符合(7)、很符合(6)、比较符合(5)、一般符合(4)、比较不符(3)、很不符合(2)到十分不符(1),将每个项目的评定相加而得出一个总分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校学生对政府信任度调查报告(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