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溜煤眼作业规程(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2-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一通三防

一、通风管理

1、局部通风机必须实行挂牌管理,指定专人负责维修、保养,以保持局部通风机正常运转。保证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0024%,工作面空气温度不超过26℃。当空气温度超过26℃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当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时,必须停止作业。

2、局部通风机必须挂好管理牌,包机到人。局部通风机由当班班长负责管理,任何人都不准随意停开风机。

3、局部通风机必须实现风电闭锁,双风机双电源必须实现自动倒台,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的电源必须取自同时带电的不同母线段的相互独立的电源,风机自动倒台试验每天进行一次。正常工作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均失电停止运转后,当电源恢复时,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均不得自行启动,必须指定专人开启局部通风机。

4、局部通风机必须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保证当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停风后能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5、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故障,切换到备用局部通风机工作时,该局部通风机通风范围内应停止工作,排除故障;待故障被排除,恢复到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后方可恢复工作。

6、风筒连接及吊挂必须按照第五章第一节中的要求执行。

7、局部通风机严禁停风,掘进工作面确因检修等特殊情况需要停电停风时,必须做到有计划停风。施工单位编制工作面停送风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报生产技术科、安检科、通风队、调度室各1份,按措施要求停风以及恢复通风。恢复通风前及恢复通风后由施工单位跟班负责人向调度室汇报,由调度室协调实施,在实施停风过程中,安检员、调度员、瓦斯检查工必须在现场监督,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按规定恢复通风。

8、井下施工现场人员发现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应按如下步骤操作: 8.1、撤人:立即由现场负责人组织将人员按照避灾路线撤到最近的新鲜风流中有电话的地点待命。

8.2、停电:撤退时电工必须将巷道内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开关全部操作至“零位”,并闭锁。

25

8.3、警戒:撤退后,清点人数,并在巷道口设臵警标,禁止人员进入盲巷。 8.4、汇报:发生故障的单位、时间、地点、人员撤退情况、故障原因的初步判断、已采取的措施和进展情况等。

8.5、查找原因:由电工检查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原因,查找故障,并进行处理。切换到备用局部通风机工作时,该局部通风机通风范围内应停止工作,待故障被排除,恢复到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后方可恢复工作。

8.6、联系人员:调度室接到通知后负责联系瓦检员、安检员迅速赶到现场。 8.7、恢复送风:故障排除恢复通风前,必须由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由指定人员开启局部通风机。若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必须编制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由通风队队长组织排放。

8.8、再次汇报:恢复送电正常后由现场负责人向矿调度室汇报并征得调度室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

8.9、恢复送电:必须遵循由外向内、先查瓦斯后送电的原则。由瓦检员和当班班长进入停风的巷道内检查瓦斯,两人一前一后,保持5~10m的距离,边走边检查有害气体浓度,发现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必须及时返回。

9、当风筒出现脱节时,必须按照以下程序完成:

9.1、撤人:立即由现场负责人组织将独头巷道内所有人员沿避灾路线撤到最近的新鲜风流中有电话的地点待命。

9.2、停电:撤退时由电工负责,必须将巷道内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开关全部操作至“零位”,并闭锁。

9.3、警戒:撤退后,由现场负责人清点人数,并在风筒脱节处设臵警标,禁止人员进入盲巷。

9.4、汇报:发生故障后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人员撤退情况、故障原因的初步判断、已采取的措施和进展情况等。

9.5、联系人员:调度室负责联系瓦检员、安检员及通风工迅速赶到现场。 9.6、对接风筒:恢复通风前,根据瓦检员测定数据和监控中心数据,当瓦斯浓度<1.0%时,由通风工或班组长直接对接风筒;当工作面瓦斯浓度≥1.0%时,由通风队编制排放瓦斯措施,按措施进行排放。

9.7、汇报:恢复送风正常后由现场负责人向矿调度室汇报并征得调度室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

26

9.8、恢复送电:必须遵循由外向内、先查瓦斯后送电的原则。 二、综合防尘

1、防尘管路必须接至工作面,供水管路进风流中不超过100m要安设一个支管和阀门,所有阀门必须安装操作手把,且手把要灵活。

2、在工作面后方30~50m 、80~100m处安装新型全断面净化水幕,把全断面净化水幕用主体由5个喷嘴组成,喷嘴间距50cm,安装时喷嘴垂直巷道底板严禁倾斜。净化水幕主体用1m长的连杆(1吋钢管加工)固定在巷道顶板中心上用螺丝固定,固定要牢固可靠。用风管(1吋)、水管(1吋)连接净化水幕,净化水幕阀门必须安装在行人上风侧,且灵敏可靠,连接胶管长度为10~15m,连接水管要拉紧沿巷道帮成直角,阀门距喷条的距离不小于3m,阀门必须固定牢固且开启灵活、可靠,无滴水、无漏水,阀门高度为1.5m。

3、净化水幕必须安专人管理、维护、使用,挂管理牌,管理牌挂在阀门附近1 m范围醒目的地点,管理牌由生产科统一制作发放。水幕回风侧20m范围内不准有开关设备、材料、牌板等。

三、防火措施

根据有关部门鉴定,务川县玉带煤矿M煤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层,所以在防火方面主要预防外因火灾。预防火灾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第五章第四节《防灭火》有关规定执行。

四、瓦斯管理

1、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3、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

4、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0.5%以下时,方可恢复送电。

5、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6、瓦斯检查工要严格按照通风队编制的瓦斯巡回检查图表进行瓦斯巡回检查,每班不少于2次,2次检查的时间间隔3~5小时,严禁瓦斯检查中的“空班、漏检、假检”现象,并做到井下记录、检查手册及地面瓦斯调度记录三对照。瓦斯浓度超过规定时,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并撤到安全地点。如该工作面出现瓦斯涌出异常,应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工,并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27

7、井下施工现场人员发现工作面、回风流或巷道局部冒高处瓦斯超限时,应按如下步骤操作:

7.1、撤人:由现场负责人立即组织将人员按照避灾路线撤到最近的新鲜风流中有电话的地点待命。

7.2、停电:撤退时必须将巷道内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开关全部操作至“零位”,并闭锁。

7.3、警戒:撤退后,清点人数,并在巷道口设臵警标,禁止人员进入。

7.4、汇报: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人员撤退情况、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已采取的措施和进展情况等。

7.5、值班调度员接到瓦斯超限信息后,及时向总工程师、值班矿领导、通风副总汇报,并通知生产科、调度室、安检科、机电科、通风队、施工单位负责人,同时安排通风队就近联系瓦检员到现场确认是否瓦斯超限。

7.6、值班调度员(包括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要随时掌握井下瓦斯浓度变化情况,掌握、督促现场断电撤人情况。

7.7、恢复送电:必须遵循由外向内、先查瓦斯后送电的原则。 8、严禁任何人随意敲打、撞击甲烷传感器或把甲烷传感器放在地上。

9、断电仪严禁安装在有淋水的地方。甲烷传感器严禁挂在有淋水或放在有喷雾的地方。

10、断电仪发生故障时,必须及时安排电工进行排查,并向监控部门汇报,在8小时内排除故障恢复正常。在此期间,必须在工作面悬挂甲烷传感器处吊挂便携式甲烷检测仪,进行瓦斯检测。

第二节 顶板

1、由于该巷道在一水平深部围岩掘进,巷道顶板稳定, 施工过一段时间后,后巷因压力而造成开裂。所以每班必须按以下要求加强顶板管理工作。

1.1、工作面爆破后,必须采用临时支护,并坚持敲帮问顶,确保施工区域安全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1.2、打眼前要处理好顶、帮的浮矸、活石,严禁掉矸伤人。 1.3、后巷开裂的活煤、矸必须及时清除、锚网加强支护。

1.4、接班后,爆破后以及施工过程中(每班至少检查两次),凡是发现有浆皮开裂(工作面以及后巷),必须仔细检查处理。确保施工区域安全。

1.5、敲帮问顶以及处理后巷顶板开裂时,必须严格按照以下规定操作:

28

1.5.1、每班必须设专人负责顶板管理、敲帮问顶以及后巷开裂处理工作。 1.5.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敲帮问顶必须由班组长和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且必须面向工作面站在安全地点,并找好退路。其中有经验的老工人负责站在安全地点观察顶板及两帮安全情况,一旦发现危险情况立即发出警号,以便使敲帮问顶人员及时撤至后巷安全地点。敲帮问顶时,必须用长柄工具将工作面顶板、两帮、迎头危矸活石撬掉以及将后巷开裂的喷浆层撬净。

1.5.3、接班后、开工前,班组长必须对后巷以及工作面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隐患未排除前班组长不得离开现场。

1.5.4、处理后巷开裂时,必须有班组长以上人员负责,对于开裂严重的必须撬净、补打锚杆、挂网。对于开裂面积较大区域,无法撬净开裂时,可采取在外部补打锚杆、挂网,托住开裂处,确保工作区域安全。

2、在背好临时支护后,班长必须亲自检查临时支护,确保安全后,再由验收员或跟班队干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打注锚杆。打锚杆时,施工人员必须经常观察顶板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到永久支护的顶板下,进行处理,处理好后方可进入施工。

3、每个工作人员必须随时注意工作地点及路经地点的安全情况,经常观察后部巷道的顶、底板及两帮的变化情况,当发现顶板下沉、底板鼓起或两帮变形较严重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加强支护,并且坚持由外向里、自上而下的原则,必须在隐患排除完毕后,确保安全出口畅通无阻的情况下,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作业。

4、打注锚杆、挂网必须按照设计进行,锚杆托板必须紧贴岩面,所上螺母必须用扳手扭紧。

5、掘进工作面预防和处理冒顶事故措施。 5.1、掘进工作面预防冒顶事故的管理、技术措施。

5.1.1、掘进工作面施工前,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编制严密的、有针对性的作业规程,并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5.1.2、抓好质量标准化工作,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施工和验收,杜绝不合格工程,消灭事故隐患。

5.1.3、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并坚持使用前探梁。

5.1.4、坚持光面爆破,严格按规程要求打眼、装药、爆破,严禁放大炮破坏围岩。 5.1.5、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在每次爆破后,施工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柄工具捣掉顶帮活矸,然后再进行其他工作。敲帮问顶工作必须由有班组长进行,一人观察顶板,一人操作。对锚喷巷道要坚持巡回捣顶制度。

2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溜煤眼作业规程(6)在线全文阅读。

溜煤眼作业规程(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76936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